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忙碌飛越充實的初中生活一(2 / 3)

這時我已經決定把生意轉給自己的合夥人,因為我一點照看女兒的時間都沒有,這樣實在不行。還好,生意的轉手一切順利,我不用再起早貪黑地顧不上女兒了。可是我又要去找新的工作,要不然如何過日子呢?這時候,我找到了一份教英語的工作,這個工作可以讓我每天早上先送女兒和英姬上學,下午的時候,她們可以自己坐校巴回家。這樣我就有更多的時間陪著女兒了,至少在下午4點後,我都能保證在家,不過這樣“錢途”就是一塌糊塗。

這天下課回來,我像往常一樣打開信箱,看到裏麵有一封A4尺寸的大信封,上麵寫著女兒的名字。信封拿起來還挺重的,一看郵寄地址“TVNZ”,新西蘭電視台,我想是不是搞錯了。我和他們好像沒業務往來啊,我仔細看看名字,確實是寫的女兒的名字。我和女兒有約定,我們不拆彼此的信。所以我就把信拿進來,給女兒看,說你怎麼會有新西蘭電視台的來信呢?女兒拆了信一看,高興地跳起來,說:“媽媽,我自己報名參加了TV2的《新西蘭兒童金頭腦電視智力大賽》,我通過了初賽,現在他們通知我參加複賽呢。”我一聽就說:“怎麼從來沒聽你說過呢?”女兒得意地笑著說:“媽媽,我做過好多事呢,你要不要都知道一下?”我連忙擺手:“你是11歲的大姑娘了,自己知道就行了,媽媽相信你!”

厚厚的信封裏裝著下一步的詳細資料,有需要閱讀的書目,有需要回郵的表格,有調查問卷,還有要家長簽的合同。我想不就是一個電視比賽嗎,至於這麼複雜嗎?說歸說,我的任務就是隻管簽字,女兒看過了所有的條款後,跟我解釋了一遍,認為我可以簽了,我就簽了字,把合同寄了回去。剩下的就是女兒的事兒了。她自己通過在線圖書館,找齊了要借的書,然後現有的就立刻訂下來,圖書館借出去的就預約,做跟蹤,我要做的就是到時帶著她去圖書館取。為了節省時間,我們還親自跑到離家比較遠的圖書館借書回來。

女兒班上一個叫貝拉的kiwi女孩也收到了同樣的信,她也要參加這個複賽。我為女兒有這樣的好朋友感到高興。

接下來女兒自己製訂了一個計劃,每天看什麼書,看多少。她也經常與貝拉交換一下意見,討論討論。我對女兒沒要求,有計劃就很好了,隻要她高興就行。

有一天晚上,我在那裏看書,女兒也在那裏看書,忽然女兒問我知不知道《懷唐伊條約》,我說大概知道簽署日期,因為那是新西蘭國慶日,其他的就不是很清楚了。女兒想了想說,我查查資料吧。我說好。我們查資料的時候電話響了,是貝拉的電話,聊了一會兒,女兒順便就問她這個《懷唐伊條約》的問題。貝拉說:“我幫你問我爸爸,你等著。”貝拉的爸爸是大學的研究員,是本地人,祖上來自英國,是屬於外國人中比較好學的那一類人。果然不負眾望,貝拉的爸爸很快給出了答案。女兒讚許地說了聲謝謝。

放下電話,女兒略帶羨慕的口氣說:“貝拉真幸福,有這麼一個什麼都會的爸爸。”我也說:“是啊是啊,主要是媽媽在中國讀的書,真沒學過什麼《懷唐伊條約》,不好意思啊。”“不過,”我頓了頓說,“去複賽的是你自己,媽媽知道多少,也沒多大關係是不是?TVNZ也不會讓家長坐到孩子身邊。”女兒說了聲“yes”。接著,我又問貝拉爸爸的答案是什麼,女兒就給我詳細說了一遍,直到我也聽懂了。

指定的複賽日子到了,是一個周六的上午。在中區一個學校裏麵進行。複賽是坐在考場裏麵考試。孩子每人一份考卷,統一考題。考試涵蓋的內容在收到的TVNZ的那封信裏已經給孩子們了。我們到達的時候,考場裏外都站了不少人了,大部分是本地的家長和孩子,有少數幾個亞裔麵孔,我們算是一家。按照要求,孩子們都進入了大廳,家長等在外麵。我看到貝拉的爸爸,過去跟他攀談了一會兒。我們聊起這次的比賽,我對此不是很清楚,他說他也是後來知道的,平常上班忙,都是孩子自己熱心參與的。我表示讚同。我了解到他共有三個女兒,貝拉是最小的。“貝拉多才多藝,吹拉彈唱,樣樣都行。”他還邀請我和女兒去他家做客。

考試時間不算短,不少家長都先行離開,然後又回來。也有“一根筋”的家長,就等在考場外麵,我也在此列。我覺得女兒在裏麵考試,我還是在離她最近的地方等候比較好,這樣才會給女兒溫暖。

我在會議桌上拿了些資料,看了一下比賽介紹。上麵說,這是一次全國性的綜合智力比賽,報名參賽的孩子年齡需要在11~13歲之間(13歲生日前)。因為13歲以後就被稱為teenagers(少年),而不是kids(孩子)了。

終於考完了,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出來了,女兒和一個陌生女孩一起出來了。原來是坐在女兒旁邊考試的女孩,她們現在成了朋友了。她們彼此打過招呼,留了聯係地址,我就帶著女兒離開了考場。看著女兒微笑的樣子,我隨口說了一句:“看樣子還挺輕鬆。”女兒依舊微笑著說:“哎呀,媽媽,我知道的都寫了,不知道的我也寫不出,我覺得挺好的。”邏輯不錯,最要緊的是沒太把它當成一回事。

考完之後,我們收到一封信,信上說整個評估過程至少需要一個月,女兒一看,就說隨他們吧,反正我們也做不了什麼。

3.飛往惠靈頓參加半決賽

(藤媽心語)書中自有黃金屋。女兒小時候,我給她說這句話,女兒當真了,把自己的書翻來翻去沒有找到金子,然後拎著書問我金子在哪裏。我當時說這隻是一個比喻,可女兒認定我說得不對,因為她沒找到。12歲她考上私校獎學金,合人民幣二十多萬元,我說,這個錢可以買不少金子了,女兒恍然大悟:書裏真的有黃金啊!

這天我回家的時候,像往常一樣打開郵箱,TVNZ那個著名的大信封又來了,我不敢怠慢,一溜小跑,把它交給女兒。女兒打開一看,大叫一聲:“媽媽,我們要去惠靈頓了!你和我,一起!”她把信遞給我,我接過來一看,原來女兒通過了複賽,現在要準備晉級半決賽。半決賽在首都惠靈頓的新西蘭電視台總部舉行,每個孩子可以帶一個家長同行,全部費用皆由新西蘭電視台讚助。

我給了女兒一個大大的“熊抱”,恭喜她取得好成績!女兒說:“以前都是你帶我出去旅遊,現在我可以帶你出去旅行了,食宿全包的,連往返機場的出租車費都包了,看看你女兒能幹吧!”我嗬嗬笑著,說:“我的女兒,當然能幹了!”然後我又問她:“不知道貝拉有沒有通過複賽,如果她也去的話,說不定我們可以一起走。”女兒說可以打電話問一下,我說:“如果她沒通過的話,你問了她會不會不高興?”女兒想了想覺得有道理,就說第二天一上學就知道了。

TVNZ厚厚的信裏還有其他資料,包括半決賽具體的操作方法、課外閱讀書目、自己選題、法律規定等。同時還要求我們盡快確認飛惠靈頓的人員和日程,他們會把機票買好寄過來。我的任務就是確認時間、日期、簽字,然後就等著和女兒一起飛往惠靈頓了。女兒的任務是艱巨的,一下子又要看這麼多書,還要自己選題作為“專業方向”研究。還好學校功課的壓力不是太大,而她平時也不做太多的課外活動,小提琴的練習已經停好久了,因為找不到和她原來的小提琴老師一樣好的老師,但她現在在校樂隊拉小提琴。別人是練好了才去樂隊,女兒是現學現賣,第一遍跟著學,第二遍跟著練,第三遍跟著演。其他就沒什麼的,她每天都給自己找事兒做,給學校設計個花園,給校刊寫幾篇文章。女兒還做了大量的閱讀,她閱讀的書籍範圍很廣,速度也很快。此外,她每天還看《新西蘭先驅報》和《紐約時報》的文章,是她自己感興趣,原因我也不清楚,因為我自己也不看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