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3)(1 / 3)

至於牛海龍等人,史料闕如,但能與趙德勝同為元帥,應當也不是無能之輩。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王勃在寫下《滕王閣序》這篇傳世名作時,估計沒有想到幾百年後,在這裏將要上演一場空前慘烈的大決戰。

陳友諒首先向撫州門發起了第一波攻勢,陳家軍的士兵們各戴著如簸箕狀的竹盾,如洪流般滾滾而來。當時,陳家軍擁有撞牆機一類的重型裝備,同時,還得到了艦載上的拋石器的掩護。沒多久,城牆就被撕開了一道三十餘丈的裂口。

眼看敵人就要破牆而入,鄧愈急令將士以火銃排射壓製住敵人。隨即,守軍就在被打壞的城牆上豎起了木柵欄,敵人立刻衝上來爭奪木柵,雙方隔著木柵欄展開了血腥的爭奪戰,形勢異常危急。

這時,朱文正、牛海龍等率領援軍趕到,文正督帥諸將一麵繼續同敵人展開激烈的肉搏戰,一麵派人加緊挖土搬石修補城牆。

到次日天明,裂口處屍骨累累,而破損的城牆也被修補完成。

這一仗戰事異常慘烈,朱家軍的總管李繼先、元帥牛海龍、趙國旺、許珪、萬戶程國勝等先後戰死。

雖然陳家軍首戰洪都受挫,但其一部卻已攻陷吉安,另一路則攻陷了長江沿岸的無為州。對洪都形成夾擊之勢。

陳友諒越發覺得攻下洪都是指日可待。

撫州門既是塊硬骨頭,陳友諒便下令改攻新城門。

可新城門守將薛顯並不隻是消極防禦,他趁敵人不備,竟突然帶領一支精銳殺出城去,斬敵平章劉進昭、擒其副樞密趙祥,陳家軍的又一輪攻勢竟被這樣打退。

兩輪瘋狂的攻勢被打退後,陳家軍的進攻態勢稍稍緩了一些,兩軍進入短暫的相持狀態。

百戶徐明,為人油嘴滑舌,軍中給他起名“胎裏謊”。就是這樣一名普通的下級軍官,卻在夜裏幾次出城偷襲陳家軍營寨,甚至還繳獲了一些馬匹。最後,陷入敵人重圍,被擒殺害。從這麼一個小人物身上,也可以看出:朱家軍在精神上高度自信。麵對大軍壓城,並不驚慌失措,甚至敢瞅準機會主動出擊。

第二天天剛亮,陳家軍的先頭部隊又展開了新一輪瘋狂進攻,守城官兵又是一陣拚死抵抗。城頭幾經爭奪,鮮血淋漓,屍骨堆壘。沒攻進城去的一方,重新退了回去,守住城的一方,趕緊又命人修補城牆,包紮傷兵,等待下一次的進攻。

雙方就這麼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展開了對城池和意誌的雙重考驗戰。

明初有一個叫劉辰的人,曾經是李文忠幕府中的一員,他後來寫了本書叫《國初事跡》。

劉辰記載道:洪都在敵人猛烈的進攻中,堅守到快一個月的時候,守城的戰具幾乎消耗光了,而朱元璋的援軍還不知在哪裏。鑒於形勢緊急,朱文正便派出一名使者到陳友諒的大營中商談投降事宜,於是,陳友諒就放緩了對洪都的攻勢。

當約定投降的日期到來時,洪都城上的旗幟更換了,可是一直等到晚上,城裏的守軍都不見一個出來的。陳友諒這才明白上了朱文正這小子的當,他這使的是緩兵計,於是他當即殺了使者,又命加緊攻城。但朱家軍此時已經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仍然抱定了玩命堅守、等待援軍的決心。

就這樣,在這場空前的消耗戰中,洪都一直堅守到了六月份。陳友諒見陸路不克,便打起了洪都城水關的主意。

陳家軍增修攻具,準備破水柵以入。

朱文正立刻命令一批精壯的士兵專門操著長槊從柵內刺殺敵人,敵人一時不能靠近,就試著搶奪伸出柵欄的長槊。朱文正見狀,命人將鐵戟、鐵鉤一類燒得通紅,然後用它們去刺殺敵人,敵人還想來奪,結果“手皆灼爛,不得進”。

攻守雙方不斷鬥法,最後陳家軍使出了渾身解數,還是沒能攻破水關。

幾經折騰都沒奏效,陳友諒感到黔驢技窮了。但他還鐵了心要拿下洪都,於是又下令改攻宮步、士步二門,等待他的是守將趙德勝等人的一頓迎頭痛擊。

陳家軍仍沒占到便宜,城下已是血流成河,朱家軍卻立在城上巋然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