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朱皇帝“累欲進基爵,基固辭不受”。之所以謝絕高官厚爵,估計是受了張良的啟發,張良當年就專門挑貧瘠之地作為自己的封地,劉基也深恐功高震主,遺禍子孫。後來,老朱追封了劉基的先人,老劉答謝道:“陛下乃天授,臣何敢貪天之功。聖恩深厚,榮顯先人足矣。”
第三,大明開國後,朱、劉二人的關係已開始疏遠。畢竟獵物打完,獵狗也沒用了,沒宰了你下火鍋就不錯了。再加上劉基的硬脾氣,多次觸犯天顏,朱元璋已對他漸生嫌惡之心。有一次老劉祈雨不驗,就這麼點小事,朱皇帝都能找茬對他發火。
但無論如何,劉基的功勞都擺在那裏的,對此,聰明人朱元璋心裏有數。
所以,當老劉說到“處州青田縣山多田少,百姓多於山上壘石作田耕種,農事甚難”時,朱皇帝居然下令:“劉基有功於我國,本縣田畝,止是一等起科五合,使百姓知劉基之心。”特意減免了青田的賦稅,算是給了老劉天大的麵子。隻是,這種恩遇以後越來越少了。
後世對於劉基的推崇也可謂無以複加,認為他超過了張良、房玄齡等人,因為“子房不見詞章,玄齡僅辦符檄”,無點墨留下,而老劉“勳業造邦,文章傳世,可謂千古人豪”。這裏麵,有點過於誇大了。
禍不單行的日子
回過頭繼續說,老劉還在趕往應天的路上。
朱元璋卻出事了。
朱老大的事業,在對陣陳友諒時,進入了一個關鍵時期。量變的積累眼看就要形成質變了,很多以前積攢下來尚未解決的問題,到此時就免不了來次集中性爆發。這也算是革命事業發展過程中必須的震蕩和調整吧。
老劉在回家“丁憂”之前就提醒過朱老大,讓他對於江西和浙江的事注意點,可朱老大沒太在意。
終於,浙江方麵先出大事了。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駐紮於金華地區的苗軍元帥蔣英、劉震、李福等突然發動叛亂,殺守臣參政胡大海及郎中王愷、總管高子玉等。
當初,胡大海拿下嚴州時,劉震等人來降,胡大海喜其驍勇,便將他們留置麾下,待之不疑。等到這幫人開始謀反時,劉震有點良心上過不去,覺得胡大海對自己不錯,不忍痛下殺手。
但李福卻對大夥說道:“胡參政待咱是不錯,可是大權在主將手裏,如果不殺掉主將,那麼事情就很難成功。如今要舉大事,就顧不得私恩了!”
大夥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於是便下了決心,又通知了衢州、處州的苗帥李佑之等,約定二月七日這天一同舉兵。
到了這天,蔣英等人先是假裝請胡大海到八詠樓下觀弩。待到觀看完出來時,老胡將要上馬,蔣英的部下鍾矮子突然跪在老胡馬前,然後假裝可憐地訴說道:“蔣英等欲殺我!”老胡於是轉身想問問蔣英是怎麼回事,隻見蔣英從袖中拿出一柄鐵錘,好像要砸鍾矮子。可是這小子隻是虛晃一招——他趁老胡不防,一錘就猛砸到老胡頭上。老胡受傷倒地,蔣英立即上前,割下了老胡的首級。
可憐老胡如此將才,沒死在戰場上,卻喪命於小人之手,真是令人扼腕。
接著,蔣英提著老胡的人頭出示各處,脅迫同僉寧安慶、院判張斌等人就範。隨後,叛軍又襲殺了老胡的兒子胡關住,又擒住了郎中王愷。
王愷誓死不從叛賊,他正色道:“吾職居郎署,同守此土,義當死!寧從賊耶?”劉震再次心生惻隱,想要放了王愷,可是有人和王愷有仇,結果王愷等人皆被害。
當胡大海的死訊在金華地區傳開後,“婺人莫不哀慟流涕,如喪父母”,可見這老胡人緣是多麼好!
苗軍反叛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坐鎮浙東的朱文忠那裏。他立即派出元帥何世明、掾史郭彥仁等率兵前往征討。當征討部隊到達蘭溪時,蔣英等畏懼起來,於是把城中劫掠一空,最後投降了張士誠。
老胡死難的噩耗傳到朱元璋那裏,朱元璋痛徹肝肺,痛定之餘,追贈老胡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光祿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諡“武莊”。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蔣英等人謀反成功的消息傳到處州,處州苗軍元帥李佑之、賀仁德等也聞風而動,作亂殺害了院判耿再成、都事孫炎、知府王道同及朱老大的養子朱文剛等人,並一舉占據了處州城。
文忠得信,又派出元帥王佑等率兵屯縉雲,以伺機收複處州。
當朱老大又聽到處州的噩耗時,他再也坐不住了。即刻命令平章邵榮率大軍前往征討。
話說就在李佑之等作亂時,耿再成正陪一幫客人在吃飯,聞訊後他立即上馬,還沒來得及整頓兵馬應敵,叛軍就殺來了,耿同誌便迎著他們罵道:“你們這幫賊奴!國家怎麼辜負你們了,你們要造反?”但叛軍一擁而上,耿同誌招架不及,被刺中脖子,不久壯烈了。
之前為朱元璋招納劉基出了大力的孫炎被生擒後,也是誓死不屈。被害時不過三十多歲。
胡大海一死,大局無人主持,而浙東重地,非心腹重臣不能鎮守。
於是,朱元璋升同僉朱文忠為左丞,都事楊憲及胡深為左右司郎中,仍駐紮於金華,統領浙東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