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寄生蟲病(1 / 3)

一、球蟲病

(一)病原

寄生於兔的艾美耳球蟲有16種。除斯氏艾美耳球蟲寄生於膽管上皮之外,其餘各種均寄生於腸黏膜上皮。常見的有10種,分別是斯氏艾美耳球蟲、黃艾美耳球蟲、穿孔艾美耳球蟲、大型艾美耳球蟲、中型艾美耳球蟲、無殘艾美耳球蟲、梨形艾美耳球蟲、盲腸艾美耳球蟲、腸艾美耳球蟲及小型艾美耳球蟲。致病性較強的是腸艾美耳球蟲和黃艾美耳球蟲及斯氏艾美耳球蟲。

兔球蟲病是一種或多種球蟲寄生於兔的肝、膽管和腸黏膜上皮的最常見的寄生蟲病,對養兔業危害極大。

(二)流行病學

各種品種、性別和年齡的兔均可感染球蟲,但以30~90日齡的幼兔感染率、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死亡率可達70%,耐過的病兔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受到嚴重影響。成年兔為帶蟲者,對幼兔危害嚴重。本病的感染途徑主要是采食或飲水引起感染,仔兔主要是哺乳引起感染。本病多流行於溫暖多雨季節,兔舍內溫度保持在10℃以上時隨時可發生本病。

(三)致病機製

球蟲破壞大量的上皮細胞,使正常的消化過程陷於紊亂,從而造成機體的營養缺乏、水腫等。由於腸上皮細胞的大量崩解,形成有利於細菌繁殖的環境,導致腸內容物中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被機體吸收後發生自體中毒,臨床上表現痙攣、虛脫、腸膨脹和腦貧血等。因此,球蟲對上皮細胞的破壞、有毒物質的產生及腸道細菌的綜合作用而引起機體發病。

(四)臨床症狀

按球蟲的種類和寄生部位的不同,可將兔球蟲病的症狀分為腸型、肝型和混合型,但臨床所見多為混合型。其典型症狀是被毛粗亂,食欲減退或廢絕,精神沉鬱,動作遲緩,伏臥不動,眼、鼻分泌物增多,口腔周圍被毛潮濕,腹瀉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病兔由於腸鼓脹、膀胱積尿和肝腫大而致腹圍增大,肝區觸診有痛感,病兔虛弱消瘦,結膜蒼白,可視黏膜輕度黃染;在病後期,幼兔常出現神經症狀,四肢痙攣、麻痹,多因極度衰弱而死亡。

(五)病理變化

肝球蟲病時,肝表麵和實質內有許多白色或淡黃色結節,呈圓形,如粟粒至豌豆大,沿膽小管分布。在慢性肝球蟲病時,膽管周圍和小葉間部分結締組織增生,使肝細胞萎縮,肝體積縮小(間質性肝炎);膽囊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腸球蟲病時,腸壁血管充血,十二指腸擴張、肥厚,黏膜發生卡他性炎症。小腸充氣,黏膜充血,上有出血點。在慢性病例,腸黏膜呈淡灰色,上有許多小的白色球蟲結節和小的化膿性、壞死性病灶。

(六)診斷要點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症狀和病理剖檢結果,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查病原體。其方法是: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糞便中的卵囊,或將腸黏膜刮取物及肝病灶刮屑製成塗片,置顯微鏡下檢查裂殖體、裂殖子及卵囊。如果在糞便中發現大量卵囊或在病灶中發現大量不同發育階段的球蟲,即可確診為球蟲病。兔的艾美耳球蟲卵囊呈卵圓形或長橢圓形,無色或淡黃色,未孢子化卵囊內含1團卵囊質,孢子化卵囊內含4個孢子囊,每個孢子囊內含2個子孢子。

(七)防製措施

1.預防

(1)經常打掃兔舍衛生,定期消毒,保持兔舍清潔幹燥是預防球蟲病的根本。

(2)根據各自兔場實際,選用適宜本場的有效抗球蟲藥,按說明加大一定劑量拌料和飲水。一般來說,幼兔每15天喂藥料和飲藥水5~7天;後備兔和成年兔每30天喂藥料和飲藥水5~7天。有計劃地使用球蟲藥是預防球蟲病的關鍵。

2.治療

兔場一旦確診暴發球蟲病,應采取綜合治療措施。

(1)球速殺50克,配伍乳酸環丙沙星20克,兌水50千克,連續飲水7天,或地克珠利配伍抗菌藥按比例飲水或喂料,結合加強飼養管理,能很好地控製球蟲病。

(2)磺胺二甲氧嘧啶具有較強的抗球蟲作用。常用於治療暴發性球蟲病。按0.1%濃度混飼,連用5~7天,停10天後再用1個療程。

(3)磺胺二甲基嘧啶,治療按0.5%濃度混飼,連用7天。

二、弓形蟲病

弓形蟲病是由剛地弓形蟲寄生於多種動物體內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原蟲病。

(一)病原

弓形蟲的終末宿主為貓,寄生於貓的腸上皮;中間宿主包括人、豬、犬、兔等。帶有孢子化卵囊(感染性卵囊)的貓糞或帶有其他發育階段蟲體的中間宿主的肉、分泌物、排泄物等汙染兔的飼料和飲水,被兔吃入後可引起感染和發病。幼兔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成年兔死亡率較低。

(二)臨床症狀

急性型病例體溫升高,呼吸加快,食欲廢絕,精神沉鬱,嗜睡,鼻、眼流漿液性或膿性分泌物;幾天內出現全身或局部運動失調及後軀麻痹等神經功能障礙;常在發病後2~8天死亡。慢性型病例僅表現食欲減退,消瘦,貧血,後軀麻痹;發病一段時間後突然死亡;但大多數病兔轉為隱性感染,呈亞臨床過程或無症狀。

(三)病理變化

在急性型病兔的腸係膜淋巴結、脾、肝、肺、心可見明顯的廣泛壞死,肺顯著水腫並有粟粒狀壞死灶,胸腔、腹腔內有大量黃色滲出液;慢性型病兔主要以腸係膜淋巴結明顯腫脹和壞死為特征,肝、脾、肺有白色壞死硬結節,並可查到弓形蟲包囊,脾肉芽狀腫脹。

(四)診斷要點

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剖檢變化可做出診斷,確診需查病原體,方法是:取肝、脾、肺、淋巴結等病變組織或腹腔滲出物塗片,經姬姆薩染色或瑞氏染色或革蘭氏染色後在油鏡下可檢查出蟲體。對隱性感染兔,可用間接血凝試驗、染色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血清學方法進行診斷。

(五)防製措施

1.預防

及時淘汰病兔,防止貓、狗等有害動物進入兔舍,以免病貓糞便中的弓形蟲卵囊汙染兔的飼料、飲水。定期用磺胺類藥物預防。

2.治療

兔場一旦發生此病,選用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其方法有:肌內注射磺胺嘧啶鈉注射液01克∕千克體重,每天2次,連用3~5天;或內服磺胺嘧啶粉劑或片劑01克∕千克體重,每天2次,連用4~7天;或選用磺胺六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均對此病有效,與乙胺嘧啶或抗菌增效劑合用可增強療效。無論使用哪種磺胺類藥,首次用量均應加倍。在使用磺胺類藥治療的同時,應視病情給予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