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玲、宋林、張學良,公允價值計量能提高公司會計盈餘信息的價值相關性嗎?——來自金融保險、建築及房地產上市公司的證據.當代經濟科學.2008,(6):104-109.

王建新、趙君雙,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相關性的影響分析——基於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財政研究.2010,(4):77-80.

王景蘭,運用債務重組化解中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有關問題探析.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2,(5):26-29.

王璐、屈紅燕,證交所年報事後審核結束,兩市212家公司打補丁?上海證券報,2008-06-02(16)。

王璐,滬深2005年年報事後審核基本完成.上海證券報,2006-06-06(12)。

王欣新,試論破產法的調整機製與實施問題.中國法學.1991,(6):85-92.

王彥超,新會計準則解析:相關性與可靠性的權衡.經濟管理.2009,(5):117-124.

王躍堂、孫錚、陳世敏,會計改革與會計信息質量.會計研究.2001,(7):16-26.

王躍堂、鍾蕾,美國會計準則製定模式的發展動向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外國經濟與管理.2003,(10):44-48.

(加)威廉·斯科特著,陳漢文譯,財務會計理論(第三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英)威廉·韋德著,徐炳等譯,行政法.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

魏成龍、張良悅,債務約束與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以鄭百文事件為例探討債權問題.中國城市金融.2001,(10):24-26.

魏明海、柳建華、劉峰,中國上市公司投資者保護研究報告(2006-2008).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無形資產價幾何,關聯交易為哪般——由最近幾起商標轉讓引發的思考.北京青年報,2000-11-18(10)。

吳光炳,轉型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戰略與實施.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

吳水澎、秦勉,論會計信息資源的配置機製——對會計信息公共物品論的反思.會計研究.2004,(5):3-7.

吳水澎,中國會計理論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吳文鋒、胡戈遊、吳衝鋒、芮萌,從長期業績看設置再發行“門檻”的必要性.管理世界.2005,(5):127-134.

吳文鋒、吳衝鋒、芮萌,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真的能降低股權資本成本嗎?經濟學(季刊).2007,(4):1201-1216.

吳占宇、商文,我國新會計審計準則體係正式建立有四大創新.上海證券報,2006-02-16(9)。

吳誌攀,股市是透明度最好、最有效率和法治化程度最高的市場.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五糧液:鐵公雞的歪心思.http://guba.eastmoney.com/look,000858,3007382458.html,2009-08-03.

伍中信,受托責任:會計學研究的永恒主題——楊時展教授的會計理論思想研究.財會通訊.2001,(3):6-7.

伍中信,張書邦,會計準則製定模式——交易費用理論的一種運用.財經科學.1997,(1):48-50.

夏冬林,會計信息有用性與市場監督——債務重組準則修訂的經驗數據.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項懷誠,深入貫徹《會計法》,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會計研究.2001,(7):3-6.

肖虹,我國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披露規範研究.會計研究.2000,(7):22-28.

謝百三,證券市場的國際比較:從國際比較看中國證券市場的根本性缺陷及其矯正(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謝百三,證券市場的國際比較:從國際比較看中國證券市場的根本性缺陷及其矯正(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謝德仁、樊鵬、盧婧,《債務重組》會計準則的修訂與盈餘管理:來自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管理學家(學術版).2008,(11):17-28.

謝德仁,會計規則製定權合約安排的範式與變遷——兼及會計準則性質的研究.會計研究.2007(9):23-29.

謝德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會計規則製定權合約安排.經濟研究.2000,(5):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