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1)(3 / 3)

也就是說,文忠已經基本接替了老胡的擔子,成為了浙東地區的總負責人。

浙東動蕩不安,張士誠也來渾水摸魚,派其弟張士信率兵圍攻諸全。諸全守將謝再興率軍迎敵,兩軍鏖戰近一個月不分勝負。

後來,謝再興設伏兵擒殺了張家軍千餘人。張士信大怒,增兵加緊攻城,謝再興堅持不住了,趕緊向文忠告急。文忠派胡德濟率軍增援,但胡德濟的援軍也有限,謝再興再請增援。

此時金華叛亂初定,而嚴州靠近敵境,處州又為叛苗所據,文忠一時為難了。正在犯難之際,他想到邵榮等討伐處州的大軍將到,於是便與都事史炳等定下先聲而後實之計。

他們派人到處揚言徐達、邵榮等率領大軍已到嚴州,不日就將進擊諸全,而且文忠還派人到各處張貼榜文。

張士信的士兵見到榜文後,多半信以為真,於是人心開始騷動起來,很多人都想乘夜逃遁。胡德濟得知這一情況後,便與謝再興夜半突襲了張家軍,結果張家軍大敗,諸全之圍也因此化解。

不過話說回來,張家軍的失敗並不全是因為中計。張士信紈絝子弟一個,他隨軍必備的武器:女人、歌舞戲班、骰子,整天就玩這些個,沒幹過正事。手下諸將也跟著學,士兵也鬥誌全無。要不,小小的諸全至於一個多月都拿不下來?

此刻,邵榮率大軍已到達處州,進展也非常順利。他先是令院判張斌、王祐、胡深等分攻處州城四門,並焚燒了其東、北兩門,軍士登城而入。最終,李祐之自殺,賀仁德被擒獲。處州複平,改任王祐守城。邵榮則即刻率大軍返回應天。

浙江的局麵算是穩定下來了,應天政權的一臂得以保全,朱元璋也稍稍安了幾分心。

當初劉基所強調的除了浙江的問題外,也提到了江西方麵。

不過,朱老大有點先見之明,從前血戰太平的教訓實在太深刻,所以,當朱家軍入駐洪都城後,即刻便修築加固城池。考慮到舊城西麵臨水,故特意將城牆向裏移了約三十步;而東南方向空曠,便又向那邊擴展了二十餘裏。

如此一來,洪都城就堅固多了。

鄧愈不久被任命為江西行省參政,受命留守洪都,都事萬思誠、知府葉琛等人輔助。而胡廷瑞、張民瞻、廖永堅等人,則跟隨朱元璋回到了應天。

胡廷瑞不僅因避朱老大“國瑞”的諱而改名為胡美(也稱胡廷美),他還把自己的長女嫁給了朱老大。出於鞏固雙方關係的目的,朱老大隻好笑納。

可是沒多久,洪都就傳來消息:祝宗、康泰叛亂,已攻陷洪都府。

當初獻洪都投降時,祝宗、康泰二人就是心懷鬼胎的。他們時常挑胡廷瑞的不是,胡廷瑞反複安撫他們,他們才暫時安生下來。

等胡廷瑞到應天後,想到祝、康二人,惟恐他們再生亂子,於自己不利,便把實際情況告訴了朱元璋。朱老大於是下令:令祝、康二人帶所部兵馬前往湖廣聽從徐達調遣。二人感到情況不妙,於是倉促之間發動了叛亂。

因為事發突然,鄧愈應變不及,隻得帶著數十騎出逃,與叛軍幾次遭遇,鄧愈且戰且走,跟隨的人大都戰死。幸虧他身經百戰,再加上養子將馬讓與他騎,鄧愈才僥幸得脫,沒有重演胡大海的悲劇。

鄧愈是撿回了條性命,可惜萬思誠、葉琛皆死於這次叛亂。

洪都叛亂的消息傳到應天,朱元璋當即命徐達等從湖廣回軍前往征討。很快,徐達就攻破了洪都城,祝宗在逃亡中被殺,康泰被生擒。因為康泰是胡廷瑞的外甥,結果被從輕發落。

有人可能會說朱元璋這次徇私也太明顯了。但對他來說,這是為了顧全大局,眼下的局麵,實在不宜再多生動蕩。待到後來胡廷瑞也犯到他手裏時,就算是國丈,他一樣照殺不誤。

穩定江西的大局很重要,朱老大曾經說過:“得了江西,如同斬下陳友諒之膀臂。此地是故楚中心,應天的西南屏障。加之本地人喜訴訟而難以管製,賊寇甚多,非心腹幹練之人不可守。”

至正二十二年五月,朱元璋便命親侄朱文正為大都督府左都督,節製中外諸軍事,前往鎮守江西。還特命儒士郭子章、劉仲服等參謀,另外,鄧愈、趙德勝等人也一同前往協助鎮守。

“文正既至,增浚城池,嚴為守備”,城防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另外,他還招諭山寨賊寇們來降,絕大多數的頭目都表示歸順,對於那些好打官司的人,下令一律處死。如此一來,號令嚴肅,遠近震懾。

可文正自己,一旦脫離老叔的管束,就如同脫了韁的野馬,居然幹出了一些荒淫的勾當。他任用衛達可等小人為心腹,幫著到處搜羅美女,寵幸個幾十天,要麼拋棄,要麼幹脆投到井裏淹死,弄得民怨甚重。而老叔派的人到洪都巡視,他就重加賄賂,再說單憑他的身份,也沒誰敢去舉報。

單就這一點,文正跟文忠就沒法比。不過新官上任,駐防的又是重地,他小子也不敢太得意忘形。

其實,遠處的敵人倒並不可怕,身邊的人反叛才是最讓人防不勝防的,朱老大對此一貫高度警惕。身邊的人多次反水,也深刻地影響了後來他對待開國功臣的態度。

就在這年七月,平章邵榮、參政趙繼祖等人謀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