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F國的葡萄園,到烏克的土地,再到袋鼠的牧場,近年來C國公司和企業家紛紛走出國門,在海外置地。最近,一家\"身份不詳\"的C國企業繞過監管機構,在F國\"糧倉\"安德爾省高價購地,引來法媒議論紛紛。F國媒體稱,外國人用這種手段購買大片土地,在F國還是首次出現,一些F國人擔心食品安全、鄉村穩定發展受到威脅。D國華人投資顧問周先生對《環球時報》表示,\"在D國買地常常會遇到許多障礙\",比如議會出於各種原因投票拒絕;媒體也對C企存在偏見,認為C企買地後會帶來環保、失業等問題。而像漂亮國或歐盟企業就沒有這方麵的問題,甚至中東國家企業在德買地也比C國方便。
在袋鼠國也很明顯。去年袋鼠政府加強對向C國出售農田交易的審查,規定對C資企業出售1500萬澳元或以上的農田交易都需要審批,而來自日韓美的投資者在收購11億澳元以下的土地時都不需要審批。C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Q教授對《環球時報》說,本世紀初C國企業剛剛開始海外購買土地時,國際輿論環境還相對比較寬鬆。2010年之後,C國農業企業\"走出去\"的國際輿論環境日益惡化,有關C國\"資源掠奪論\"的言論屢屢出現,一些國家紛紛出台對C國農業投資不利、甚至帶有歧視的政策。
資料5:
2015年11月20日,C國鐵建國際集團公司三位高管在馬裏遭遇恐怖襲擊,不幸遇難,再次向近年來加快\"走出去\"的C國企業警示風險。
從近十年來的公開信息中,通過梳理C國企業員工、經營者在境外的遇襲情況,發現C國鐵建在馬裏的遇害人員級別最高,極為罕見。在非洲西部地區的喀ML、尼日LY、加納,近年來C國企業員工遇襲事件也頻頻發生。該地區近年來暴力衝突不斷,幾起惡性綁架事件都發生在這三個國家,而且這些遇襲事件帶有團夥性質,主要針對C國在當地的工廠。
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也門,這些頻繁與\"武裝衝突\"聯係在一起的國家至今仍沒有走出陰影。恐怖主義更是使安全問題越\"燃\"越烈。在利比亞撤僑事件中,驚慌失措的C國企業承受了超過210億美元的慘重損失。境外C資企業的安全威脅已經近在咫尺,海外華人從過去的無辜受害者,已升級為現在恐怖分子的直接目標。
答案
1.勞資矛盾糾紛突出,罷工、打砸搶劫等衝擊事件頻發。
2.簽證和居留製度嚴苛,勞動力許可證申辦程序繁瑣且數量有限,造成人員不穩定。
3.國外政治局勢變化使中企遭受損失。
4.國際輿論環境日益惡化,外國政府和媒體對中企存在偏見歧視。
5.恐怖主義帶來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