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天氣酷熱難耐,下河遊泳溺水事件時有發生。2010年7月,俄羅斯遭受熱浪侵襲,有近300人就在尋找清涼時不幸溺死。俄羅斯緊急情況部的代表在接受俄羅斯新聞社的采訪時說:“在過去的7天中,全俄羅斯有285人在河中溺死。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在毫無防護的水域遊泳,甚至是酒後遊泳。”
專家指出,每年夏天都是遊泳溺亡事件的高發期,特別是此時正值學校放暑假,學生私自下河遊泳存在很大危險。
2012年5月4日,重慶市巴南區烈日高懸,天氣十分悶熱。下午3點多,該區珞璜鎮長合村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劉韋、王飛和吳洪,邀同學蔣永一起去珞璜電廠門前的河中遊泳。來到河邊,劉韋、王飛和吳洪先後下了水,蔣永看見水流有點急,她是女生,因為膽小,沒有跟著下水:“你們去遊吧,我就不下去了。”
在河邊淺水區遊了一會兒後,劉韋等人的膽子漸漸大了起來,他們開始往深水區遊去。蔣永一個人在河邊玩耍,突然之間,她看見王飛遊著遊著,腦袋忽上忽下,似乎嗆了水,於是大聲喊叫起來,要王飛用力劃,可是沒過多久,王飛便沉了下去。看見王飛沉下去後,劉韋和吳洪都著急了。劉韋扶著吳洪的肩膀,他們一起努力,試圖向淺水區遊去,但是最終他們還是沉了下去。看到此情此景,在岸上的蔣永嚇得哭了起來。當時,在他們遊泳的小河附近,停靠著一艘漁船,蔣永的哭聲驚動了船上的人,一位姓湯的先生立即趕來跳入水中,經過一番找尋,他將王飛救起,但最終王飛還是因搶救無效死亡。隨後,警方和相關部門也趕到現場施救,但吳洪和劉韋再也不可能救活了。
夏天私自下河遊泳,即使是中學生也會遭遇不測。2013年7月24日下午,在江蘇南通市如皋石莊思江村,3名16歲的中學生相約到一條小河裏遊泳消暑。這條小河其實是個取土坑,水挺幹淨,看起來也不是很深的樣子,他們就大膽下去了。可是越往中間遊,一名叫小黃的同學越覺得不對勁。“這水怎麼越來越深?”他對身邊的同學小石說,“咱們趕緊上去吧!”“可是張凱怎麼不見了?”小石看了看四周,發現同學張凱不見了。“張凱,你在哪裏?快出來啊!”兩人沿著河邊找了十幾分鍾,然而始終沒有張凱的影子,小黃趕緊拿起手機報了警。接到報警電話後,派出所的民警立即趕到現場,並調來一艘小船,幾位村幹部和村民也自發地趕來,幫忙下河搜尋。最後,人們在河中打撈起了張凱,然而他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
夏天遊泳須注意什麼
專家提醒我們:盛夏高溫期間,下河遊泳須特別謹慎,成年人飲酒後或者身體不適時千萬不要遊泳,以免發生意外;小孩應盡量避免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遊泳,如果要在這些地方遊泳,則必須是在大人陪同下,千萬不可單獨去。
夏天的高溫下,有些人為了降溫消暑,還可能跑到一些噴水池裏去遊泳。如2013年8月17日,在烈日照射下,成都市氣溫達到了37℃,為了避暑降溫,不少小朋友將街邊噴水池當成了遊泳池,在裏麵撒野戲水,盡管池子一旁立有“水池有電,禁止入水”的警示牌,但這些孩子卻視若天睹。專家指出,這種行為一定要禁止,千萬不可疏忽大意,以免觸電釀成悲劇。
專家還告訴我們,夏天在外麵遊泳,一定要注意保護好皮膚。有些人群不適合到遊泳池遊泳,因遊泳池的水中含有高氯的消毒水,有的人對氯過敏,應避免到遊泳池裏去。此外,膿皰瘡的患者,以及有腳氣、爛腳丫、體癬、病毒性結膜炎的患者也不要去遊泳池遊泳。我們在戶外的河塘裏遊泳時,一定要注意防曬,因為長時間暴曬會引起急性皮炎。夏日裏,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是紫外線最強烈的時候,可選擇塗抹防曬指數在30以上的防曬霜,並且每兩個小時要重擦一次。另外,每次遊泳兩小時後,要進行衝洗和休息。因為在水裏浸泡的時間長了之後,皮膚的防護屏障就會受到破壞,容易引起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傳染性疾病。
在露天的河塘裏遊泳,還需注意防止蚊蟲叮咬。一些水裏的生物如螞蟥會咬人,引起皮膚病。皮膚破損有外傷的人也不要到河道裏遊泳,要選擇水質好的地方遊泳,不在不幹淨的地方坐。遊泳使用的毛巾、拖鞋等必須專人專用,不能與他人混用。遊泳完之後,皮膚上容易滋生細菌,影響皮膚健康,所以清洗尤為重要。對於頭發、外陰、腋下等部位更要重點清洗。
科學鍛煉最重要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然而盛夏季節,麵對30℃以上的高溫,你該如何鍛煉呢?
專家指出:夏天鍛煉是一門學問,如果方法不當,不僅起不到健身的效果,還可能會傷害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