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秦王詭計誰能辨 武女心思爾莫明(2 / 2)

太監跟在李淵身後走出太極殿,一群文武各自散了。武士彠一路上直冒冷汗,坐轎回到都督府,往桌前攤了一張空白的奏折,提筆研墨發了一整天呆,好像魂不守舍。

等到吃飯時候,武家眾人圍成一圈坐著,武士彠對夫人楊氏將這一整件事原原本本地說了,又道:“明日就要上奏折,尚不知道應該如何寫才好。”

坐在一旁的長子武元慶道:“父親,這事有什麼好猶豫的呢?按照祖製,皇位自古都是由嫡長子繼承的,為了聖上百年之後而考慮,自然是要擁護太子的了。”

武士彠尋思半晌,良久無聲。

忽聽座下一個稚嫩的童聲道:“這個太子好傻,下毒居然會選在自己家裏。人家如果要查的話,不是一查就查到了嗎?”說罷,澄澈的目光打量著眾人。

楊氏在旁道:“二囡,不得失禮。”

女童低下頭,隻得不作聲了。一手托著下巴,繼續起筷吃飯。

現在的武家二女兒,便是三年前的武寧初。自從她死去一次又重新活過來,身邊發生的一切都跟曆史是如此吻合,使她不得不信——她穿越回了唐朝。

就算她對曆史所知少之又少,可起碼對那位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太宗李世民還是認識的。眼看著她現在的父親要走錯路,武寧初自然要插上一腳。

可是,以現在這句三歲女童的身體,怎麼提醒父親而不引起懷疑倒是個費腦筋的問題。武寧初思索了半天,還是決定用暗示讓武士彠自己來找答案。

隔了良久,武士彠眼神忽地一亮,恍然一拍桌子道:“是啊,如果太子要害秦王,又何必在自己的酒宴上下鴆毒呢?可見這個下毒的人,並不是太子……”

武寧初暗自慶幸,幸虧自己的父親還有在朝廷上摸爬滾打的經驗,這點爾虞我詐騙不過他。

“可如果不是太子下的毒,那麼下毒的人又會是誰呢?”武士彠略有所思,喃喃自語道,“難道是齊王?唔……這倒是個一箭雙雕之計,既可以嫁禍給太子,又可以除去秦王……不過,如果是齊王下毒,那他絕對要有殺死秦王的把握才能行動,否則秦王不死,最後漁翁得利的那個就是秦王了……”

話到這裏,武士彠恍然大悟:“原來這整個事情,獲利最大的,居然是秦王啊……”話應剛落,片刻之後,忽的臉色一白。

武寧初鬆了口氣,看父親的臉色,他應該是想明白了。如果這件事情獲利最大的是秦王,那還有什麼理由不是秦王做的呢?

武士彠怔怔呢喃:“原來是秦王,真是……陰險,陰險啊……”

武寧初滿意地笑了一笑。

武士彠不禁握起了拳,將指節捏得發白:“我知道奏折該怎麼寫了。我明日就向聖上稟明真相,換太子一個清白,決不能讓秦王得逞了……”

武寧初頓時胸悶氣短,恨不得找個牆去撞。一手漫不經心往嘴裏扒著飯,結果一個不留神,往桌上灑了一大片白飯。

“二囡,怎麼心不在焉的?”楊氏問道,替寧初整理弄髒的衣袖。

寧初靈機一動:“我覺得秦王好可怕啊。有一個這樣的弟弟,太子的位置很難保吧?”

武士彠聽者有意,心下思索:“秦王動機不純,這一番酒宴上的苦肉計,背後鐵定有什麼更大的陰謀……不過,他想得到的是什麼呢?嫁禍給太子,使聖上廢黜太子麼?”

“不,並不止這些,秦王他……圖謀的是皇位啊!他想得到的是聖上的心,更是民心,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術啊!”武士彠的心頓時沉了下去。如此的一位秦王,在朝中一向仁厚的太子若要和他爭帝位,太子能爭的過他嗎?

在一番思想鬥爭後,武士彠終是提起筆,惴惴不安地在奏折上寫下:“太子不仁。依臣之見,按律處置。”畢竟,武士彠也得為自己考慮,雖然他是個三品大員,卻出身貧寒,不像其他國公門第顯赫。若要保證自己平步青雲,除了在朝中找個靠山外,別無選擇。

起點中文網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