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營養代謝病(1 / 3)

一、維生素A缺乏症

維生素A缺乏症是因飼料內維生素A源或維生素A不足或吸收功能障礙引起。臨床上以生長遲緩、視力減弱、角膜角化、幹眼、生殖功能低下為特征。

(一)病因

維生素A缺乏分原發性維生素A缺乏和繼發性維生素A缺乏。原發性維生素A缺乏多由飼養管理不當所引起。給兔長期飼喂棉籽餅、米糠、麩皮、劣質幹草等缺乏維生素A源的飼料,或長期飼喂貯存過久、腐敗變質的飼料,或兔舍陰暗潮濕,缺乏日光照射和適當運動,或飼料中缺乏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均可引發本病。繼發性維生素A缺乏多是由於患慢性消化係統疾病,對維生素A吸收障礙所引起。

(二)臨床症狀

維生素A缺乏能導致兔體上皮組織功能紊亂,皮膚、黏膜上皮發生角質化與變性。病兔典型症狀是結膜炎,眼瞼潮紅、充血、腫脹,有白色膿性眼垢,嚴重的可導致失明,個別兔呈現典型的“牛眼”症狀,若長期不愈易造成兩頰絨毛脫落。公兔精子活力嚴重下降,生殖功能障礙;母兔發生流產、死產,或產出胎兒衰弱,或產出先天性畸形仔兔,並會發生胎盤滯留症。本病也能導致兔中樞神經的損害,共濟失調;導致外周神經損害而發生骨骼肌麻痹,使兔不願運動,有時轉圈、搖頭,嚴重者頭轉向一側或後仰或頭頸縮起,四肢麻痹,發生驚厥;導致兔生長緩慢,消瘦,體重不斷減輕,嚴重者可衰竭而死。

(三)病理變化

淚腺上皮細胞萎縮,角膜上皮層增加,細胞排列紊亂,表層更扁平,翼狀細胞形狀變扁,基底層增生變厚,細胞核小而染色深。

(四)防製措施

1.預防

加強兔的飼養管理,科學配製全價飼料日糧。在兔的日糧中,添加富含維生素A源的飼料(如黃玉米、南瓜、胡蘿卜、青綠的豆科植物等),或在每千克混合飼料中添加維生素A50萬單位。嚴禁給兔飼喂久貯的或腐敗變質的飼料。預防兔球蟲病和慢性消化係統疾病(如慢性胃腸炎等),維持腸、肝對維生素A的正常吸收、轉化、利用和貯存的功能。

2.治療

(1)內服魚肝油(每毫升中含維生素A850單位、維生素D85單位),每次內服3~5毫升,每天2~3次,連用10~15天;或在每千克飼料中混入維生素A8萬~10萬單位,連喂10天以上。重症者可肌內注射AD3注射液(每毫升中含維生素A5萬單位、維生素D30.5萬單位),每次肌內注射0.3~0.5毫升,每天2次。

(2)內服維生素A膠囊,400單位/千克體重,或肌內注射維生素A注射液200單位/千克體重,每天1次,連用5~7天。群體治療,按02毫升/千克飼料添加魚肝油。

二、維生素E缺乏症

兔維生素E缺乏症,也叫白肌病,是因某種原因導致維生素E缺乏而表現肌肉營養不良(尤其以背部、後軀肌肉消瘦和蒼白為特征)、麻痹以及母兔繁殖障礙、流產、死胎等症狀的一種營養缺乏病。

(一)病因

飼料中維生素E含量不足、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過高,或脂肪酸酸敗,破壞了飼料中的維生素E或者是肝病,影響維生素E的貯存和吸收。在飼喂全價配合飼料的日糧中,維生素E的供給量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劑,不僅對繁殖產生影響,而且參與新陳代謝的調節,影響腺體和肌肉的活動。維生素E缺乏,可導致營養性肌肉萎縮。

(二)臨床症狀

常見長毛兔發生此病,病兔肌體發硬,進行性肌肉無力,多臥少動,步態不穩,平衡失調。食欲減退或廢絕,急劇腹瀉,大小便失禁,體重減輕。有的病兔兩前肢或四肢置於腹下。母兔受孕率降低、流產或死胎。最後因全身衰竭而死亡。

(三)病理變化

骨骼肌及心肌、咬肌、膈肌萎縮,極度蒼白,呈透明樣變性、壞死,肌纖維有鈣化現象,尤其以骨骼肌變化明顯。其中椎旁肌群、膈肌、咬肌和後軀肌肉有出血條紋和黃色壞死斑。

(四)防製措施

1.預防

飼料中經常添加維生素E類添加劑,尤其是長毛兔更應注意添加。以滿足兔對維生素E的需求。

2.治療

主要是補充維生素E,由於維生素E和硒有協同作用,也可同時補硒。按說明內服或注射維生素E類製劑即可。

三、維生素K缺乏症

維生素K缺乏症是由維生素K缺乏所造成的以凝血功能失調和懷孕母兔流產為特征的營養代謝病。

(一)病因

兔腸道能合成維生素K,合成的數量一般能滿足兔生長的需要。但種兔在繁殖時對維生素K的需求量較大,易造成維生素K的缺乏。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磺胺藥及某些飼料中含有拮抗物如雙香豆素以及患肝球蟲病時也會引起維生素K缺乏。

(二)臨床症狀

當日糧中維生素K缺乏時,會引起妊娠母兔的胎盤出血、流產等,新生仔兔因全身各係統大量出血死亡。維生素K缺乏症表現神經過敏,食欲不振,皮膚和黏膜出血,血液色淡呈水樣,凝固不良,黏膜蒼白,心跳加快。如有外傷則流血不止,有時還可見到皮下、肌肉和胃腸道出血。

(三)防製措施

1.預防

維生素K廣泛存在於青綠植物中,所以平時應給兔多吃些青綠飼料,以滿足對維生素K的需要。及時治療一些消化道疾病,以便減少維生素K的損失。慎用抗生素,如果可以不用,應盡量不用,如果要用也不能長久使用,以減少對腸道菌群的破壞,避免影響到維生素K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