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日。古北口。
舊時漢唐城牆上旌旗飄舞,黑甲紅衣的明軍士卒立於城牆高垛警惕注目遠方。
不遠處,一群工匠正趕修著新城牆。
靠近新城牆處,一片又一片新開墾的田地裏,麥苗青青,茁壯喜人。
一個年輕千戶陪著一個中年將軍沿著新舊城牆之間小道一路走來巡視。
年輕千戶道:“何總兵,你看隻要再有二三個月,這新城牆也修好了,麥也黃了。到時糧可自給,防務亦強,元軍再來,必讓他栽個跟頭。”
中年將軍點點頭,道:“平安千戶,你做得不錯,這一路行來,築城和屯田二事數你做得最出色。”
快步走到新城牆邊仔細檢視。
平安亦急步跟上,笑道:“這城牆築工,俱是依魏國公之令,每一磚上都鐫有工匠的姓名戶籍。還別說,這法子還真管用,以前再怎麼三令五申,嚴厲監督,卻總要出些小差錯,這法子一施,至今二月有餘,從未見報有錯,工匠做事也勤快多了。”
中年將軍微笑道:“這法子是徐小國公想出的,徐小國公年紀雖輕,卻是智慧過人。”
平安眼現仰慕之色道:“屬下多聞得徐小國公在軍中之名,卻無緣得見。”
中年將軍笑道:“徐小國公現在長駐北平,你有的是機會見。”
忽聽得城牆上號角警報聲起。
正在趕修的工匠和田中勞作的屯軍急急有序地撤入舊城內,舊城城門關閉,護城河上木橋拉起。
中年將軍和年輕千戶急步登上舊城牆,從垛口上的了望口望去。
隻見遠處西北方向,煙塵揚起,百餘輕騎疾馳而來,卻未見旗號。
小半晌,輕騎奔得近了,逐漸看清是百餘騎俱是青色勁裝,未著甲衣,身攜輕兵器,奔弛間馬步極是齊整,平靜中蘊含著威勢,卻不知是何來路。
平安吩咐道:“箭手站好備箭!點烽手準備一煙一炮!刀手槍手各就各位!等我號令!”
城牆士卒迅速進入各自位置,嚴肅盯視著愈來愈近的百騎。
百騎愈馳愈近。
離城門十餘丈處。
一個白麵青年一揚手,輕騎同時停住。
白麵青年獨騎上前,朗聲道:“在下明軍北平大營斥候營驍騎尉翟能,赴北元執行任務歸來,請問守城將軍是哪一位?可否請出一見?”
高垛上警衛士卒大聲喝道:“你有何證據證明你身份,先送來瞧過,再喊我們將軍不遲!”
青年道:“有!請這位兄弟閃開些!”
揚弓搭箭,一封關防隨箭向高垛射去,準確紮於垛上旗杆上。
平安輕聲道:“好箭法。”
士卒拔下箭,將關防送於平安。
平安仔細看過,道:“沒錯,是北平大營發的通關關防。”
遞與何總兵。
何總兵皺眉仔細看過,道:“關防上是說趕馬販子,這些人攜帶兵器,且瞧其進退,倒像是訓練有素的軍隊,再仔細問問,不要給賊人賺去了城門。”
平安點頭,從城垛後厲聲喝道:“這關防上說的是趕馬販子,怎不見你眾人帶馬回來,還攜帶兵器。你又怎報自己是斥候營之人。”
瞿能微笑道:“這位將軍,這百餘人身下之馬就是購得之馬,在下確是斥候營之人,赴北元有要務,順便購了些馬回來。將軍若不信,這裏還有一物,你若不識,呈與你上司,他看了自會信得。”
伸手從懷中掏出一物,道:“請放籃下來!”
士卒綴籃而下,很快又拉上。
平安接過士卒呈來的物件,卻是一塊長扁赤玉牌,上麵鐫著猙獰交叉的兩根獸牙,背書篆體‘徐’字,他卻是不識。
呈與何總兵,他卻是麵色一凜。
從垛上探出頭去,大聲道:“玉牌主人何在?”
瞿能道:“上麵可是何福何總兵?玉牌主人在車上,請快開城門!”
何總兵轉身吩咐道:“自己人,開門!”
吊橋放下,城門打開。
百餘輕騎自動分成前後左右四部,護著一輛大車急速通過城門。
何總兵急急從城牆趕下,走到大車邊,正要施禮,那白麵青年已是跳下馬來。輕聲道:“總兵大人,我家主人此行甚密,請勿驚動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