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雷堡被都騎軍圍困,因堡內戰略儲備充足,並不懼都騎軍包圍,而都騎軍因驚雷堡已成孤軍,也不急於強攻,兩方各占地利,按兵不動,尋找戰機。
這一天,都騎軍統領劉森正在大帳聚集眾偏將議事,左右來報,有大內神捕劉歎山奉朝廷欽命前來探營。劉森不敢怠慢,慌令接入。劉歎山帶著大內禁軍教頭黃星並三位身穿白衣的人,一行五人進得大帳。劉森道:“劉神捕既有朝廷欽命,應該去找鎮南侯和劉知府才對,卻來我軍營做什麼?”劉歎山麵色嚴肅,道:“請劉將軍屏退左右。”劉森命左右退下,隻留下兩員心腹偏將,道:“劉神捕有話請講。”劉歎山道:“今我奉聖上密命,特入蜀捉拿反賊。本捕素聞劉將軍忠義,故特來尋求協助。”劉森道:“我身為朝廷將官,捉拿反賊正是職責所在。隻是雷飛不過是個孤窮小寇,如何會驚動聖上?”劉歎山從懷裏取出聖旨,道:“都騎統領劉森接旨。”劉森慌忙拜倒地上,兩員心腹偏將也趕緊跪下。劉歎山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鎮南侯劉季鷹勾結瓦崗寨餘寇及竹聯幫亂黨,禍亂巴蜀,謀害朝廷將官,意圖不軌,其反形已現。欽命劉歎山為平叛觀察使,並襄陽節度使劉寧協助,率軍兩萬,將反賊劉季鷹誅除。觀察使到處,各地軍政官員均需協助,有不從或走漏風聲者,以反賊同黨論罪。欽此。”劉森聽罷大驚,道:“鎮南侯一向忠君愛國,平亂黃巾反軍更立下大功,此等空穴來風之事,必是朝中奸臣誣告,請劉神捕明斷。”劉歎山身後一位白衣人步出,喝道:“好大膽,朝廷聖旨也敢反駁,必是劉季鷹手下亂黨。來人,將這老賊拿下。”身後兩位身材高大的白衣人立即上前,將劉森左右兩膀強按住,動彈不得。跪倒地上的兩員心腹偏將大驚,喝道:“你們要做什麼?”正待站起救援劉森。黃星喝道:“妄動者就是亂黨,格殺勿論。”黃星神威凜凜,殺氣騰騰,兩員偏將嚇得不敢亂動。
劉森喝道:“你是何人?好大膽。連朝廷大將也敢動,還不放手。”白衣人冷笑道:“本官就是協助劉神捕平叛的襄陽節度使劉寧,拿住你的兩個人是本官帳下猛將左世英、左世雄,兩人均有萬夫不當之勇。本官此次親率2萬精兵入蜀,莫說捉你一員將官,就是捉你的主子鎮南侯劉季鷹又有何難?”劉森道:“我一向對朝廷赤膽忠心,又不曾謀反,你捉我做什麼?”劉寧道:“劉季鷹造反,你是他手下大將,便有同謀嫌疑。”劉森怒道:“好顛倒的道理,驚雷堡裏有反賊不捉,倒來捉我。”劉歎山道:“劉將軍息怒,我們既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劉將軍兵馬駐外,又不知鎮南侯反情,倘若我們城內平叛時,劉將軍率兵護主,則成了反賊一黨,反為不美。故本捕和劉節度才甘冒走漏風聲之險,前來對劉將軍說明原因。本捕素知劉將軍忠義,今朝廷聖旨已下,皇命難違,若劉將軍肯率兵協助捉拿反賊劉季鷹,既洗脫了嫌疑,又為朝廷立下大功,可謂兩全其美。”劉森搖頭道:“多謝劉神捕好意。隻是鎮南侯的罪名實是冤枉,本將若做出賣主求榮之舉,此非豬狗不如?”劉歎山道:“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啊!”劉寧道:“此等老頑固不必勸他,且將他監在營中。你兩員小將切不可走漏風聲,違令者斬。”帳中兩員劉森手下偏將齊齊應喏,哪敢聲張。
劉森被監押,劉寧奪了都騎軍的控製權,招集眾偏將入帳聽令。眾偏將見頭領更換,都知大變將起,心裏打鼓,怕做了被殃及的池魚。劉寧道:“你等眾軍不在軍營操練,卻在鳳凰山安營作什麼?”有偏將報道:“原來主公不知。今有驚雷堡叛黨雷飛,公然窩藏賊黨,又殺傷官差拒捕,故我等奉鎮南侯之命前來捉拿。”劉寧道:“既有土賊在此,那就先捉來殺了祭旗。”偏將報道:“雷飛凶猛無比,又有一蒙麵猛將協助,將我都騎軍先鋒將劉嚴殺死,500先鋒騎兵幾乎殺盡,再加驚雷堡憑借山險,恐不易捉拿。”劉歎山道:“本捕久聞劉森是川中名將,從無敗績,難道他竟拿不得反賊嗎?”偏將報道:“劉統領定下了圍困孤堡之計,隻待時日破敵。”劉歎山道:“雷飛竟有對抗劉季鷹的實力,看來驚雷堡不可小覷。若雷飛肯助我們平叛,倒是一個有用的棋子。”劉寧道:“雷飛那種對抗朝廷的逆賊,野性難馴,我們收來做什麼?”劉歎山道:“此一時彼一時。雷飛雖然凶橫,也是勢孤力窮,我們若此時收他,必然感激。況且他與鎮南侯有仇,而劉季鷹在巴蜀又勢大根深,我們雖然帶得些軍馬,終是外兵,原是要借助川中各方勢力的。”劉寧道:“劉神捕辦事滴水不漏,果然是大內第一神捕。隻是雷飛敢對抗鎮南侯,必然是殺人不眨眼的凶徒,劉神捕準備用何計收伏雷飛呢?”劉歎山道:“雷飛掙下驚雷堡這偌大家業,必不是平凡之輩。我決定親自去驚雷堡走一趟,用計說他。”劉寧道:“劉神捕準備帶多少兵馬進堡?”劉歎山道:“若帶兵馬,雷飛必疑心捉他,如何還能心服?本捕隻帶黃教頭隨行,應該足夠。”劉寧道:“本官素知黃教頭箭法如神,有萬夫難敵之勇,但是就憑你兩人,未免托大了點吧?”黃星道:“劉節度放心,有老夫護持劉神捕,再加劉神捕素來機警,料此去必無差池。”劉寧道:“賊黨凶狠,光你兩人深入虎穴,恐怕凶多吉少。”劉歎山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劉寧見二人意絕,再不多言。
劉歎山和黃星兩人,步行上山。守門堡丁急入通報。雷飛久仰二人大名,又見未帶官軍,故迎二人進堡詳談。過了一個時辰,就在軍營中的劉寧坐立不安之時,劉歎山和黃星滿麵春風地回來了,一並帶回的還有驚喜:驚雷堡歸降,新收得兩員猛將雷飛和關小刀,並堡內200騎兵,300步兵,願意協助官軍平叛。——原來驚雷堡的200匹馬,正是北宮家遺失的戰馬,是雷飛從管廢的匪軍手中搶來,有了這些馬,驚雷堡的勢力得到了加強,獲得對抗官兵的本錢。而率領200騎軍攻擊劉嚴騎兵隊的蒙麵大漢,正是失蹤已久的關小刀。關小刀殺傷鎮南小侯劉小鷹後,拜訪驚雷堡,與雷飛一見如故,結為異姓兄弟。因風聲緊,關防嚴,雷飛恐關小刀出外被捉,故一直將關小刀收藏在驚雷堡中。後來管家雷翼走透風聲,張捕頭因毒蠍而懷疑西門幽躲藏在堡內,前來揖捕,而雷飛卻誤以為官差來捉拿關小刀,故冒死對抗。
那麼,襄陽節度使劉寧和大內神捕劉歎山,如何會突然出現在成都外北的鳳凰山呢?原來,早在鎮南侯劉季鷹報告欲招降漢中的瓦崗寨秦向前餘部,卻一直沒有下文後,漸漸引起了朝廷的懷疑。後來太子太傅賈似儒打聽得其中曲折,密奏皇帝:“成都節度使劉季鷹接連瓦崗軍賊黨,必有反意。乞陛下立發兵馬,剿除叛黨。”皇帝心中存疑,暗裏派人調查,因護國公賈似道的包庇,調查沒有結果。後來峨嵋天書出現,各方勢力競相入蜀爭奪,鎮南侯也欲奪取天書,故明裏派劉懷、劉念並500官兵助趙公明守關,暗裏命竹聯幫幫主魏虛竹奪書。誰知魏虛竹卻是天地幫幫主董橫行的徒弟,雖然明裏助鎮南侯奪書,暗裏卻為天地幫效力,故竹聯幫趁機胡為,截殺各路英雄,敗壞鎮南侯名頭,為鎮南侯四處樹敵。竹聯幫所作做為,果然使鎮南侯招至四麵楚歌。首先平東王密奏,言鎮南侯劉季鷹暗裏勾結江湖勢力竹聯幫殺害六員朝廷大將,即“江南六怪”,必有反意。又接掃北大元帥朱令公密奏,言帳下四員大將,即“黃河四凶”,被竹聯幫所殺,為鎮南侯暗裏包庇,其心不軌。就連征西將軍李無敵和護國公賈似道,也因李軒城和賈雨寒被阻伏虎寺關卡,心懷不滿,卻不知守關之將劉念是天地幫布的暗子,故意從中作梗。皇帝本欲削弱五位朝廷大員的勢力,見此天賜良機,正好落井下石,立傳密旨,令信任的大內神捕劉歎山和禁軍教頭黃星主持平叛之事,並督促襄陽節度使劉寧領兵協助,合力剿滅劉季鷹亂黨。
襄陽節度使劉寧接得密旨兵符,即往校場點得雄兵兩萬,又按劉歎山計策,仿三國時期吳將呂蒙的“白衣渡江”之計,選得快船六十隻,選會水的化裝成商人,都穿白衣,在船上搖櫓,精兵卻埋伏在船底的暗艙中,準備奇襲成都。眾商船沿長江逆流而上,曉航夜泊,星落鳥飛,一路上騙過了劉季鷹沿江的駐防哨所,直入川中,無人知覺。不覺已近成都。劉寧兵馬,離成都五十裏的深山裏下了營寨,隱伏停當。探聽得成都都騎軍在鳳凰山駐紮,為免入城平叛時橫生枝節,故先依劉歎山之計,探營取下劉森這一支軍,沒想到卻更得了雷飛和關小刀的助力。
劉寧接管了城外的這支軍隊,又利用軍隊裏的將官暗裏控製了成都都騎軍。劉歎山和黃星立即持金牌密旨下到成都知府劉法正私衙,說知朝廷密命,叫劉知府提兵相助。這種聖上欽定的叛亂,牽連進去就是誅九族的大事,劉法正雖得劉季鷹厚待,也隻得改變了陣營,投入朝廷一方。都騎軍數名將官潛進城中,半夜偷開成都北門。天尚未明,眾平叛官軍進城,雷飛率一支軍去成都都衛軍指揮所,阻截劉銅的都衛軍援救,其餘平叛眾軍,則把鎮南侯府團團圍住,水泄不通。
那晚,劉季鷹正中府裏熟睡,夢見自己變作雄鷹,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俯視大地,十分得意,忽一脅生雙翅的白色猛虎,從遠處急飛而來,張口便咬自己翅膀,翅膀又恢複成臂膀,劉季鷹從空中墜落,更發出轟地一聲巨響。劉季鷹從惡夢中驚醒,渾身大汗淋漓,手臂隱隱作痛,又聽得接連兩聲炮響,金鼓齊鳴,府外人聲鼎沸。劉季鷹急令人探時,喊聲大震,四麵八方,無數兵到。劉季鷹畢竟經曆過戰場生死,雖驚不亂,急派人去通報成都都衛、都騎兩軍前來救應,又暗中布置,令關上侯府內門。
卻說劉歎山和黃星、關小刀,劉寧和左世英、左世雄率領眾軍攻打鎮南侯府,強破開侯府大門,攻入侯府中,侯府眾府兵湧出接戰。劉歎山喝道:“本官是大內總捕頭劉歎山,特奉旨與襄陽節度使劉寧並大內禁軍教頭黃星率軍平叛。有協助平叛者重賞,妄想反抗者一律斬首。”亂軍之中,侯府兵不知真實,隻顧抵擋頑抗。劉歎山手持陰陽雙劍,當先衝殺。關小刀手中寶刀舞起,如砍瓜切菜一般,殺得侯府兵哭爹叫娘,如入無人之境。黃星率30大內神箭手,隻顧放箭,侯府兵無不應弦而倒。劉寧手下的兩員大將左世英和左世雄也極其勇猛,率官軍隨後掩殺,殺得侯府兵大敗虧輸。侯府兵發聲喊,四散逃命,如潮水般向府內退去。
眾官兵勢如破竹,層層直進,攻到了侯府私設的練兵場中。卻見練兵場空曠無人,劉小鷹氣定神閑,傲立在另一端的閱兵樓下。眾官軍呐喊著向前衝殺,聽見劉小鷹一聲長嘯,呼喇喇一片響聲,背後閱兵樓裏衝出無數手執火把和各式兵刃的侯府兵將,氣勢雄壯,呐喊助威。襄陽節度使劉寧手一舉,喝道:“襄陽節度使在此,給我拿下叛黨。”左世英、左世雄兩兄弟當先率眾官軍奮勇衝鋒。劉小鷹見眾官軍逼近,手一指,暗伏在屋脊上的侯府弓箭手見信號發出,萬箭齊發,如飛蝗密雨,向廣場上的官兵隊伍傾瀉過來,衝在最前麵的幾排平叛官軍都被射倒。左氏兄弟抵擋不住,隻得撤身後退,眾官兵發聲喊,也跟著退到廣場這端箭射不到之處。
劉小鷹冷笑道:“在我侯府神射手麵前,襄陽兵不過是一群窩囊廢罷了。”劉寧喝道:“好反賊,在大內禁軍箭法總教頭麵前,也敢誇耀箭法。”劉小鷹麵色一變,道:“什麼?”卻見黃星排眾而出,大步踏前,喝道:“來而不往非禮也。眾箭手聽令,讓反賊見識見識什麼是真正的箭法。”黃星身後的三十名大內箭手步出,齊聲應道:“好。”黃星手一舉,三十大內箭手弓箭上弦,動作整齊迅快,三十人如一人,作好了瞄準準備。黃星舉起的手一按,一排弓箭齊齊射出,如天上下起箭雨,向閱兵樓的屋頂上傾瀉而下。要知道大內箭手都是從各軍中選出的箭手中再精選出的頂尖射手,可說是千裏挑一,箭法十分精通,用的又都是強弓,比尋常弓箭射程遠出許多。隻聽對麵屋脊上慘叫聲聲,翻跟鬥接連落下數十名埋伏的侯府箭手,果然是箭無虛發。屋頂埋伏的侯府箭陣頓時大亂,傳來一片驚呼聲。
黃星冷靜而沉著,下令道:“步步為營。”隻見三十大內弓箭手自動分作前後兩排,每排十五名。第一排大內箭手前行五步,停住,射出手中箭。換第二排再前走五步,停住,又射出手中箭。兩排大內箭手輪番攻擊,又遠在對方射程之外,將屋頂上埋伏的侯府箭手射得幾無還箭之力。很快,三十大內箭手已衝到侯府箭手射程之內,侯府箭手死傷大半,回射出稀稀落落數箭,殺傷力大減。而屋頂上每射出一箭,大內箭手皆從容躲過,並回射一箭,屋頂立即就有侯府箭手慘叫滾落,完全是一邊倒的對射。眾官軍見大內箭手得勝,大聲歡呼,也隨著大內箭手的進攻,慢慢向前推進。
待大內箭手攻到閱兵樓前,屋頂上的侯府箭手幾乎喪盡。劉小鷹怒喝道:“可惡。”飛身而起,如展翅的雄鷹,向第一排大內箭手撲來,身後的侯府兵將也呐喊著隨後衝殺。大內箭手都有射雁的本領,不慌不忙,箭如雨發,又勁又狠,向身處空中的劉小鷹射出。劉小鷹的右前臂雖殘,卻裝有一隻鐵製假手,箭頭難入。劉小鷹掄圓鐵手護身,潑水難進,早將射來的亂箭撥落一地。劉小鷹衝勢驚人,換上的第二排大內箭手還沒來得及出箭,劉小鷹已衝進眾箭手的隊列裏,左鷹爪,右鐵手,上下左右翻飛,隻見血肉四濺,慘叫連聲,立殺十數名大內箭手。第一排大內箭手雖然勇悍,也被劉小鷹殺得心寒,紛紛向後趨避。劉小鷹殺得性起,正欲尋黃星解氣,忽眼前劍光閃閃,殺氣森寒,卻是神捕劉歎山手持陰陽雙劍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