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和出現國家機關及其事業單位、醫療機構、學術機構、行業組織的名義和形象,或者以專家、醫務人員和消費者的名義和形象為產品功效作證明;
含有無法證實的所謂“科學或研究發現”、“實驗或數據證明”等方麵的內容;
誇大保健食品功效或擴大適宜人群範圍,明示或者暗示適合所有症狀及所有人群,例如將“輔助抑製腫瘤的”靈芝孢子粉宣傳成“能治愈各種腫瘤”,將具有“緩解體力疲勞”的某產品宣傳成“能改善和提高性功能”,嚴重超出了批準的保健功能範圍;
含有與藥品相混淆的用語,直接或者間接地宣傳治療作用,或者借助宣傳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該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療的作用,例如號稱是營養品的“聯合國”的湯臣倍健,因宣稱能預防疾病或改善疾病,而涉嫌誤導消費者被曝光;
與其他保健食品或者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進行對比,貶低其他產品;
利用封建迷信進行保健食品宣傳的;
宣稱產品為祖傳秘方;
含有無效退款、保險公司保險等內容的;
含有“安全”、“無毒副作用”、“無依賴”等承諾的;
含有最新技術、最高科學、最先進製法等絕對化的用語和表述的;
聲稱或者暗示保健食品為正常生活或者治療病症所必需;
含有有效率、治愈率、評比、獲獎等綜合評價內容的;
直接或者間接慫恿任意、過量使用保健食品的。
近年來,針對這些違法保健食品廣告,雖然各省市也紛紛出台了一些整治措施,但是,還有這麼多的違法保健食品廣告仍然屢禁不止。其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從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說,執法資源有限、鑒定成本過大;其次,能投入巨大資金的違法廣告主往往是當地的經濟支柱,更是當地的納稅大戶,政府為了當地的經濟利益,往往批準這些違法廣告的發布。
因此,麵對鋪天蓋地的保健食品廣告,廣大消費者不要被廣告中宣傳的神奇效果所迷惑,慧眼識破違法保健食品廣告,提高自我防範意識,來維護消費者的正當權利。
另外,市場是公平的仲裁者,這些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就算不被相關部門所查處,消費者拒絕購買其產品,再天花亂墜的廣告也隻是廣告而已,其產品的長期滯銷,最終都會致使其在保健食品行業中消亡。
(3)“地下”銷售陷阱多
目前,我國保健食品的銷售模式主要有兩類,一種是直營,即由保健食品生產廠家自己組建員工隊伍直接進行市場一線操作,另一類是通過保健品的代理商或經銷商來銷售,其中較多的是代理商。
保健食品的銷售渠道也有很多種,可分為有店鋪和無店鋪兩類。有店鋪包括業內常說的傳統渠道(包括藥店、商超)、專賣連鎖、網上店鋪等,無店鋪則包括直銷、會銷和郵購等。然而這些銷售渠道中隱藏了很多的陷阱,一不小心消費者就掉進去了,尤其是對於急於恢複健康的老年朋友們。
陷阱之一,就是免費體檢。很多保健品代理商經常在小區裏組織“義診”活動,號稱是某醫院的專家,經過簡單的體檢和化驗,斷言某些人患有某些“疾病”,“連嚇帶騙”的方式告訴患者需要吃哪些保健品,如果不吃的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陷阱之二,是舉辦免費的聯誼會、茶話會或知識講座,代理商抓住老年人“孤獨”、“需要關懷”的心理,組織一些免費的集體活動,並告知參加者會有免費的禮品相送,名義是進行感情聯絡,等老年人到場之後,公司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法吹噓其產品,變相進行產品推銷。甚至請“托兒”在旁邊煽風點火,誇讚該產品的神奇效果,很多老年人相信其效果,禁不住跟風購買。
陷阱之三,是搞旅遊、參觀等。一些保健品代理商瞄準目標之後,公司就組織這些中老年人免費一日遊和農家樂等,免費車接車送,在旅遊過程中,推銷其產品。
陷阱之四,促銷活動,比如在商場門口進行免費抽獎,讓消費者得到“優惠購買某某保健品”的大獎。或者采用登記個人信息發放免費試用產品,獲得消費者的第一手資料,以後進行電話聯係或登門拜訪,進行跟蹤,並推銷其產品。或者采用“買一送一”,買保健品“送禮品”、送“一日遊”為誘餌,誘惑消費者購買其產品。
陷阱之五,傳銷手段,以發展下線的回扣為誘餌,鼓勵已上當的消費者發展其親朋好友加入,以達到“滾雪球”式的發展消費群體的效應,並有計劃分片召開銷售骨幹人員培訓班,集體旅遊活動,通過網絡強化銷售人員,提高銷售隊伍的遊說能力。
(4)違規添加化學藥品
按照FDA的規定,保健食品是一種食品,由天然營養成分和特殊活性物質所構成的,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不允許添加任何西藥成分。因為保健食品中添加的藥物成分可能存在原料來源不明、生產不規範、劑量不穩定、質量沒保障、禁忌人群未標示等問題,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危害,嚴重者可危及消費者的生命。保健食品的功能是有限的,很多生產廠家之所以在保健食品中違法添加一些化學藥物,是為了迎合消費者“見效快”需求,使自己的產品達到“立竿見影”的保健效果,留住更多的消費者。
近年來,我國因添加違規成分而被FDA警告的保健產品有近300種,與此相關的投訴也不計其數。據了解,違規添加化學藥品主要集中以下保健食品中:
減肥產品
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查禁的7類減肥產品中,其中一款號稱“知名”品牌的“綠瘦”,不僅假冒保健食品批準文號,而且添加了“西布曲明”、“酚酞”等非法添加成分,也有其他的減肥藥中含有麻黃堿或芬氟拉明等成分。
“西布曲明”是一種抑製中樞神經的化學藥物,可通過抑製使用者的食欲或促進排泄,短時間內能達到減肥效果,是目前國內減肥藥物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原料藥物之一,但會引起口幹、頭暈、腹瀉、嗜睡、夜尿增多、心跳加快等副作用,嚴重者會誘發心梗、卒中、心髒驟停等嚴重心血管疾患。國家藥監局在2010年10月30日已禁止我國“西布曲明”製劑和原料藥生產、銷售和使用。
酚酞是一種用於治療便秘的臨床處方藥,也就是一種瀉藥,需在醫師的指導下方可使用。如果過量或長期濫用,可造成電解質紊亂,誘發心律失常、神誌不清、肌痙攣以及倦怠無力等症狀。同時會誘發頑固性便秘、結腸炎、流產、大出血、甚至腸癌等疾病,女性長期服用還可能導致不孕。
健美產品
此類保健食品的目的是使人的肌肉強壯,然而受利益驅使,此類產品經常含有合成類固醇及類似成分。雖然類固醇能幫助使用者尤其是運動員練出更理想的身材,但同時可能引起嚴重的副作用,會破壞女性體內雌性激素的平衡,導致月經紊亂、閉經等問題,損害男性的生育能力,增加心髒病、中風和患癌症的風險。
性保健品
在許多號稱“純天然的”、具有“增強性功能”的壯陽類保健食品中,如萬艾可(偉哥)、西力士、利維等,發現其中違法添加了一些化學藥物(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西地那非、他達拉非和沃地那非等)。而這些藥物成分隻能作為處方藥出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能服用的,服用後確實有促進神經興奮的作用,可短暫刺激精力,而長期服用,會導致神經係統更加疲勞,嚴重者可以致命。
調節血糖類保健食品
目前,國內已經查出多種降糖產品,號稱“純中藥製劑、無毒副作用”,其實這類保健食品中添加了降糖藥,如格列甲嗪和格列本脲,糖尿病患者吃了血糖真的降下來了,於是把所有的治療藥物都停了,但是沒多久就引起低血糖昏迷住院。
改善睡眠類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