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陶瓷、搪瓷(1 / 1)

一、材料、性能及使用範圍

陶瓷器以黏土為主要原料,加入長石、石英等經配料、粉碎、煉泥、成型、幹燥及上釉等工序,再經高溫燒結而成。其工藝過程:原料配製→泥坯成型→幹燥→上釉→焙燒。陶器的燒結溫度為1000~1200℃;瓷器的燒結溫度為1200~1500℃。搪瓷是以鐵皮作坯料,上釉後燒結製成,燒結溫度為800~900℃。陶瓷或搪瓷都是以釉彩塗於各自原料燒結而成。陶瓷製品按其裝飾方法的不同,分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種。釉的彩色要耐燒結高溫,所以大多數為無機金屬顏料,如硫化鎘、氧化鉛、氧化鉻、硝酸錳等。

搪瓷的釉料配方複雜,為降低釉料的熔融溫度,往往添加硼砂、氧化鉛等物質。搪瓷采用的顏料多為金屬鹽類,如氧化鈦、氧化鋅、氧化砷、氧化錫及硫化鎘等。

陶瓷器具不僅花色繁多、造型各異,而且質地清脆細膩光滑、美觀大方;具有不生鏽、不腐朽、不吸水、表麵堅硬光滑、易於洗滌、隔熱性能好、裝飾性強等優點,是絕大多數家庭購買食具的首選。

二、彩色陶瓷、搪瓷製品的毒性

彩釉是在釉中加進作為著色劑的某些金屬化合物燒製的。例如,加氧化鉛釉會顯奶黃色,加鎘化合物釉則顯紅色或黃色,加銻化合物產生白色,加鉻化合物產生綠色或朱紅色。經過燒製,彩釉中一部分鉛、鎘等重金屬的毒性會消失一些,但若將彩釉瓷器直接接觸帶酸性的飲料或食物,一些有毒的金屬便又溶解出來。彩釉中含有鉛、銻、鎘、砷等有毒成分,比較容易溶於醋、酒、鹽、牛奶中,如果這些有毒成分隨食物進入體內,久而久之,可引起人體慢性中毒,會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聽力,損害大腦,造成貧血,嚴重的還會引起死亡。

三、使用彩色陶瓷、搪瓷製品的注意事項

(1)將剛買來的彩色陶瓷、搪瓷製品用食醋浸泡一段時間,因為陶瓷、搪瓷製品顏料中的鉛、鎘易溶於酸性溶液。浸泡後,將食醋倒掉,用清水反複衝洗,也可用4%食醋加水煮沸後,再用清水反複衝洗,這樣可以去掉部分鉛、鎘等重金屬。

(2)彩色陶瓷、搪瓷製品不宜用來盛放牛奶、咖啡、啤酒、果汁以及其他各種酸性食物。

(3)嬰幼兒慎用彩色陶瓷、搪瓷製品。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各類器官發育不成熟,對毒物最為敏感,尤以鉛、鎘、砷等對兒童的神經係統、造血係統、腎髒等的損害極為明顯,所以嬰幼兒要慎用彩色陶瓷、搪瓷製品。

(4)彩色陶瓷、搪瓷製品不宜使用消毒櫃消毒。目前家庭使用的消毒櫃大都是通過高溫滅菌的,在高溫下,彩色陶瓷、搪瓷製品中含有的鉛、鎘等重金屬容易溢出,使食品受到汙染,危害健康。

四、陶瓷、搪瓷食具容器的衛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