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熱浪防禦及逃生抓住高溫“牛鼻子”(3)(1 / 3)

這起事件在日本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不過,這隻是冰山一角。據東京都監察醫院的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夏季,日本各地出現異常高溫,從7月6日至8月13日的39天時間裏,僅東京都就有78人因中暑而死亡,其中83%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室內死亡人數占到全體死亡人數的88%,而死亡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沒有使用空調。

在中國,也有舍不得開空調或風扇而熱出人命的悲劇發生。2007年8月7日上午,江西南昌市南池路桃竹魏村,有一名老漢死在了不足8平方米的出租房內。警方檢查現場後,沒有發現老漢身上沒有任何傷痕,初步認定是自然死亡。而據老漢家人介紹,老人有心髒病,不過身體一直不錯,生活也很節儉,在房間睡覺一般都不開電扇。家人由此懷疑,老人可能是因為天熱引發心髒病或者中暑而死亡的。

2013年7月底,杭州一位姓何的老人大熱天不開空調,結果熱出了熱射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院。醫生說,病人送來時已經多髒器功能衰竭,隨時都有可能不治離世。護士幫她量了下體溫,有41.7℃,但摸她的身上,卻一滴汗都沒有。據病人家屬介紹,老人平時跟丈夫兩個人在家,她覺得開空調太浪費,所以哪怕氣溫飆到了40.4℃,她都沒有開空調。連熬兩天後,何大媽先是惡心、嘔吐,然後意識不清。經診斷,她是重度中暑,也就是醫學上說的熱射病。

醫生由此指出,不管對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高溫天開空調都是必要的,但溫度最好控製在26-28℃。醫生建議,清晨老年人可以到外麵走走,等到中午再開空調,下午4點以後再開窗通通風。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不要頻繁進出空調房間,走進空調房間時應先把身上的汗擦幹。

對開車的駕駛人員來說,不開空調也可能會被熱死。2010年7月5日,山東濟南一名46歲的男子在學車時突然暈厥,在送醫院途中不治身亡。據患者家屬介紹,這名學車的男子死亡前一天就感覺不舒服,不過沒在意。7月5日早晨7點多開始,他去開車,一直坐在車裏悶了一上午,車上空調又沒開,中午12點50分時突然暈倒。當時患者體溫很高,他先被送到就近的衛生院搶救,效果不佳。家屬又趕緊撥打120。醫院的救護車趕到時,病人已停止呼吸。考慮到患者沒有基礎病史,醫生估計與天氣炎熱和勞累有關,確診為“熱衰竭死亡”,並由此提醒大家:夏季練車最好避開中午高溫時間。

預防空調病

不開空調有可能會被熱死,而長時間開空調卻有可能會患空調病。

什麼是空調病呢?空調病指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的人,因空氣不流通,環境得不到改善,會出現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以及一些皮膚過敏的症狀,如皮膚發緊發幹、易過敏、皮膚變差等,這類現象在現代醫學上也稱之為空調綜合征。

空調病的主要症狀因各人的適應能力不同而有差異。一般來說,易患空調病的主要是老人、兒童和婦女。一般表現為畏冷不適、疲乏無力、四肢肌肉關節酸痛、頭痛、腰痛,嚴重的還可引起口眼歪斜。

如何預防空調病呢?專家指出,預防空調病要經常開窗換氣,最好在開機1-3小時後關機,要多利用自然風降低室內溫度;室溫最好定在25-27℃,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有空調的房間應注意保持清潔衛生,最好每半個月清洗一次空調過濾網;辦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風直吹處,若長時間坐著辦公,應適當增添衣服,在膝部覆蓋毛巾加以保護;下班回家後,先洗個溫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再適當加以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空調車司機同樣也要注意預防空調病。使用汽車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得過低,車內外溫差最好在10℃以內;不要在空調車內抽煙,不然就應把空調通風控製開關調到“排出”;不要在開著空調的停駛車裏睡覺,因為車內通風較差,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會滲漏到車內使人中毒;停在烈日中的車最好不要馬上使用空調,應打開車窗讓熱氣排出,等車內溫度下降後再關閉車窗開啟空調。

下河遊泳要小心

撲通,撲通,河邊傳來戲水的聲音,原來是一群人在遊泳。

高溫熱浪籠罩下,河邊和池塘成了人們消暑清涼的一大選擇,不過,下河遊泳你可得小心!

下河遊泳把命喪

2013年7月4日傍晚,太陽落山了,但浙江紹興市仍籠罩在高溫熱浪之中。19時30分左右,一名男子吃完晚飯後從家裏出來,感覺十分悶熱,於是走到小區旁邊的一條河邊,看著清涼的河水,他不覺動了下去遊泳的念頭。

盡管吃晚飯時喝了點酒,腳步有些不穩,但他還是脫了衣服走到河邊,一下將身子撲進河中遊了起來。周圍群眾看見有人下河遊泳,都感覺有些好奇,因為這條河是不允許下去遊泳的。大家看了一會兒,正要散去時,突然發現河中的人不見了。“不好,他可能沉下去了!”人們趕緊行動起來,有的組織下河救人,有的趕緊撥打120。很快,該男子被救了上來,隨後,120救護車將他送往市醫院搶救。但是經過半個小時左右的搶救,該男子的眼睛還是沒有再睜開。據判斷,他極可能是因為酒精作用,遊泳時沒有了知覺,導致溺水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