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9章 癡纏之戀(1 / 2)

墨小妖在這一刻就想起了蔡少芬的故事。

墨小妖沒有追過星,也很少有什麼喜歡的明星CP,總覺得在娛樂圈這個紙醉金迷、光怪陸離的世界裏是不會有什麼深情真愛的。況且,又有那麼多“秀恩愛,死得快”的前車之鑒。但是,今年不同,張晉和蔡少芬這一對絕對是個例外。

2015年,曾經的港姐,TVB的當家花旦蔡少芬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炫夫狂魔”。她不論是出席品牌活動,還是參加綜藝節目,總是一副“大家好,我是張太蔡少芬。我老公最帥了,我老公什麼都會的”架勢,隨時隨地自動開啟瘋狂的“炫夫模式”。加上今年,張晉因動作電影《殺破狼2》裏,帥氣邪魅的監獄長一角走紅,無限恩愛虐狗的張晉蔡少芬CP開始越來越多地為人所知,為人喜歡。

表麵上,蔡少芬很愛老公,事事以老公優先,給足了張晉作為一個男人的麵子。但是如果你仔細地看他們夫妻參與的綜藝節目,你會發現張晉其實很疼愛老婆的,一般來說,蔡少芬的決定都是絕對擁護的。而且兩個人默契的隻要一個眼神交彙,就知道對方想要表達什麼了。

經常,明星過分地秀恩愛是會掉粉的,但這一對卻是越秀越火。我想,可能是因為他們臉上那種發自內心的笑和幸福感,在無形之中感染了大家。

然而,今天大家眼中的天造地設、郎才女貌的一對,當年卻非常不為人看好,情路走的十分艱辛。他們是2003年因拍攝電視劇《水月洞天》和《靈鏡傳奇》結緣,並建立戀愛關係的。

到了2007年底,蔡少芬親筆寫信,傳真給香港各大報社宣布婚訊,一石激起千層浪。勢利眼的香港媒體,從兩人結婚酒店偏遠、男方是個無名小輩、隻有堪稱窮酸的家庭等各方麵對他們的婚姻冷嘲暗諷,說武打替身出身的張晉,不論名氣、地位、財力,無一配得上眾所周知的美女,TVB當紅花旦蔡少芬的。2008年,兩人還是頂著各方壓力結婚了。但即使在婚後,張晉依然會時不時地遭到港媒的嘲諷,說他給不了蔡少芬闊太太的生活,說他靠老婆上位,等等。

2014年,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張晉憑借電影《一代宗師》拿到了最佳男配角,領獎時,他站在麥克風前真情告白:“以前很多人都說我這輩子都要靠老婆蔡少芬,沒錯,我一輩子的幸福都要靠她。”這個時候,蔡少芬在台下感動得落淚。看到那一段視頻的時候,我心裏想的卻是,雖然張晉是個武打替身出身的粗糙漢子,不代表這些年他沒有被流言傷害,但是因為愛,因為相守,他們兩個都挺過來了。

如今,結婚七年,他們依舊恩愛如初。蟄伏14年的張晉,也終因《殺破狼2》變身武打新星,新晉男神。在遭遇那麼多質疑的聲音之後,這一對終於被大家認可為“般配”的一對。

但是我想,在他們的心中,別人的認可與否應該根本沒那麼重要吧。重要的是他們彼此相愛,相知,相守。因為,在愛情的世界裏,對兩個人“般配與否”最有話語權的是當事人本身。

當我們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愛情時,最終也隻能得到一個世俗的答案。

很多時候,旁人能看到的隻是事情的表麵,隻是兩個人的身高、長相、學曆、經濟等外在條件是否匹配,而不是他們內心的交流和感受,更看不到他們給彼此的愛意和溫暖。所以,我們才看不懂那些“不般配”的愛情。可是大家都忘了,往往不般配的愛情,都有很深刻的原因,都有旁人看不懂的情深。那些所謂的不般配的蹩腳理由,都是旁人臆想出來的,並不是當事人真實的看法和感受。所以,還是少插手別人的愛情,少對別人的愛情指手畫腳比較好。

墨小妖忽然之間覺得她沒有必要再說什麼了,她相信,白若塵一定就像是蔡少芬愛張晉那樣愛豐如眉的吧。

白若塵卻覺得這樣的墨小妖不對勁兒,墨小妖就像是抑鬱者,抑鬱者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模式(或者說,是一種認知障礙,這種思維模式不進行重建,那麼無法徹底走出抑鬱症,總會覺得自己在泥沼中掙紮,卻怎麼也無法走出來。

這種思維模式叫做自我否定,抑鬱者擅長自我否定自己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與此相反的是,他們對自己的負麵情緒和負麵行為特別“寬容”。

比如說,假如他中了一百萬,本該高興,此時他卻會否定這件值得高興的事。他會想中了獎又有什麼用,獎金買不到快樂,又買不到幸福。

假如他做成了一件事,他會說,雖然看起來不錯,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或者壓製自己的喜悅,告訴自己不該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