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迷殤河尾(1 / 3)

天寶甲午十三載八月,南詔王閣邏鳳派世子鳳迦異與大將段儉魏據險守城,避而不戰,唐軍水土不服,軍中瘟疫蔓延,糧草耗盡,未戰而死者十之七八。

何履光自打軍中瘟疫始起,便帶了千餘名親兵,卷了所剩無幾的糧草軍需趁夜逃離了軍營。慕容徵擔心此事傳揚出去會動搖軍心,便謊稱何履光乃是回劍南追討軍糧,不日內即可帶援軍回轉。

然而謊言畢竟是謊言,天長地久,將士們終會知曉內情。慕容徵愁苦無措,隻得日日期盼李宓能早早回轉,力挽狂瀾。

八月初七,李宓終回轉軍營,全營將士不禁氣勢大振。李宓望著僅存的兩萬餘將士,一個個餓得麵黃肌瘦,每日竟是掘地以熟土死鼠等物勉強果腹充饑,不由鼻子發酸,眼眶蓄淚。雖說日前與馮一分手之時,她曾千叮萬囑,十分肯定的允諾,由她先回陽苴咩城打探消息,不出半月,待到長門姐妹齊聚南詔之後,自有法子勒令南詔放棄投靠吐蕃,向大唐投降求和。到時隻需李宓代表唐廷接下降書,允諾兩國從此修好即可平息這場戰亂,救兩國百姓將士於罹難之中。

李宓嘴上一一應諾,心中其實卻大不以為然,馮一與長門諸女的本事再大,也難以在短日內結束這場征戰,若要這些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弟兄們免遭疾病饑餓的困苦,為今之計,實在不易再留在原地坐以待斃。於是,他找慕容徵商議此事,慕容徵卻深信馮一所言,李宓又詢問幾位副將的意思,到底是該戰還是該退,這些將士自然不信一介女流會有如此強大腕力,均言道這話不過是馮一的誇口之詞,不足以信,實在不應將兩萬將士的生死托付於一女子的浮誇之言。

李宓猶豫再三,眼見短短兩日之內,又有大批士兵相繼餓死、餓暈,他心中不忍,終是下定決心勒令全營開拔,返回劍南。

不料全軍撤退當日,營中忽來了位不速之客,那人不是別人,正是不久前打傷馮一遁走的劉勉旃。

李宓對劉勉旃實無半分好感,但見他身背長劍,風塵滿麵,倒像是星夜跋涉,趕了許多的山路而來,眼中不乏焦急和困頓,顯是有急事稟告。

果然他一見李宓和慕容徵的麵,便大聲嚷道:“不好了!出事了!長門門主馮一被閣邏鳳抓起來了!”李宓吃了一驚,那邊慕容徵卻已然跳起,一個箭步衝到劉勉旃跟前,激動道:“你說什麼?”

劉勉旃道:“我趕了一天一夜的山路,就是想告訴你們一聲,馮一與馮十一兩姊妹不知何故竟會潛入陽苴咩城,企圖刺殺南詔王閣邏鳳,結果被守城士兵察覺,馮一當場被俘,馮十一雖逃了出去,卻也身受重傷!我得此消息後,不敢輕忽慢怠,特來知會兩位!”

李宓隻覺得腦子裏嗡地一聲響,便什麼也聽不清了,慕容徵激動異常,完全失去了平日的那份冷靜與理智,抓起裁雲劍,便往帳外奔了出去,待到李宓清醒過來,他早跑得沒影了。

李宓感覺眼皮突突直跳,心緒不定,劉勉旃跺腳道:“憑他一人之力,如何能闖入皇宮地牢去救人?唉!李宓,他是你的摯交好友,難道你要眼睜睜看著他去送死不成?”他顯然還不知曉李宓和馮一的交情非淺,李宓比慕容徵更焦急著要去救人,隻是兩萬殘兵弱將的生死壓在他的肩上,豈容他像慕容徵那般說走就走?

這份煎熬之苦隻有李宓最為清楚,劉勉旃看說不動李宓,分外鄙夷道:“算了,想不到你是這等貪生怕死之人,慕容徵若是有何閃失,想必你這個好朋友好兄弟是一點也不會難過的了!”說完,他便欲拔腿走人,卻冷不防被李宓一把抓住他的左臂。

李宓冷道:“等等……劉勉旃,我聽說你心裏一直記恨著上次敗於馮一之手,一心想找她報仇,不久前還追到石寶山去將她打傷了……這樣的你,又豈會如此好心來通風報信?隻怕這其中——有詐!”

劉勉旃根本料想不到他打傷馮一之事竟會被李宓知悉得一清二楚,臉上神情又驚又怒,目光閃爍,倏地他拔出肩上佩劍,一劍朝李宓刺去。

劉勉旃確是一心想要報複馮一,隻是勢單力薄,馮一的武功又實在太過強大,恐怕窮其一生也無法在這方麵勝過她。他心氣狹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在南疆最具強大勢力的莫過於南詔,於是他暗底裏便偷偷投靠了閣邏鳳。閣邏鳳與馮一也正有嫌隙,兩人真是一拍即合,於是提議由劉勉旃出麵將李宓和慕容徵誆騙到陽苴咩城:如此一來,慕容徵若是失手被擒,馮一必得來救;李宓若是被俘,更加妙哉,唐軍無帥,則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