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個男孩對她表白,她也會想,自己這麼沒用的人怎麼可能擁有幸福,肯定這份感情不能持久,而當男孩終於離開他時,她會苦笑,看吧,我早說了我不可能會擁有幸福的。
在同學聚會時,他會想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有什麼值得快樂的。
在戀愛時,他會想,快樂易逝。愛情本來就像煙火般,雖絢爛但易逝。那樣奮不顧身,不是太可笑麼。
她會下意識否定掉自己的積極情緒,反而對消極情緒很寬鬆。
而當她想走出這種狀態時,他又會下意識否定掉自己的積極的努力和行為。比如說:
當她想看書時,看了一兩頁就煩躁難耐,她會想,自己真沒用,這都堅持不下去,怪不得自己走不出這泥沼。
當她跑步,堅持了一兩天,因為某種原因而中斷時,她會說,自己果然沒毅力,看來自己注定一輩子這樣。
哪怕她堅持了很久很久,他也會想自己這麼久的努力都白費了,自己還是沒一直堅持下去。
也就是說,有抑鬱情緒的人,下意識擅長培養自己的挫敗感,而打擊自己的成就感。
所以,如果想徹底走出抑鬱症,必須徹底重建自己的思維模式。
也就是說,把人體的大腦看做一個精密的係統,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於抑鬱者來說,都是負反饋;而當抑鬱者努力掙紮時,他得到的是環境和他自己營造出來的挫敗感,而他不努力,則飽受抑鬱的痛苦。於是他自己一直在一種惡性循環當中掙紮。
換句話說,無論他們怎樣,負麵情緒總會日益增強。於是他們大腦終究會在負反饋當中徹底崩潰。
這裏就要引入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心理學觀點。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擅長歸因。
什麼叫做歸因呢?就是找原因。
有一句熟語叫做:不為失敗找理由,隻為成功找方法。
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擅長歸因。也就是為一件事的成敗找理由。
當一個人失敗了,他把原因歸咎為環境,認為是環境的錯;當他成功時,他把原因歸為自己,認為是自己牛逼。那麼他會逐漸獲得習得性樂觀。
當一個人成功了,他把原因歸咎為環境,認為是環境的因素;當他失敗時,他把原因歸為自己,認為是自己不行。那麼他會逐漸獲得習得性無助。
而抑鬱者一般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中的第二種。他們經常是零成就感。做成功了一件事,他們會歸因為環境,或者會努力壓製自己的喜悅,告訴自己不該驕傲。(雖然自謙是美德,但謙虛利於人際關係,對自己並沒有太大好處。適當自戀有益身心健康。)而一件事失敗了,他們會拚命指責自己,認為都是自己的錯,都是自己沒用。哪怕事情失敗的原因不在於他們自己。
於是呢,抑鬱者逐漸會充滿挫敗感和無助感。感覺自己在泥沼中陷入越來越深,無力掙紮。
所以,不恰當的歸因也是抑鬱症加重的一種因素之一,當你想指責自己,想清楚來,真的是你的錯嗎?抑鬱者習慣無論是不是自己的錯都歸咎為自己。
比如明明是抑鬱症帶來的錯,他們卻認為是自己給父母家人帶來傷害……這也是一種不恰當的歸因。
又比如他們不開心時,他們會歸因:認為是自己沒用,所以才一直走不出抑鬱。
他們遇到挫折時,總會傾向於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這些不恰當的歸因隻會讓你越陷越深。
白若塵忽然之間覺得這樣的墨小妖很危險,她現在有傾向於抑鬱症的前兆的狀態,若是引導的好,她會平穩的度過這個階段,若是沒有很好的引導,她就會渡不過去。
“小妖,我愛你,我永遠都不會離開你。”白若塵緩緩的說,其實他一邊說以便使用催眠術,因為他想知道墨小妖的心結在哪裏,想知道怎麼才能解開。
墨小妖的身子漸漸放鬆了下來,慢慢的平穩呼吸起來。
“你對她做了什麼?”梁武和王子卿兩個人同聲問。
“我隻是催眠了她而已,她現在情緒不穩定,我懷疑她可能是抑鬱症初期症狀。”白若塵緩緩的解釋完,將墨小妖橫抱起來,邁著優雅的步子,走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