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我的人生我做主——職業生涯規劃(2 / 3)

2.認識自我第二問——我想做什麼?

卡耐基曾向一位輪胎製造業的成功人士請教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對方回答說:“喜愛你的工作。如果你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哪怕工作時間再長再累,你都不覺得是在工作,相反像是在做遊戲。”興趣能夠給人帶來我們在才能或成就中所看不到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就是人們想做的事情以及那些能使我們感到滿意的事情。

要回答想做什麼的問題,實際上是要我們弄清楚自己的興趣在哪裏。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什麼是興趣呢?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米哈利研究發現,當人們專心致誌地從事某種活動,甚至忘我地完全沉浸在這種活動中的時候,他們感到最為愉悅和滿足。米哈利稱之為“flow”。在這種狀態下,整個人都忘我地投入其中,享受從事這個活動過程本身帶來的快樂。人們的滿足感、幸福感往往來源於從事某種活動,興趣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這也正是工作原本的意義所在。

興趣與我們的職業生涯密切相關。顯然,如果能夠從事我們感興趣的工作,我們將會渾身充滿動力,對待工作更有激情,也容易在工作中體驗到快樂,獲得滿足感。並且,興趣也有助於個人能力的發揮。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從事他感興趣的工作,能發揮他全部才能的80%-90%長時間保持高效率並且不感到疲勞;如果對他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則隻能發揮他才能的20%-30%,而且容易筋疲力盡。興趣也能影響工作滿意感和穩定性,一般來說,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職業,很難讓人感到滿意,並因此感到工作不穩定。

3.認識自己第三問——我適合做什麼?

“我適合做什麼”的問題,是要考慮我們的性格與職業匹配的問題,同時氣質類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選擇。心理學家認為,根據性格選擇職業,能使自己的行為方式與職業相吻合,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技之長。實際上,時常我們也會有這樣一種說法,叫做“性格決定命運”,人的命運無關成功,隻是某種生存狀態、某種生活方式,不過人的性格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的發展,影響著我們職業生涯的成功。

性格對自己的職業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可以用一些通俗的話語來說明這個問題。如果你的性格天生好動,那麼營銷類的工作可能比較適合你。試想一下,假如整天讓你乖乖地呆在辦公桌前,你肯定是受不了的,你在工作上的表現肯定也不會優秀;假如你的性格天生比較內向,那麼坐在辦公室的工作或者是比較文靜的工作就是你的最佳選擇,若要你去與外麵的人打交道、推銷產品,你肯定不能圓滿地完成任務。從上麵的兩點你看出什麼來了嗎?由於現代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對於每個職業的要求也越來越明確了。如果你違背自己的性格特征,選擇了一份完全與自己的性格不相匹配的工作,那麼你就不會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其實很多人會抱怨自己在工作上沒有太大的成就,明明自己就是很努力了,卻還是收效甚微。也許你所從事的工作並不是適合你的工作,因為你選錯了工作,所以你才會覺得你要做出成就很困難。由此,我們在進行職業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性格和職業匹配的因素,這樣才有助於我們職業生涯的發展。

4.認識自己第四問——我能幹什麼?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除了要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氣質類型,還應當了解自己的能力,隻有這樣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幹什麼。能力不是知識,它與你所受的高等教育沒有必然的聯係。盡管你十年寒窗,但你學到的隻是知識,卻並一定就是能力。簡單地說,知識和能力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等號。那麼,該如何理解你的能力呢?

能力,在心理學上是指某個人為了完成一項任務所必須具備的心理特征的總和。簡單地說,能力是指做事的本領。既然是做事的本領,那人的能力水平就有高有低,能力強的人可能勝任的職位就比較多,能力低的人相應地勝任職位就少。一般我們將能力分為兩大類:一般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等;特殊能力,包括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數理能力、空間判斷能力、符號知覺能力、運動協調能力等。

在工作中,每個人的能力特點是不同的。比如有人口齒伶俐,善於語言表達;而有的人文筆流暢,善於書麵寫作;有些人思維非常縝密,細小的錯誤都逃不過他的眼睛。因此根據個人的能力特長來安排工作崗位,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研究表明,當一個人的能力和工作的要求相匹配時,最容易發揮自己的潛能,並且容易獲得一種滿足的感覺。而當一個人能力超出工作要求太多時,容易感到工作缺乏挑戰性,比較乏味。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我們同樣要尋求個人能力與職業技能要求的適配。

5.認識自己第五問——我的職業價值觀?

價值觀是一種內心的尺度,是我們認識和處理事物的一套價值體係,也就是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看重的原則或標準。它支配著人的行為、態度、觀察、理解等,支配著人認識世界、明白事物對自己的意義以及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設計等。人的價值觀建立在需求的基礎之上,一旦確定則會反過來影響人、調節人的進一步需求活動。具有不同價值觀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態度和行為。而職業價值觀又叫工作價值觀,是價值觀在所從事的職業上的體現,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一種信念和態度,或是人們在職業生涯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取向。職業價值觀在人們的職業生涯發展中可以說是起著方向性的作用。

心理學研究發現,由於個人的身心條件,年齡閱曆、教育狀況、家庭情況、興趣愛好等方麵的不同,人們在職業選擇中目標和要求也不同。如:有的喜歡同人打交道的職業;有的喜歡同物打交道的職業;有的喜歡運用腦力的職業;有的喜歡社會地位高的職業;有的喜歡安全平穩的職業;有的喜歡經濟收入高的職業等。不同的人喜歡不同的職業,正是職業價值觀的體現。

一般來說,工作價值觀主要有: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和諧、物質保障、工作穩定、創造力、時間自由、有秩序、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成就感、成功、名譽、地位、被認可、能幫助他人、能發揮自己的才能、有意義、知識、自主獨立、好的領導、有發展成長的機會、權力、領導他人、影響他人、多樣性和變化性、良好的工作環境、薪酬和福利、富於挑戰性、富於冒險性、競爭、符合自己的道德觀等。對於個人而言,選擇一份符合自己職業價值觀的職業將會使工作更愉快、更容易獲得成功。

職業生涯規劃第二步——認識環境

回答完“我是誰”“我喜歡做什麼”“我適合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的職業價值觀”的問題後,相信大家對自我的需求會有一個全麵的了解,但是現有的環境能否滿足你的要求,能否為你的職業發展提供支持呢?這是職業生涯規劃要考慮的另一個重要的問題。也就是說,你還應該回答“環境能夠允許我做什麼”的問題。

1.了解社會環境

對於一個社會環境的了解包括很多方麵的內容,社會的政策、社會的變遷與價值觀念的轉變、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文化的環境、經濟的發展、國家的政治環境等都會對我們的職業發展產生影響,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必須要考慮社會的大環境對我們個人職業生涯的影響。

2.了解職業環境

對於職業環境的了解涉及當前社會職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前景,社會發展趨勢對於所選職業的要求,還包括對某一行業的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分析,除此之外,還應關注就業市場的信息,等等。

職業生涯規劃第三步——目標確立和發展線路選擇

1.職業生涯路線選擇

在選擇目標之前,首先要確定自己職業發展的路線,即向專業技術方向發展,向行政管理方向發展,還是自主創業?不同發展路線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不同,影響到今後的發展階梯也不同。在選擇職業路線時,主要考慮涉及職業生涯要素的四個問題:

(1)希望向哪條路線發展?主要是根據個人的愛好興趣、價值觀、理想和成就動機等因素,計劃出自己希望朝哪條路線發展,如是向專業方向發展,還是向行政管理方向發展?以便確定自己的目標取向。

(2)適合往哪條路線發展?分析個人適合向哪一條路線發展,主要考慮自己的性格、經曆、特長、學曆、家庭影響等一些客觀條件對職業路線選擇的影響,確定自己的能力取向。

(3)能夠朝哪條路線發展?個人能夠朝哪一條路線發展,主要考慮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經濟文化環境、政治環境和組織環境等,從而確定自己的機會取向。

(4)哪條路線可以取得發展?選擇自己希望和適合的發展道路後,進一步綜合分析各方麵的因素,判斷自己的這條職業目標的實現路線是否可以取得發展。

職業生涯發展路線包括一個個職業階梯,我們可以由低向高逐步上升。如大學老師的職業生涯發展路線通常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而在企業中,財務人員的職業生涯發展路線可以是會計員——主管會計師——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公司財務總監。選擇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路線,一定要結合實際,綜合考慮自己的個性、價值觀、興趣、能力,以及社會與組織環境條件,權衡確定。

2.職業目標的確立

哈佛大學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關於目標對人生影響的跟蹤調查。該項調查的對象是一群智力、學曆、環境等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比較清晰的短期目標;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長期目標。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跟蹤了25年,25年後被調查對象的生活狀況卻表現出了顯著的差異:那些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始終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那10%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地被達到,生活質量穩步上升。他們成為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那60%有較模糊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剩下的27%沒有目標的人,他們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的生活都過得很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生活,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為什麼這些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25年以後會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存在如此大是差距呢?可以說有無明確的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個選擇。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沒有目標的人如同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沒有方向,不知所終。明確而適合的目標,是漫漫職業生涯途中的燈塔,指引走向人生的成功。那麼如何設立合適的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