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平淡的親情向(1 / 2)

中秋佳節,永州城中處處張燈結彩。

正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男女老少紛紛外出賞月,可明月卻好似格外眷戀坊中一處僻靜的民宅。

縱然匆忙得連燈都未點,柔和的月光還是將此處照得生亮。

不比外頭的熱鬧,此處隻有一個臨時被叫來的穩婆,兩個麵色沉重的下人,還有屋內待產的女子。

許是這幾月過得不大安生,謝梔才會在今日匆匆早產。

這間不大的小屋本就是為產期而備,各處擺設實在算不上華麗。

臨時找的穩婆許是顧慮,在催促她用力的同時還不忘同一旁的許嬤嬤討要銀錢。

這個中秋,實在算是狼狽。

冷汗不斷冒出,巨大的疼痛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她的神智,叫那心中曾經堅定的信念跌宕起伏,又與莫名冒出的母愛相撞。

有那麼一瞬間,連自己也想放棄。

堅持什麼呢?乖乖回去找他,向他示弱,這才幾個月,裴渡勢必不會成親。

從此,和那些後宅中的女人一樣,帶著孩子過安穩日子不好嗎?

穩婆的聲音漸遠,刻意要忘記的回憶也被勾起。

謝梔在呻吟中不斷撤退腦中堅守的那道防線,理智一次次為母愛讓步。

她覺得自己忽然變得很奇怪,腦中有一道陌生的聲音不斷試圖說服自己:

這孩子一出生看見的便是這樣的環境,不覺得虧欠嗎?

若是個女孩,一生下來就像幼時的她一樣可憐。

銀錢不多了,在永州的畫也賣得不好,這條路比她想象的要更加艱難。

要不就退一步吧,隻退一步。

男的就算了,若是個女孩,回去找他吧,不要讓自己的女兒打小就過她那樣的生活。

好在早產的孩子不大,很快就生下來了。

穩婆一邊賀喜,說是個男嬰,雖然有些弱,但精心養著便好。

一邊又軟磨硬泡,借中秋節為由,要走許多賞錢。

疼痛消弭,理智回籠。

抱著小小的孩子,謝梔目光渙散,不經意瞥見牆上的畫,久久不能回神。

就如此沒用麼?

若是大人,絕對不會像自己那般軟弱。

她低頭,對懷中的嬰兒道:

“阿娘一定會讓你過好日子的。”

—————————

謝梔沒讀過多少書,給孩子取名十分費神。

某日他在乳母懷裏嗯嗯啊啊,乳母打趣說這孩子比尋常娃娃話更多些,她靈機一動,便給他取名灌灌。

灌灌也是嘰嘰喳喳的小鳥。

在永州住的一年時間裏,謝梔除了調養身體,也開始接觸一些畫社,不斷精進技藝。

灌灌一歲斷奶時,已經能很流利地叫娘,還會說些簡單的句子。

他走得也好,會在謝梔作畫時,扶著物件跌跌撞撞地朝她走來,張手要她抱。

永州雖好,不過當初是為了以防萬一,掩人耳目,她才在此棲身。

聽聞潁州不日便要開畫會,那裏底蘊深厚,典籍如山,加之得悉鬆陽先生近日到了那處,謝梔一思量,決定離開永州,用裴仙窈幫她備好的公驗戶籍,帶著灌灌坐大船去往潁州。

在潁州的一年多,謝梔的畫作逐漸小有名氣,售價水漲船高,日子漸漸順遂。

灌灌開始會跑會跳,生得一日比一日圓胖,一對眼睛烏溜溜像葡萄,許嬤嬤說他一股機靈勁和謝梔一模一樣。

不過隻有謝梔知道,他的鼻子和嘴唇像裴渡,但要更豐潤些。

灌灌求知欲變得旺盛,日日要阿娘說故事不提,某日看見路邊有孩童說“爹爹”之類的字眼,就立刻跑上去問:

“爹爹是什麼?”

別人嚇一跳:

“你怕不是個傻子,連爹爹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