第三卷 中流砥柱 (104)肅反(2 / 2)

這一次淮軍將士們卻是沒有半點心理負擔了,剛剛殺的是自己人,同情當然說不上,不過兔死狐悲的感覺總會是有,看著以往的兄弟被殺,心理不可能沒有一點兒波瀾,不過如果是奉令鏟除異已,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當下諸名管帶級的軍官一起圍攏上前,聽著張五常把各種名單交在各人手中,然後分派任務,劃定區域,亂了半個時辰後,已經是下半夜時分,月亮升起老高,陣陣清風吹的人通體舒爽,不過在百來支火把映射下的千多身著戎裝的軍官,議論的卻是無數人的生殺予奪。

“好了,這件事就這麼布置下去,大夥兒不要當是兒戲,也別以為不是打仗就掉以輕心,經此事後,淮安諸州縣將與淮軍一樣凝結為一個整體,如此大事,怎可不慎重行事?”張華軒在布置完畢之後,向著眾人鄭重吩咐,在又一次得到響視的回答之後,他滿意一笑,最終帶著一絲神秘道:“去吧,大夥兒都精神一點,這件事就叫肅反吧,等肅反做完了,淮軍還會有大動作。”

眾人當然不知道肅反是什麼意思,不過倒是都對張華軒嘴裏的“大動作”極有興趣,不少人在心頭揣測,難道淮軍準備誓師北上,直搗北京?想到這裏,眾人都是精神一振,都已經是當兵吃糧幾年的人了,這幾年來太平軍也好,撚子也罷,還有八旗,綠營,團練,什麼樣的軍隊淮軍沒有見識過?托大點說,兩萬淮軍集結在一起,就憑二十萬八旗六十萬綠營全部集結在一起,怕也不是對手吧……

一想到隨時可能會成為開國功臣,不少名利心極重的淮軍軍官都是眉開眼笑,這年頭清朝在士紳地主階層的人心還沒有盡失,不過在老百姓心裏已經是差不離了,要不然,也不會讓太平天國那幫扶不上牆的爛泥占了幾省的地盤,以全國之力攻打,還堅持了十幾年之久。

淮軍將士各懷心思離去,張華軒心裏極是滿意,今晚此舉確實是有點殘酷,不過肅清了軍中不穩定分子之後,淮軍勢必會更加團結,而在全軍哨長以上的軍官麵前展露了自己殺伐決斷的一麵,想必也會使這些人更加忠誠與小心,同時,也會對自己包括淮軍的前途,有著更大的信心。

淮軍的實力,完全可以有野心,在適當的時候展露出這種野心,才是上位者應該做的,不然,屬下的人會因此上位者缺乏野心而失望,進而使得整個集團喪失向上的動力,轉而向下不可收拾。

曾國藩的湘軍便是如此。起事之初銳意攻伐,湘人彪悍輕死,太平軍西征精銳亦不是對手,雖有鹹豐五年江西南昌之圍,不過隻是當時雙方力量相差太大,而且南昌之守也使得石達開沒有辦法,最終在鹹豐六年初棄圍而去,曾國藩得以保全首級,重新收拾湘軍,自此之後,湘軍便成為太平軍之死敵,一直到攻破天京時,湘軍人數已經十餘萬人。

可惜的是,湘軍人數越多,形成的小團體便越多,而腐敗墮落的速度也是極快,比當初的綠營要快的多,原因多種,而最重要的就是曾國藩沒有野心,不願也不敢真正的整合湘軍,使之成為一個真正的整體。一個團隊沒有長遠的目標,而且曾國藩幾次讓權,主動讓旗人做總兵,期間還有丁憂返鄉完全放棄指揮權的事,雖然在他個人的名節上讓朝廷徹底放心,不過在太平軍剿滅之後,曾國藩自己也是承認:湘軍不可用矣。

張華軒今日行事,就與曾某人絕然不同。雖然沒有明言造反,不過幾年經營,勢力已經盤根錯節,此次連朝廷也奈何不得,而更令淮軍上下歸心的便是,朝廷根本不敢處置張華軒!

所為何來?就是因為有淮軍這個實力龐大的集團,在如此的心理暗示之下,自覺自願成為這個團體牢牢一份子的人,驟然增加,而且幾乎不可能再改變。清廷因為要調整戰略做出的這一點小小的妥協和讓步,已經完全讓張華軒利用起來。整肅淮軍之後,再繼續肅清境內的異已份子,隻要很短的一點時間過去,就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