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死去原知萬事空(2 / 3)

劉寧手下左世英、左世雄趁勢率領眾官軍衝鋒,將侯府的兵將亂砍亂殺,又有關小刀的寶刀和黃星的神箭助戰,一盞茶的功夫,侯府軍大敗潰逃。眾官軍直衝進閱兵樓裏,一通混殺,擋者披靡。劉歎山和劉小鷹勢均力敵,殺得難分難解,黃星站在一旁掠陣。劉歎山偷眼看到,道:“黃教頭,鎮南侯武功高強,手下猛將如雲,你快去相助劉節度攻打侯府。此處有我,足夠應付了。”黃星素知劉歎山武功高強,道:“好。”率領剩餘大內箭手,跟隨眾官軍繼續掩殺。

劉寧率一眾官軍攻到侯府內門時,卻見內門緊閉,侯府家將都上屋破敵。眾侯府家將有射箭的,有用屋瓦飛擊的,互相殺死數百人。劉寧下令眾軍放火,強力攻打。侯府四麵火起,外兵砍開內門殺進。眾侯府家將呐喊衝來阻擋,當先兩員猛將,一人手持鬼頭刀,一人手持鐵槍,力殺數十人,正是侯府“八大將”之二的劉任、劉意。左世雄接住劉任廝殺,關小刀接住劉意廝殺,交戰二三十合,左世雄擋不住劉任勇力,往後便退,劉意鬥不過關小刀,也往後退。雙方換對兒廝殺,劉任接戰關小刀,劉意則與左世雄戰成一團。

黃星隨眾軍繼續進攻,攻打到前麵大堂時,忽見左世英身上帶傷,率領敗殘官兵退出屋來。黃星道:“左將軍因何敗退?”左世英道:“屋內有數名殺手躲藏暗處,我未曾防備,誤中暗算,險些丟了性命。”黃星道:“宵小鼠輩有何懼哉,待我前去探看。”黃星指縫裏暗扣了四隻箭,剛進得大堂,隻見前方刀光閃閃,一道人影飛奔而來,後麵又傳來急勁風聲,顯然一前一後各有一人偷襲,且配合默契之至。黃星一聲冷笑,一箭射出,回身又射出一箭,兩箭不分先後,幾乎同一時間射出,隻聽到偷襲的兩人發出同一聲慘叫,胸口中箭,雙雙倒在地上。這時背後又傳來風聲,黃星迅急轉身,躲過飛擲來的標槍,一箭射倒擲槍之人,火急轉身,背後一個持劍的殺手,見偷襲不成,正欲飛逃進大堂的玉屏風後麵,早被黃星一箭射死。黃星四隻箭射盡,正在此時,一人手持雙斧,忽從梁上飛落下,那人迎麵擲出左手斧,飛身舉右手斧,向黃星頭頂劈落。黃星埋頭一蹲,躲過飛來斧頭,探手從腰間箭壺中取出一箭,揚手擲出,那箭如弓弦發射,射穿了撲前殺手的咽喉。就在黃星殺死了偷襲的五個殺手時,前後左右四方,忽現出四個躲藏的殺手,手持利刃,同一時間向黃星猛撲過來,其配合方位之巧妙,殺機把握之準確,簡直是天衣無縫。然而,令四個殺手無法想象的事情出現了,右手空空的黃星,忽然手上多出了四支利箭,並以連珠的方式一氣射出。當四個殺手撲到黃星跟前時,已被四支勁箭貫穿了咽喉,手上的武器還沒有攻出,卻全都成了毫無殺傷力的死物。鎮南侯蓄養的九大侯府殺手,暗殺過無數武功極高的好漢,卻在轉瞬間,變作了黃星的活靶,全死在神箭之下。

閱兵樓下,劉歎山大戰劉小鷹,已接近尾聲。劉小鷹武功本略遜於劉歎山,又牽掛著侯府安危,心中焦躁,漸處下風。劉歎山大占上風,更使出陰陽雙劍的劍法絕招“陰陽合璧”,隻見劍光大盛,空中一團劍光飛來。劉小鷹身陷險境,驚得魂飛魄散,急使出家傳鷹爪功的絕招,飛身空中,右鐵手相迎,左手鷹爪便去捉劍。劍光忽的一分為二,劍式暴漲,陰劍接住了劉小鷹的鐵手,劍身上生出強大的吸力,竟將劉小鷹的鐵手牢牢吸住,掙脫不開。劉小鷹頓時身形大失,左手的鷹爪攻勢也半途而廢。說時遲,那時快,陽劍從劍光中驀地閃現,向劉小鷹腰肋刺來。劉小鷹躲閃不及,慘叫一聲,被一劍刺穿腰肋。劉小鷹爪功絕招被破,大叫著從半空中落下,陰劍又閃電般劈到,早將劉小鷹人頭砍落,滴溜溜滾在地上。

內門裏,關小刀對戰劉任,明明占了優勢,不知為何卻接連敗退。左世雄對戰劉意,左世雄爭功心切,瘋狂猛攻,將劉意殺得步步後退,不知覺中,劉意竟向也在退後的關小刀背麵退去。要知道關小刀的後退卻是有意為之,等接近了距離,關小刀忽使出“拖刀背砍”之招,將猝不及防的劉意殺死。待劉任驚覺關小刀之謀,已為時過晚,左世雄趁機閃到劉任背後,和關小刀前後夾攻劉任。劉任雖勇,又怎擋得關小刀和左世雄的聯攻?又戰了十數合,劉任被關小刀砍斷手臂,被左世雄殺死。

黑夜裏,火光熊熊,鎮南侯府上空黑煙密布。府內的劉季鷹來回踱步,心裏焦急,道:“過了這許久,怎還不見劉銅的都衛軍和劉森的都騎軍前來救援?”侯府參謀劉鬆道:“侯府被四麵圍困,想是難以走透報信。”劉季鷹道:“就算沒人報信,難道劉銅、劉森看不到侯府的衝天火光嗎?”劉鬆道:“必是兩路援軍被別軍牽製,無法前來救援。”劉季鷹道:“依劉參謀之計,如今該當如何?”劉鬆道:“如今侯府兵銳氣已失,隻有劉侯親征,方能力挽狂瀾。”劉季鷹歎道:“想我為朝廷效力,滅除了黃巾賊軍,而今兔死狗烹,卻落得如此下場。”劉鬆道:“劉侯不必灰心,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隻要逃脫重圍,劉侯在川內聲威顯著,登高一呼,自然響應者雲集。就算真的造反,做個逍遙蜀王,又有何不可?”劉季鷹歎道:“可惜本侯淺見,誤以為皇帝軟弱昏庸,沒想到卻被那昏君暗算,落得今日慘局。”劉鬆道:“劉侯武藝高強,要脫出重圍又有何難?不如劉侯裝作府中小兵逃去,我留下堅守內府如何?”劉季鷹道:“大丈夫寧可站著死,不可跪著生。今日本侯若不能一舉殲敵,就戰死沙場好了。”

卻說都衛軍統領劉銅,聽得手下來報,望見鎮南侯府火起,急忙率都衛軍救援。剛行不遠,前方街道上一彪人馬阻路,當先一個豹頭環眼的黑大漢大喝道:“你等叛軍待哪裏走?雷飛在此。”聲如巨雷,眾軍皆驚。劉銅認得雷飛,心裏大驚,喝道:“雷飛,你不是被劉統領困在驚雷堡中嗎?怎麼突然在城裏造反?”雷飛道:“好糊塗的將軍。劉季鷹造反,鎮南侯府正被大內劉神捕和襄陽劉節度率軍攻打,我受命協助官軍阻截你都衛軍的援兵。劉將軍休執迷,快放下刀槍投降吧。”劉銅喝道:“休得胡說,你這反賊逃出都騎軍圍困,倒也有些本事。今日遇到我,算你倒黴吧。”手持雙鐵鞭,率都衛軍衝殺過來。雷飛道:“好個不知死活的東西,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死忌。”手持雙鐵錘,也衝殺過來。雷飛對劉銅,一對大鐵錘舞得呼呼風響,上三下四,左五右六,狂砸向劉銅。劉銅舞起雙鞭,運起鐵甲功十成功力,奮力招架。兩方大戰良久,劉銅兵少,都衛軍被官軍殺得屍橫大街,漸漸勢微,周圍全是官軍圍住。劉銅見大勢已去,鬥誌大跌,心裏慌亂,本事又不及雷飛,終被雷飛一錘打在頭盔上,腦漿迸裂而死。都衛軍殘兵被迫投降,都衛軍指揮所為雷飛占領。

鎮南侯內府,平叛軍大勝,大肆追殺侯府殘兵,左世英、左世雄二將爭功,勇猛衝殺在隊伍最前。左氏兄弟正所向披靡時,忽見前方一人施展大力鷹爪功,如一隻飛入小雞群的雄鷹,立殺數十官兵,正是鎮南侯劉季鷹。左世英、左世雄大喜,立即一左一右包抄上去,喝道:“劉季鷹,將你項上人頭留給我兩兄弟領賞吧。”劉季鷹冷笑一聲,道:“有本事就來拿。”身形動處,如一隻飛掠過來的雄鷹,頭下腳上,刷地左手探爪,如鐵鉤一般,已勾破了左世英的喉嚨。左世英悲聲慘叫,喉嚨處噴出如泉的血花。劉季鷹身形忽地竄起,象一隻捉住小雞後直飛空中的雄鷹,在空中一擰腰,卻滑翔到左世雄頭頂,右手探爪,又在左巨雄頭頂抓出五個血洞。左世雄頭頂腦漿、血漿齊出,倒地慘死。左氏兩兄弟要別人的命要不到,卻把自己的命送上。

劉季鷹如一隻飛翔雄鷹,不住在官兵隊裏起落,而每次落點均是官兵的頭頂,過處無不破頭穿喉,殺死者甚眾。眾官軍見劉季鷹象地獄鑽出的魔鬼,到處留下死亡的陰影,都驚恐萬狀地大叫,抱頭鼠竄,四散逃命。劉季鷹大殺四方,將心中的憤怒盡情渲瀉。正殺得興起,劉季鷹心底忽生出一絲從來沒有過的恐懼,仿佛散逃的官軍隊伍裏一直隱藏著一尊死神,而這尊死神已然出現,並將死亡的陰影投射眼前。那道陰影是一道刀氣,從官兵隊中瞬間迸發出來,如颶風刮起狂飆,撕裂了天地,撕裂了空氣,也撕裂了劉季鷹全身功力保護的身體。劉季鷹甚至沒有發出喊聲,兩段身體就跌落到地上,被刀氣一分兩斷,上半截身體的眼睛裏,瞳孔放大,眼睛已失去了生命的光華,臉上表情猶然帶著愕然和不信。劉季鷹在生命的最後一刹那,帶著痛苦的自嘲,嘲笑自己苦練了數十年絕頂鷹爪功,竟會被人一刀殺死。驀然出刀的人,正是手持“焚心刀”的關小刀,而關小刀使出了奪天地之造化的神來一刀後,整個人也似乎被“焚心刀”所焚,麵色蒼白,大汗淋漓,搖搖欲倒。

鎮南侯的勢力曾經就象獨立西南的一根擎天大柱,而隨著劉季鷹的死亡,這根擎天大柱終於傾倒了,鎮南侯的勢力也隨著鎮南侯府毀滅在熊熊大火之中。劉歎山和劉寧順利平叛,帶著劉季鷹父子的人頭,返京城述職。劉法正雖曾為劉季鷹心腹,但最後關頭改弦易幟,協助平叛有功,功過相抵,仍為成都知府。關小刀誅殺鎮南侯,立下大功,封官做了成都兵馬指揮使。雷飛平叛有功,也封官做了成都兵馬副指揮使。關小刀和雷飛統領兵馬,協助劉法正守衛成都。成都的驚天之變,也隨著鎮南侯劉季鷹的滅亡而落幕。

而峨嵋山金頂峰的驚天之變,也同樣落下了帷幕。年紀青率群猴救了金頂峰上殘存的佛道弟子和信徒,又在峨嵋山一線天打退了天地幫的進攻,獲得了暫時的和平。因年紀青生性喜歡自由,見唐生等不會再有危險,率群猴離去。佛道一眾,被天地幫無情殘殺,精英盡去,元氣大傷。餘下的佛道徒弟輩強壓悲傷,殮葬殉難者的屍體。唐生三人與峨嵋派原有交情,自然留下相助峨嵋派碩果僅存的彩雲女冠處理後事。因伏龍觀和白雲寺皆被天地幫燒毀,佛家弟子和眾香客都下山去了,道家弟子則被安置在鑽天坡上的仙雲觀內。一連數日,仙雲觀內頻傳山下異報:第一件大事是傳伏虎寺留守的天地幫頭目劉念被一醜老太婆殺死,並救走了關押在伏虎寺中的趙公明,囚禁在伏虎寺中的一眾武林豪傑趁機越獄,大敗天地幫;第二件事是傳天地幫主董橫行與護法白玉竹等人下得山來,見伏虎寺囚禁眾人已逃走,也告失蹤,下落不明;第三件事最為可怕,傳山下的峨眉縣忽發瘟疫,縣城中滯留的武林人物和城中居民大多染病,死傷者眾多。

瘟疫乃是事關民生的重事,雖有官府派的官醫治病,身在峨嵋山上的峨嵋派自然不能袖手。彩雲女冠原從白眉道人處學得一些醫術,故強壓師門慘變的心痛,下山救治病人。唐生三人自然也跟著下山,相助彩雲女冠救人。

峨眉縣城中的官醫雖能治病,卻不會治瘟疫,開得幾張醫治藥方,都不見效果,病死者每日增加。彩雲女冠查究病因,了解到瘟疫起源:原來是縣城郊外一個樵夫進山砍柴,無意中闖進了一個叫做“回頭穀”的人跡罕至的山穀,那地方是個無路可通的死地,裏麵堆滿了動物屍體和枯敗樹葉,穀內空氣不流通,形成了一種毒氣,即“山疹之氣”,也叫“瘴氣”。樵夫誤中了“瘴氣”,卻又挑柴進峨嵋縣城貨賣,故瘟疫一傳十,十傳百,最後滿縣城的人都多被傳染得病。

彩雲女冠查出病因,對疹下藥,卻仍然效果不大,畢竟瘟疫是一種高難病症,不是尋常醫術可以治得的。最糟糕的是,能治瘟疫有“西神醫”之稱的青城派掌門太上天師,卻在金頂峰上被董橫行逼死,尋醫無從,而病情,卻是拖不得的。眾人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唐生三人卻商量出一個辦法,就是神秘的高老莊就在峨嵋山附近,而莊裏多是多壽的老人,深懂養生延命之道,也許能治瘟疫也說不定。唐生三人原認得去高老莊的路,再去拜訪也不困難。守衛四關的仙子,也不為難唐生三人,順利放行。進得高老莊,果見莊中老人自在逍遙,無一得病,三人見狀大喜。唐生三人向莊頭高老大說明此行原因,詢問可有應對瘟疫之法。高老大說上三代峨嵋派曾有治瘟疫的藥方,一直保存在高老莊內。唐生三人求取藥方。高老大開出藥方,其餘藥都在尋常藥鋪可買,隻有其中一味名叫“血蘭”的主藥,較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