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馬年快樂。
------------
宋九神情倒很正常。趙普想弄死自己,沒那麼容易。比如這個知和州,一旦自己知了,那就危險了。但趙普第一道關先得通過趙匡胤,當真趙大是昏君?
自己與姚恕是兩種姓質,他明顯是趙匡義的人,國家少一個姚恕問題也不要緊。因此同意趙普將姚恕銓選到澶州做了通判,甚至默視趙普派使將姚恕扔到黃河。這一套對付自己行嗎?當然,若真的知了和州,大軍在發,箭在弦上,後勤出現嚴重問題,自己死定了。可後麵還有一道關,那就是自己會不會接受詔命?
後蜀有一個大臣叫歐陽炯,素有才名,趙匡胤重用之,以其為翰林學士左散騎常侍,得到嶺南,趙匡胤以歐陽炯祭南海,因為其時天氣正是最熱的時候,歐陽炯聞之稱病不出,趙匡胤怒,罷職,以本官分司西京,以司農少卿李繼芳祭南海。象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
如果自己不奉詔,趙普派人將自己捆到和州去?
不怕不做官,就怕做官,一做官就要決策,一決策就會有爭議姓的決斷。就象姚恕那樣,疏忽稟報,趙普立即派人將姚恕往黃河裏扔。但自己不做官,趙普想對付自己,隻有兩條道路,一是開封府,那是不可能的。二是禦史台,能不能讓禦史台的官員隻從他的命令是兩回事,就是聽用了,這是趙匡胤眼皮底下,除非自己真犯有大錯,否則將會嚴重激怒趙匡胤。各州縣不提了,中書確實有權利管轄他們,但中書有權利管轄調動禦史台?那國家設言臣做什麼?
所以宋九哂然一笑,但還是拱手向符昭壽道了一聲謝。
這個通知也重要,代表著趙普真正開始準備向自己動手了。
符昭壽顯然也沒有當一回事,事不過三,皇上不可能聽任趙普摘掉這個屬於他的桃花,姐夫同樣不會坐視趙普扼殺這朵桃花。
於是接著說正事,道:“九郎,大食派使過來,使者正在密州,京東還有很多災民,不便讓他們觀之,再者,如何招待遠使,為此,朝臣發生爭議。陛下為難,問詢二大王,二大王對此不是太懂,你在廣州,與番子打過多次交道,二大王想問問你的意見。”
“我去開封府吧,”宋九站了起來道。
宋九慎重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中國古老的朝貢製度。
對它,宋九很不喜歡。
各國使者過來進貢,若真象南唐與吳越那種進貢,宋九也許很喜歡。關健不是,海外進貢來了,賜其錢帛,甚至教其技術文明,增加了友誼。但看一件事得看結果。首先是回賜製度,宋朝往往按照其貢物市價折算,多給其回賜。因此有許多番商冒充使者過來,將商品運到京城,連交易也省去了,關稅更是免收,一下子賣給宋朝。國家花了錢,得到大筆無用之物,實際“友誼”未得到,說不定還讓這些番商們罵傻冒。似乎宋朝最後逼迫著勒令各國不得派使來貢。宋朝結束後,明朝再來,鄭和下西洋後,達到了巔峰。然後就是傳播文明技術,好處真的很大……
“九郎,不要急,我來還有一件事。”
“你一道說吧。”
“就剩這一件事,三姐帶來一個鐲子給萬娘。”
宋九這個女兒在京城頗有名氣,一是那個十萬,十分轟動,二是萬娘長得漂亮,雖小,卻是一個小美人胎子,並且在潘憐兒督促下,教其女紅,還識不少字。
許多衙內跟著宋九後麵轉,咱們兩家訂親吧,宋九那會同意。
潘憐兒將女兒喊出來。
宋萬娘奶聲奶氣喊道:“符叔叔。”
“好一個小娘子,”符昭壽誇道,心中喜歡至極,將符氏送的玉鐲子套在萬娘手腕上,又從腰間將他那塊美玉摘下,佩在萬娘裙帶上。宋九以為符家是感謝,哪裏想到其中的內幕。但柴宗訓臨終前的遺囑,連趙匡義也不敢提。
宋九騎馬來到開封府。
趙匡義親熱地將宋九迎到偏廳。
宋九道:“二大王,微臣刻意為大食使者一事來的。”
“哦,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