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熱浪災難故事歐洲熱浪慘劇(2)(1 / 3)

據一名叫休斯的幸存者講述,這場大火火勢之猛烈、蔓延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大家的想象。2月7日下午,他在位於墨爾本東北聖安德魯斯山上的住所觀察遠處火勢。當時,他確信看到的濃煙離自己很遠。但就在突然之間,西北方麵1000米遠的地方出現火苗和濃煙,火勢借助風勢向他襲來。“火向這邊來了,趕緊轉移!”休斯隻用了幾秒鍾時間向鄰居報告火情,轉眼之間,大火已經燒到距離他家房屋隻有50米的地方,那裏,幾棵小樹被大火卷入其中,開始猛烈燃燒起來。熱浪和灰燼吹過來,像一座敞開著的鼓風爐;呼嘯的火苗,像一列奔馳的列車。休斯和鄰居們趕緊逃離家園。

對一些幸存者來說,生死或許就在一念之間。2月8日淩晨,當地居民索尼婭一家接到朋友電話,警告火勢可能蔓延到她家住所附近。她和家人迅速把少量東西帶上轎車準備出發,大火不經意間已經迅速逼近,發出像飛機引擎一樣的轟鳴聲。撤離途中,他們發現前行道路已經被火焰封死,隻能返回到一處老舊的磚瓦房躲避。不料,猛烈的火勢迫使他們再次逃離。當時,屋子的兩扇大門都著火了,他們看不清任何東西,離開屋子時,索尼婭以為自己死定了,所幸的是,她和家人發現了一處小溪,他們隨即蹲坐其中,同時將一條浸濕的毯子蓋在頭頂。“這是條淺的小溪,但有足夠的水和空間。當火焰襲來時,我們頭蓋毯子坐在泥漿中。”索尼婭說。當火勢漸漸消停,他們走出小溪時,眼前大約20座房屋隻有3到4座沒有倒下。

肆虐的大火最終造成了慘重災難,火災過後的恐怖情景猶如遭受了原子彈襲擊。據當地警方分析,這場大火雖然是人為縱火,但長期的高溫和幹旱使得森林大火更易擴散,而時速高達115千米的風速也加速了火勢的蔓延,致使許多人來不及逃離住所便被烈焰吞沒。

俄羅斯高溫熱浪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地理緯度較高,國土大部分靠北,正常情況下,這個國家的夏季不會太熱。不過,2010年夏天,高溫熱浪卻長時間籠罩著這個國家,導致民眾驚慌失措,森林火災大麵積暴發,上百人在熱浪中喪生。

罕見高溫襲擊

對許多俄羅斯人來說,酷暑是一個很不熟悉也很不習慣的天氣現象,許多人從小就習慣了涼爽的夏日。如首都莫斯科夏季的日平均氣溫隻有23℃,在其他地區熱得流汗的時候,這裏卻鮮花盛開,氣候宜人,因此,包括莫斯科在內的俄羅斯廣大地區,是許多酷熱國家人們避暑的首選之地,每年盛夏季節,都有大批的老外來到俄羅斯避暑。而俄羅斯人如果想曬日光浴或感受酷暑,就隻能利用暑假專門去南方。

不過,2010年夏天,俄羅斯人不用走出家門,也體驗到了什麼叫酷暑難耐。從6月底開始,俄羅斯大部分地區便很少下雨,在強烈的太陽照射下,氣溫一路攀升,特別是莫斯科自6月底之後,白天氣溫便連續超過30℃,日最高氣溫一路攀升,20多次打破了該市氣溫的曆史紀錄,38℃左右的高溫竟持續了一個多月。俄羅斯水文氣象中心主任羅曼·維利凡德指出,38℃的氣溫一般隻在撒哈拉沙漠和中亞地區出現,他告訴記者:“俄羅斯今年夏季的天氣,不僅僅是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奇特的,也是近5000年來都從未有過的。”據維利凡德分析,俄羅斯夏季高溫的原因,是因為一個強大的暖氣團在作怪,這個氣團是一個反氣旋,它從6月21日起便籠罩在俄羅斯上空,並且一直持續了近50天,正是它阻止了來自北方和西方的冷空氣,使得俄羅斯大部分地區高溫少雨。

莫斯科亂了套

5000年一遇的酷暑,給俄羅斯的政治經濟生態和自然生態都帶來了或大或小的微妙影響,也影響著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首都莫斯科,酷熱難耐之下,除了用水用電量激增外,平常難得使用的空調空前熱賣,價格翻了好幾倍,更大的問題在於,買空調易,裝空調難:安裝空調的時間表已排到了3個月以後!高溫之中,更離奇的是空調失竊案明顯上升。有一天,一位青年準備回家檢查一下新買空調的安裝情況。到家一看,空調和安裝工人一起消失了!他立即打電話報警。警方很快抓到了3名安裝工和他們順手牽羊帶走的新空調。他們向警方承認:因為覺得主人出的空調安裝費太少,於是決定把新空調機直接拿去倒賣,再把贓款分掉。

買不到、裝不上空調的人們,有的幹脆全家人跑到市內的賓館、酒店開房,享受那裏的空調。家裏經濟不寬裕的市民,則選擇晚上睡在有空調的汽車裏,或直接睡在戶外草地上。

上班族們蹭空調的現象也很普遍。出現高溫天氣後,莫斯科許多單位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專門為員工在辦公室安裝了空調並配了冷水機,員工們上班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在公司的工作時間明顯延長,然而調查卻顯示,84%的莫斯科人承認,酷暑中的工作效率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