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和平、安全、發展和環境(2 / 3)

對於國際公共財產,例如海洋漁場和南極爭奪,或者對於有限的地區性公共資源如河流和沿海水域的爭奪,能夠上升為國際性衝突,從而威脅世界和平和安全。

全球水域的利用在1940年至1980年之間翻了一番,預計在2000年將再翻一番,其中大約有2/3的水用於農業。但是,占世界人口約40%的80個國家已經遭受嚴重缺水的折磨。灌溉、工業和生活用水的爭奪將加劇,河水的爭端已經發生在北美(格朗德河)、南美(拉普拉塔河和巴拉那河)、南亞和東亞(湄公河和恒河)、非洲(尼羅河)和中東(約旦河、利塔尼河和奧龍特斯河以及幼發拉底河)。

影響安全的環境威脅現在已經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出現。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的累積可能引起的地球變暖。這種氣候變化的後果,在各地可能是不平均的。例如,使為世界提供大量穀物的地區的農業生產遭受破壞,也可能導致貧困地區大批人口的遷徙。海平麵在21世紀的前50年內,可能上升到足以極大地改變沿海國家之間的國界的地步,甚至改變國際水路的形狀和戰略重要性——這些影響都可能增加國際緊張局勢。氣候和海平麵的變化還能夠破壞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魚類繁殖地。減緩或者適應全球變暖已經成為減少衝突危險的一項基本任務。

二、衝突是不能持續發展的一個原因

軍備競賽和武裝衝突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它們消耗大量稀少的物資。它們耗盡了本來可用於與環境支持係統的破壞、貧窮和向不發達作鬥爭的人力和財力。環境破壞、貧窮和不發達,是造成目前政治不穩定的重要因素。軍備競賽和武裝衝突也可能促使各國產生反對合作的情緒,而這些國家在生態和經濟上的互相依賴,要求他們克服民族和意識形態的分歧。

核武器的存在和現代常規武器在速度和強度方麵潛在的毀滅性,使得各國對於安全需要有了新的認識。處在核時代的國家再也不可能以相互的犧牲來獲得安全,他們必須通過合作、協商和互相忍讓來尋求安全。他們必須尋求共同的安全。

互相依存,這是環境和經濟領域的基礎,也是軍備競賽和軍事安全領域的一個事實。互相依存已經變成一個不可違背的現實,它迫使各國協調其行動,以達到“安全”的目的。

核戰爭——對於文明的威脅

核戰爭可能造成的結果使得其他因素對於環境的威脅變得微不足道了。

近年來,科學家們又提醒我們注意“核冬天”的現象。這個理論認為,核戰爭把煙和塵埃釋放到大氣之中,它們吸收了大量的太陽輻射,並且在高空停留一段時間,阻止太陽光到達地球表麵,從而引起大麵積的土地長時期的寒冷。這將嚴重影響植物,特別是農作物的生存,使戰爭的幸存者賴以生存的糧食生產遭到破壞。雖然核爆炸對於環境影響的規模和連鎖反應還有許多不肯定之處,但是大規模的環境紊亂是可能的。由於核戰爭不可戰勝,所以必須製止它發生。從核戰爭的後果來看,所謂的勝利者和失敗者是沒有區別的。所有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必須不遺餘力的努力簽署一項禁止所有核武器試驗的有效的協定。

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其他形式的戰爭和其他大規模毀滅性的武器也會給人類社會和人類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細菌戰會造成不可控製的新病菌的蔓延。近年來,生物技術的發展更增加了使用這類致命武器的可能性。同樣,人為地控製環境(例如人為的地震和人為的洪水)如果一旦被使用,其後果將大大超越卷入衝突的國家的邊界。化學武器也可以嚴重地危害環境。新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帶來了使外層空間成為國際競爭和衝突的焦點的危險。

“軍備競賽”的代價

沒有戰爭並不意味著和平,也並不一定為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軍備競賽使各國之間越來越相互不信任,從而孕育著不安全。各國需要集中資金與環境退化和大規模的貧窮作鬥爭。如果把稀少的資金用於軍備競賽,則將會進一步導致不安全。

大量的軍費開支和未滿足的人類需要,這兩者共存的事實,長期以來引起人們的憂慮。1985年,全世界的軍費開支超過了9000億美元。這比占全世界人口1/2的最貧困的人的總收入還要高。這就是說,如果把這些軍費分配給世界上10億最貧困的人的話,平均每人將得到約1000美元。換句話說,這些軍費開支高於中國、印度和撒哈拉南部非洲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的總和。全世界的軍費開支不僅是絕對量增加,而且它在世界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在增加——從1960年軍費開支預算占全世界總產值的4.7%上升到目前的6%以上。

軍備競賽的實際代價,就在於浪費掉了本來可用稀少的資金、勞動技能和原料生產出的物資。製造武器的工廠、武器的運輸和礦石開采,所有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礦物資源,而他們同時也是汙染和環境退化的重要根源。

“軍備競賽”的不正常後果,在科技人員的部署方麵表現得最為突出。世界各國大約有50萬名科學家從事武器研究,他們大約占用了所有研究和發展經費的一半。這超過了發展新的能源技術、改善人體健康、提高農業生產率和控製環境汙染的研究費用的總和。全世界用於軍事研究和軍事發展的經費,1984年是700億~800億美元。與此同時,用於監測全球氣候的變化、調查不斷消失的熱帶雨林和不斷擴大的沙漠的生態係統,以及開發適合於雨水灌溉的熱帶農業的耕作技術的經費卻十分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