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麵試考前培訓(3 / 3)

(5)總結

簡單回顧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內容,進行總結。“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裏。”“我的講課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注意:

1.心中要有學生的意識,切忌自說自演。2.注意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啟發。3.感情要飽滿。

教學實施基本要求

(1)內容:開門見山表明自己教授的科目、內容,針對的是幾年級,第幾次課。例如: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第二課的第一課時。

(2)語言:一定要用教師職業語言:普通話。如果您一開口就是鄉土話,那麼您在這時已經被PASS了。普通話一定要標準,咬字清晰。

(3)音量:音量要大,不要認為自己對著的是幾名專家,要把他們想象成一個班級的孩子,聲音聽不清,一切都是枉然。

(4)音調:語調要抑揚頓挫,要有重音、輕音、拖音、有節奏性。一定不要有口頭禪,例如:是吧、對哇、嗯、這個等。

(5)語速:語速適中,不能太快,有人可能太緊張,一上台就開始滔滔不絕,像趕任務。結果10分鍾下來,自己都不知道在講什麼,專家也沒聽明白什麼。所以語速要盡量慢一點,也可以緩和一下緊張的心情。

(6)儀態:抬頭挺胸,目視前方,雙手可隨著放在身體的兩側,也可放在講台上,腿不要亂抖動,目光要時而環視講台之下,與專家有眼神的交流。

(7)板書:粉筆字也是教師的基本功,字要工整,板書的布局也要掌握好,不要全擠在一邊,要顧及到左右的學生。

附件一:

一、測試性質

麵試是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有機組成部分,屬於標準參照性考試。筆試合格者,參加麵試。

二、測試目標

麵試主要考察申請教師資格人員應具備的新教師基本素養、職業發展潛質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和思維品質。

2.儀

表儀態得體,有一定的表達、交流、溝通能力。

3.能夠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節規範,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三、測試內容與要求

(一)職業認知

1.熱愛教育事業,有較強的從教願望,正確認識、理解教師的職業特征,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能夠正確認識、分析和評價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師德問題。

2.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二)心理素質

1.積極、開朗,有自信心

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主動熱情工作具有堅定頑強的精神,不怕困難

2.有較強的情緒調節與調控能力能夠有條不紊地工作,不急不躁能夠冷靜地處理問題,有應變能力能公正地看待問題,不偏激,不固執

(三)儀表儀態

1.儀表整潔,符合教育職業和場景要求。2.舉止大方,符合教師禮儀要求。3.肢體語言得體,符合教學內容要求。

(四)言語表達

1.語言清晰,語速適宜,表達準確.口齒清楚,講話流利,發音標準,聲音洪亮,語速適宜。講話中心明確,層次分明,表達完整,有感染力。

2.善於傾聽、交流,有親和力,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並能夠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交流中尊重對方、態度和藹。

(五)思維品質

1.能夠迅速、準確地理解和分析問題,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2.能夠清晰有條理地陳述問題,有較強的邏輯性。

3.能夠比較全麵地看待問題,思維靈活,有較好的應變能力。4.能夠提出具有創新性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六)教學設計

1.了解課程的目標和要求,準確把握教學內容

準確把握所教的教學內容﹑理解本課(本單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與其他單元的關係。

2.根據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的要求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3.教學設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因材施教,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與方法。

(七)教學實施

1.能夠有效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與學生交流的意識。

2.能夠科學準確地表達和呈現教學內容。

3.能夠適當地運用板書,板書工整、美觀、適量。

4.能夠較好地控製教學時間和教學節奏,合理地安排教與學的時間,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八)教學評價

1.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評價2.能客觀評價自己的教學效果

四、測試方法

采取結構化麵試和情境模擬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抽題備課、試講、答辯等方式進行。考生按照有關規定隨機抽取備課題目,進行備課,時間20分鍾,接受麵試,時間20分鍾。考官根據考生麵試過程中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