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回 推背玄機(1 / 2)

這時候,門“嘎吱”一聲地開了,武寧初尋著身後的腳步聲回頭一看,一個披著白色長袍的身影已經站在她的身後。

一眨眼的時間,李淳風轉過身子,將門掩上,對她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你是不是想起什麼了?”

武寧初一愣,自己想起來些什麼,他居然已經知道了。她猶豫了一會,揉了揉腦袋:“其實我……也不知道。”

的確,一覺起來,似乎有些雜亂的東西在她腦中晃蕩。可是,那些記憶是如此雜亂,讓她一點頭緒都沒有。

“既然沒什麼事了,那明天,我帶你回感業寺。”他說完這一句,便立刻轉回頭去,將手探上了門框,一把拉開了木門,一個轉身,就閃到了門檻外麵。

“等一等。”武寧初立刻叫住了他。她終於回想起來了……之前,在寺中的時候,不正是他將自己打暈,然後送到這裏來的麼?

李淳風的身影一頓,將臉轉了過來,漠無表情地凝視過來。武寧初知道,他的目光在問自己,到底是什麼事。如果不快一點給他答案,或許下一刻,他就會頭都不回地走開。

“我不明白你的意圖……”武寧初想也不想地立刻說了,“既然不想我留在寺裏,為什麼還要打暈我,送我來這裏?”

“慢慢你便會明白。”李淳風很快地答了,手握著門,身子往後跨了一步,消失在門框外麵,從外麵將門扣上了。

武寧初輕歎一口氣……他,果然還是這樣。一問三不知。又不是不知,而是知而不答。

窗外的天色漸漸昏黑下來。武寧初一個人待在空屋子裏,閑來無事,正好目光瞅著那本瓷枕下的書,翻開來看。

在桌案上點好了蠟燭,好讓光線充足一些。武寧初將目光投向了書上,前麵第一頁,依然是熟悉地不能熟悉的句子……

詩曰:“自從盤古得希夷,龍爭虎鬥事可悲,萬代興亡難盡記,且就武後定玄機。”

圖上,一名男子坐在一塊大石上,兩手高舉,左右掌心中托著日月。

武寧初看到這開篇的第一首詩,腦中又再度浮起了前世的記憶。她會心一笑,知道前幾年,自己一直看過這本書,但惟獨不知道李淳風到底想說什麼。現在,她卻可以用以前的記憶,卻站在千年前的時代,來一一對上。這真是一種奇怪的感覺。

第二頁,還是一首詩,詩旁邊畫著十八條鯉魚,其中十七條鯉魚都是完好無損,隻有最後一條染著鮮血,有一把劍穿過那條魚的身體。

“江中鯉魚十八片,片片隻從流水起,子子孫孫二九人,三百年來少一紀。”

武寧初想起了曆史上,唐朝前後十八個帝王,近三百年。而所謂那少的一紀……除了那個女主武王,還有誰?她又再度會心一笑,繼續往下看。

圖中一個衣著豔麗富貴的女子,坐在大殿上,拿著一把錘子在敲擊一麵鼓。旁邊,還畫著一隻鸚鵡。

“當空女子本姓武,手執金符坐中土,身著霞光五彩衣,自秉金錘擊金鼓。”

看到這裏,武寧初輕歎了一聲。李淳風……原來他早就知道。一直都知道。

接下來,是一個穿著盔甲的人,手裏拿著火把,另一隻手裏握著銀鍾,身下坐著一條犬。

“擬將社稷亂分離,怎奈天公十八枝。賴得忠臣犬邊火,方能扶正舊唐基。”

犬邊火,暗示了一個“狄”字。武寧初想起曆史,也就是他,才將當時那個武後拉下馬。

下麵一幅畫,是一座山,山下一隻鹿,鹿下麵是一個女子,臥倒在地上而死。

“漁陽擊鼓過潼關,此日君王幸劍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處喪金環。”

這裏對姓名的暗示太明顯不過,武寧初不用猜都知道是誰。繼續往下速度翻了幾頁,卻見一隻黃色的雀站在樹上,下麵橫屍無數。

“草頭人起亂中原,非青非白赤非赤,川田十八莫人耕,到處父男並子北。”

武寧初想起曆史上一個叫做“黃巢”的人。到這裏,唐朝已經結束。武寧初又往下大致翻了幾十頁,又看到了幾個朝代,像是五代“五人同卜,非祿非福。兼而言之,喜怒哀樂。”“龍蛇相鬥叁十年,一日同光直上天。上得天堂好遊戲,東兵百萬入秦川。”又有象征元朝的一把鐵斧頭,柄上卻分為十段,含義十代帝王:“鼎足爭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須臾,北關鎖鑰雖牢固,子子孫孫五五宜。”有象征明朝的太祖:“惟且與月,下民之極。應運而興,其色日赤。”“枝枝葉葉現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江東岸上光明起,談空說偈有真王。”又翻了幾頁,看到了清朝:“黃河水清,氣順則治。主客不分,地支無子。”“天長白瀑來,胡人氣不袞。藩離多撤去,稚子半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