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論語(2 / 3)

“微臣對西方的也不是太了解,一是聽原來先生說過一些,二是通過番商也了解一些。先說大食,唐朝時大食非常強大,曾經擊敗過高仙芝的軍隊。它叫黑衣大食,如今龜縮在巴格達附近,又叫阿撥斯王朝,雖強大,但遠不如昔。然後是一支遠征軍,跨越的距離有些遠,大約相當於我朝軍隊到蔥嶺西部河中地區那麼遠,打到歐洲大陸西南半島上,大食衰落後,建立了一個國家,又叫白衣大食。原來一度屬於唐朝屬地的波斯都督府與河中地區,則被突厥人與波斯人占領,建立了一個薩曼王朝,一度很強大,不過這時正在衰退中,北方又有一個突厥人興起的國家,叫喀喇汗國正在強勢崛起,轉向東方,就是西昌回鶻,甘州回鶻,我朝陝西。薩曼王朝西邊又有一個布韋希王朝。然後再到海峽兩邊與北非,”宋九怕趙匡義聽不懂,畫了一個不標準的亞非歐地圖。

“北方還有那麼廣大的區域?”趙匡義驚詫地問。

“是啊,在室韋與生女真北方還有許多土地,不過哪裏很寒冷,不適應人類居住,有人,但人類不是很多。文明地帶,東方以我國為首,次之天竺,中亞,西亞,歐洲,北非,中南非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國家,但哪裏很落後,甚至不及南海一些土著國家。微臣還是說這個大食,廣州大食番商主要就是來自這個國家,法蒂瑪王朝,國王叫穆儀茲,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多次派軍侵吞北非與西亞大片嶺土,建都開羅。因為尚綠,又叫綠衣大食。然後再往西,就是拜占庭王朝,曾派使與我唐朝來往過,另外再往西,那就是歐洲,唐人稱為西秦,實際國家更多,現在有德國,匈牙利,保加利亞,法蘭西,意大利,挪威,丹麥與基輔等強大的國家,此外還有許多小國與小公國。宗教同樣不一樣,主要是的伊斯蘭教與天主教,可這兩大教義裏也產生許多分岐,象我朝的挑筋教人所信仰的教義與屬於天主教一脈,不過在西方得不到很多人認可了。中南非更複雜,就象廣南西部地區一樣,沒有統一的信仰,沒有發達的文明,沒有強力的國家。甚至一個小部族也能自稱一國。”

“這就是世界?”

“還不能稱為世界,在南海深處還有許多大島,有的能與我朝相仿佛,有的是我朝兩倍以上,若是船足夠大,向東還有,不過若是船大到一定地步,足以抗拒風浪,再往東往東……二大王,便會出現一幕讓人驚詫的,那就是又駛到歐洲,非洲,再繞到天竺。”

“大地是圓的。”

“中的也。西方世界宗教有爭執,種族多,文明不同,大食衰退了,再不會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將他們統一起來,更不會對我朝產生威脅。除非物格學進步到將普通速度能提到一曰千裏的高速時代,也就是微臣所說的火車出現。我朝還沒有真正一統,一統後北方又有強大的契丹,因為唐朝內遷政策,西北大量的羌人與蕃人存在,離我們是那麼地近。說不定又能成為新的威脅。因此同樣我朝對回鶻與河中,更是鞭長莫及。”宋九說到這裏,盯著趙匡義。

趙大趙二都開始黜武重文,趙二做得更過火。

因此又說道:“我朝懲於唐朝之亂,對武將權利收縮,這也沒有多大爭議,但若是矯枉過正,我朝隻能成為一個重視內政,外交軍事懦弱的國度。契丹不誇富,但沒有一人敢小視。南唐再誇富,也不會有人將它當成強國。爭議之一,大食使者來,災民如何處置?二大王,大食少土多戈壁沙漠,試問他們沒有災害嗎?不怕災害,怕的是發生災害了,國家置若罔聞。災害發生正常,救災能力更是國力的一種表現。何必為一使而驅災民乎?”

先是廣南糧食運到密州。

若是從密州再運到京城,會很麻煩的。一是遠,幾百裏旱路,二是濟水到五丈河通航通力有限,船隻更小。

但不需要那樣,澶州,大名府,曹州等州府全部在京城東麵,直接撥到受災州縣,甚至讓災民自己登記在冊,一替國家運糧,運完糧食後,由他們自己肩挑人抬,或者推著小車子,將糧食推到家中。

一部分京西與陝西糧食,又直接運到鄭州孟州等處,江淮的糧食便就地供應宋州的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