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蘭,英語就是母語,在校授課的語言都是英語,所以英語能力決定了一個學生的總成績,決定了這個學生能上什麼樣的大學,也就是能飛多高。而學中文是說多一條路,是說將來的工作機會,是個寬度的問題。英語好,在校學習的效果就好,否則,在校學習的效果會打折扣。高度和寬度不一定非是矛盾的,隻是兩者之間的平衡和偏重會十分考驗家長和學生。
移民新西蘭的家庭,尤其是亞裔,通常在家裏都說雙語。雙語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英語水平問題,尤其是英語理解和寫作能力。家長看到眼裏的就是,孩子每天上學從上午9點到下午3點(有的學校可能不太一樣)這六七個小時的英語環境就夠了。其實學生在校並不是每一分鍾都那麼有效率地在學習和使用英語。每堂課可能思想溜號幾分鍾,三心二意開小差幾分鍾,很多華裔學生是上課能不發言就盡量不發言,實在是躲不過去也盡量簡短,一堂課真正在聽在學的時間真是不太多。下課和同學們聊天的話題的詞彙量就那麼多,每天在嘴裏的不是“cool”,就是“like”或“sort of”。表麵上看,個個英文都說得挺流利,但實際上多數雙語孩子都處於一種沒有母語的狀態,舉例來說,可能中文不能欣賞“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英文也看不懂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或《哈姆雷特》。這是個應引起廣大家長警覺的大問題。不要等孩子到了十一、十二年級才發現,那恐怕為時已晚。
還有些家長怕孩子把中文忘了,特地把孩子送回國去學上一兩年中文再回到新西蘭的學校上學。想法是好的,至於效果如何就因人而異了。可能也有兩種語言都學得好的,雖然還沒聽說過太多,但是因此而影響了在新西蘭的課程學習的例子倒是不勝枚舉。
不管怎樣,家長一定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家長的認識,這樣才能讓孩子們真正得到“最好的”,而不是經常被廣告詞或道聽途說給忽悠了,勞民傷財,導致孩子受罪,家長窩心。
9.別讓孩子活在壓力中
(藤媽心語)最好別咬牙,給孩子去投資什麼“大件”,因為你能咬下去,是你希望有更大的回報。而回報這事和你咬牙咬得輕重沒有太大關係。可你一旦咬了牙,孩子就要為你的“咬牙”埋單。孩子因此而倍感壓力,在壓力下學任何東西都讓人咬牙,更不用說睜眼閉眼都是你咬牙的樣子。還是留著你的牙嗬嗬笑吧。
女兒回到新西蘭後,我和女兒把高中的費用列了一個單子。林林總總的還挺長。看過之後,我心想真是要感謝學校的獎學金,不然就是把牙咬碎恐怕也有點難。校服是很貴的。看著校服清單上不少價格都是三位數,我又準備咬牙了。
一個小秘密就是,當時女兒是因為更喜歡這個學校的校服,才決定去考它的獎學金的。我們當時報名的時候,是打算在那裏學上三年的時間,所以買校服都是買的最好的、全新的,而且買了所有季節的校服,誰想到女兒在那兒隻上了半年學,就跳級轉學了。
記得那天帶女兒去買校服。賣校服的地方不在學校裏麵,而是在離學校不遠的一條商業街上。進門之後,我們看到好幾家私立學校的校服,這家店都有賣。各個學校的校服都不同,女兒還是堅持認為“她的學校”的校服做工精良、質地上乘、顏色典雅,是最漂亮的,而且穿在身上,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店裏的配置算是高檔的,有配套的襯衫、裙子、外衣、毛衣,還有書包等,居然連女孩子紮頭發的發帶都有賣,顏色都是跟校服配好了的。我願意看女兒高興,所以一次性采購齊了,看著車後的新校服,女兒很開心。
然而還沒完呢,學校還要求我們買一台電腦。這是最後一筆大的費用。這台電腦是學校指定的,當時是最高配置的,平板帶手寫功能和指紋輸入,在2006年,手寫可是個稀罕物品,全套商務級別的配置,也許是“炫cool”吧。不管怎樣,這個是必須買的。至於上課用了多少次這個價格昂貴的電腦,應該是屈指可數。現在看起來,真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學校會要求一個九年級的學生使用這麼高配置的電腦。
後來才知道,原來奧克蘭的私立學校都是這樣配置的。學生都需要買類似的電腦。這樣一想,也就釋然了,原來新西蘭也有攀比的東西啊。
女兒也覺得投資有點過大,但她已經拿了最高的獎學金了,否則我們更無法負擔得起了。女兒說:“媽媽,不用擔心,現在的投資將來會有很大的回報的。”我連忙說:“不是擔心,而是如何安排我們生活的事兒。因為日子是要一天天過的,所以不考慮錢的問題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對這個決定還不需要咬牙,因為我一旦要咬牙做決定,壓力就會如影隨形,我們就沒辦法自自然然了,而這對我和孩子都會帶來極大的害處。
我認識的一個華裔家庭,父母為了孩子能上私校,咬牙從並不寬裕的日子裏,拿出一筆錢來付學費,因為咬了牙,所以對孩子的期望值也水漲船高,到最後發展到媽媽每天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動輒便說“我們為了你花了這麼多錢,你還不知道努力”等,造成孩子心理壓力過大,成績徘徊不前。這位母親找到我尋求解決之道,我說孩子已經16歲了,解決的方法隻有一個“隱惡揚善”,你看到孩子的不足之處,就不要再提了;看到孩子的優點,你就提一提。其他時間保持安靜,注意一定要輕鬆、自然。
這位媽媽睜大了眼睛說:“那他有缺點,我不說,他還不上天了?”我回答說:“你已經批評了16年,你覺得效果好的話,當然你還可以繼續批評。但你來找我,就是因為你的批評已經不奏效了。所以我建議你換個方式。”
這位媽媽說:“我咬牙花了這麼多錢,把他送進私校,還指望著他能有點出息呢。”我接著說:“那你就更應該要隱惡揚善了,隻有這樣你的願望才有可能實現得快一點。”最終她決定一試。過了兩個月後,她打電話說情況已經大有好轉,她現在不再覺得自己是咬牙咬得很辛苦了,孩子的成績反而好了起來。
當家長不再咬牙,心態自然趨於平和自然時,孩子也會感受到這種平靜的愉悅。家長的這種心態,才是提高孩子學習效果的優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