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幾個星期,我們如法炮製,買的書也越來越多。利用這個時間,女兒幾乎看遍了這個書店裏所有的英文書。我想,因為在德國,買英文書不方便,所以才更顯珍貴。我已經過了喜歡文學的年齡,或者說是過了喜歡“做夢”的年齡,我的生活裏似乎隻有“當下”。
我費了很大力氣,把漢堡所有的亞洲超市做成一個清單,費力氣是因為要從漢堡甚至德國的中文網站上找他們的地址、電話,然後問清楚營業時間,然後再根據距離遠近定行程。我很高興因為在靠近城中心的地方,有兩家亞洲超市。我帶著女兒興衝衝地來到第一家超市,一看就有點傻眼了,很小的一家超市,應該是在德的越南華人開的,裏麵可憐得隻有大米、常用的調料,再就是進口的冷凍的椰子、榴蓮等熱帶水果,我們失望地離開了。第二家店應該說就在繁華市區的邊緣,到了這家一看,貨品還算比較全,我想買的中餐的調料基本都有,蔥薑蒜也有,也有一些廣東蔬菜。聽老板的口音應該是香港人。超市門口,還有一份薄薄的中文報紙,上麵基本上是廣告,我卻如獲至寶,收藏起來。
此後又找到了幾家地道的中餐館和華人超市,生活也便利了不少。這又給我們在漢堡的生活增添了樂趣。
5、在周日興趣班學中文和小提琴
(藤媽心語)孩子上興趣班這個問題會讓很多家長為難。其實不難。孩子喜歡的就可以去,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如何讓孩子喜歡,因為孩子不喜歡的事可能會有點勞民傷財,浪費時間。事物是雙方麵的,若家長能讓孩子喜歡就皆大歡喜了。因此,孩子要不要上興趣班的問題,就變成孩子是不是感興趣的問題了。
前麵說過,女兒上小學的時候,學過一點中文,但很快就不再學了。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漢堡華人有一所“周日中文學校”,說是中文學校,當然是要學中文,但是不局限於學中文,還有樂器、球類、健身操、畫畫等,是漢堡華人聚集的一個活動中心。當時在漢堡的華人也就兩千多人,大部分都受過很好的教育,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視,就開展了這些活動。我一看,覺得應該帶女兒去看看。於是接下來的周日,我就帶女兒去了。車子開了有近50分鍾,到了一個中學,中文學校就在裏頭。這個區離我們住的區很遠,後來知道,我們住的區是易北河邊很好的區。我這個人天生對這些拿來比較的東西免疫,所以並沒有很在意這些事情。
進去之後,找到負責人,說明了情況。女兒若想學中文,要從頭開始,反正周日哪裏都關門,也沒什麼事情做,不如就來這邊還能多見幾個人呢。女兒也說可以試試。我拿到了一張課表,上麵還有其他東西,課表是中文的,我給女兒念了一下,女兒說對小提琴有興趣,現在學校裏也有小提琴課程和演奏。我一想,機會難得,女兒自己主動要求,我馬上配合。下了中文課,我們等著見教小提琴的老師,是一個長辮子的漂亮華人老師,二十幾歲的樣子。後來我們才知道,老師是在德國攻讀音樂博士學位。老師看了看女兒的手和胳膊,建議給女兒買把3/4尺寸的琴,然後給我們提建議說,如果現在不確定孩子能學多久,可以先租一把琴來學,然後又給了我們租琴的地址和電話。
我同意老師的意見,在孩子自己也無法確定能學多久的情況下,租琴是個比較合理的方法。我們就這樣說好了,等到周一,帶女兒去租琴的地方看看。
女兒的朋友卡特琳也在學小提琴,女兒離開了學德語的學校不久,卡特琳也離開了,去了她家附近的小學,雖然彼此不在一個學校了,但女孩子們的情誼還在。雖然不能每周見一次,但時時都會通電話,有時也煲電話粥,當然用的是德語。
朋友的參與,也鼓勵了女兒的信心。周一看琴的時候,女兒自己挑了一把中等偏上的琴,又細心聆聽了琴師關於保養方麵的介紹,然後抱著琴回家了。
孩子都喜歡新鮮玩意兒。到了家,女兒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試琴。我在廚房裏聽到的是一陣鋸木頭的聲音,我心想,這可慘了,以後要是天天聽著這個聲音,我的頭發就該白了。
說歸說,女兒幾乎每天放學後,都把琴拎出來擺弄一下,很仔細地將琴擦得很光亮,等著她的第一堂小提琴課的到來。這個星期總算過去了,周日終於到了。我帶著女兒來到了中文學校,先學中文,然後是小提琴。中文課一結束,女兒就一溜煙兒地跑出了教室,找到我要她的小提琴。我遞給她,她就催著我快點去學琴的教室。
我跟著她來到學琴的教室,連女兒在內,一共三個學生,另兩個學了幾節入門課,女兒要從頭開始。老師拿來一個放樂譜的架子,告訴我可以給女兒買一個譜架,每次上課的時候帶來,還要買一個調音器,用來校正小提琴的音準,我一一應允。女兒就開始了她的第一堂小提琴課。
女兒的小提琴進步越來越快,我從最初的每天聽“鋸木頭”的聲音,到能聽出來一首簡單的曲子,然後是比較複雜的、有點跳躍的曲子了。那個漂亮的小提琴老師一直跟我說女兒很聰明,一教就會,進步很快。好像是應了她的話,女兒的琴拉得越來越好,和老師的關係也越來越好。
後來,老師還邀請我們參加她的演奏會,老師穿著很漂亮的長裙,優雅地演奏著古典音樂,表現它們的神韻。我想那場演奏一定給女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6、生日派對上大方獻唱
(藤媽心語)成功父母修煉的第一條:要耐得住寂寞。種子在萌芽的時候是看不到什麼變化的,小苗在成長的時候開始有些驚喜,但離開花結果還有很長的距離,所以基本上還是寂寞的狀態。接下來變化會很多,家長會覺得應接不暇,漸漸地也許會力不從心。這所有的過程你都要耐得住寂寞,直到最後聽到“掌聲響起來”。
第一次在德國參加生日派對,是被一個生意夥伴請去參加他的50歲生日會。我查了地圖,要去的地方離家有3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必須在當地住一晚,第二天才能回來。主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當地小旅館的房間。我們準備好禮物,帶上隨身物品,就開車上路了。女兒很興奮,小孩子都喜歡生日派對,唱生日歌,有蛋糕,還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她一路上在車裏和我說說笑笑,我也不覺得寂寞。
要說開車,還是在德國的Autobahn(高速公路)上開過癮。無須擔心是否超速,我隻是遺憾自己的車子不夠好。路上那個你追我趕,沒有最快,隻有更快。眼看著一個奧迪A8上來了,這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的車沒後勁。還沒想完呢,一個奔馳500又很快從眼前飆過。我還看到以前從未見過的車子,就像風一樣“掠過”,不用問,肯定是特棒的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