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述、戴德明,會計製度改革、盈餘穩健性與盈餘管理.會計研究.2009,(12):38-46.

毛新述,中國上市公司盈餘穩健性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潘立新,中國開放式會計監管初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漆江娜、羅佳,會計準則變遷對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影響研究——來自中國證券市場1993-2007的經驗證據.當代財經.2009,(5):103-109.

祁光華,證券監管的行政學分析.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4.

祁小偉、宋超群,中國A股市場18年(1990-2008),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齊芬霞、馬晨佳,基於新債務重組準則的盈餘管理實證研究.經濟問題.2009,(11):112-115.

邱學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信任度研究.財經論叢.2000,(3):54-58.

裘宗舜、韓洪靈、聶新軍,論製定會計準則的允當程序.財會通訊.2002,(5):3-6.

裘宗舜、吳清華,財務報告質量評估:一種整合的觀點.當代財經.2004,(2):107-111.

曲曉輝、邱月華,強製性製度變遷與盈餘穩健性——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會計研究.2007,(7):20-28.

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中國公司治理報告(2007):利益相關者與公司社會責任.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8.

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中國公司治理報告(2008):透明度與信息披露.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8.

邵穎波:股市的“公道”在哪裏?經濟觀察報,2001-10-08(D1)。

沈藝峰、許年行、楊熠,我國中小投資者法律保護曆史實踐的實證檢驗.經濟研究.2004,(9):90-100.

沈振宇,會計準則導向與上市公司利潤操縱.上海財經大學博士論文打印稿.2004.

(冰島)思拉恩·埃格特森著,吳經邦等譯,經濟行為與製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斯蒂芬·崔,法律、金融和路徑依賴:發展強大的證券市場,吳敬璉,比較(第26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

(美)斯蒂格勒著,潘振民譯,產業組織與政府管製.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孫莉,後金融危機時代投資者保護實施方式的轉變.財經科學.2010,(3):1-8.

孫永堯,論會計倫理人假設.經濟經緯.2006,(6):71-73.

湯雲為、陸建橋,論證券市場中的會計研究:發現與啟示.經濟研究.1998,(7):50-59.

湯雲為、錢逢勝,會計理論.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

唐睿明,會計準則製定的規製經濟學分析與啟示.財經問題研究.2005,(6):85-89.

陶曉慧、柳建華,會計穩健性、債務期限結構與債權人保護.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4):93-99.

田磊,年報話題:“高送轉”多起來.中國證券報.2003-3-4(16)。

瓦茨、齊默爾曼著,黃世忠等譯,實證會計理論.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0.

汪建熙,證券市場與會計行業的發展——中國最具發展前景的事業.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

汪煒、蔣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與資本成本.經濟研究.2004,(7):107-114.

汪祥耀,英國會計準則的演進與最新發展.財經論叢.2002,(2):56-61.

汪祥耀,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路徑選擇與政策建議.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汪毅慧、廖理、鄧小鐵,不對稱信息、交易成本與投資者保護:內地(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比較研究.金融研究.2003,(10):27-36.

王棣華、劉中華,研究會計目標的曆史回顧與啟示.廣西會計.1999,(6):21-22.

王國剛,中國股市磨難的政策選擇(上).經濟管理.2009,(1):7-16.

王海明,公正、平等與人道——社會治理的道德原則體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王華、張程睿,信息不對稱與IPO籌資成本——來自中國一級市場的經驗數據.經濟管理.2005,(6):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