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皇宮內,幾個人正慌作一團,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眾多官員們麵麵相覷,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些許難以掩飾的驚慌失措之色。他們的眼神飄忽不定,不敢直視前方那高高在上、端坐在龍椅之中的人。
此刻,那位居於高位之人正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俯視著這些臣子。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似乎能夠洞悉每一個人的心思。而那些平日裏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文縐縐地引經據典的大臣們,如今卻全然失去了往日的從容與淡定,更別提那副自以為是的高傲架子了。有的官員雙手不自覺地顫抖著,額頭上甚至冒出了細密的汗珠;有的則嘴唇緊閉,臉色蒼白如紙,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說錯話引來殺身之禍。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唯有偶爾傳來的輕微咳嗽聲和吞咽口水的聲音打破這令人窒息的沉默。
二皇子被俘虜對他們的打擊還是很大的,唐奕直覺對的好笑,大殿上,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倒是什麼計策都有。
唐奕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大臣們頓時噤若寒蟬。他緩緩開口道:“朕知道諸位愛卿憂心二皇子被俘之事,但此刻亂成一團又有何用?”大臣們麵麵相覷,不知皇上心中所想。
這時,站在一旁的安永侯出列說道:“陛下,臣願率精兵前去營救二皇子。”唐奕微微搖頭:“將軍莫急,朕以為當務之急並非出兵。那敵國抓了二皇子卻並未傳來任何要挾之言,此事頗為蹊蹺。”
眾大臣聽後紛紛點頭。唐奕接著說:“朕猜他們意在試探我國虛實,倘若此時我們匆忙出兵,反倒中了他們下懷。朕決定先派使者前去交涉,探清對方意圖再說。”
隨後,唐奕欽點了一位能言善辯的臣子為使者。使者領命而去,朝堂上的氣氛這才稍稍緩和。
下了朝,安永侯和大皇子唐墨勳應召入尚書房,進了尚書房,唐奕坐在書桌後的椅子上,眼神冷淡地看向二人。半晌,唐奕開口道:“朕叫你們前來,是想問問你們對於二皇子被俘一事的看法。”安永侯恭敬地答道:“陛下聖明,按陛下今日朝堂所言,此舉確實需謹慎對待。”唐墨勳卻上前一步,行禮後說道:“父皇,兒臣認為不可過於示弱。雖不宜倉促出兵,但也應暗中調兵遣將做好準備。”唐奕冷哼一聲:“你倒是積極,之前慫恿老二出兵的是不是你?”唐墨勳忙跪下磕頭:“兒臣知錯,兒臣隻是想為父皇分憂,未曾料到會如此結果。”唐奕目光如炬:“你心思深沉,莫要以為朕不知。如今這局勢微妙,你若再有異動,休怪朕不念父子之情。”唐墨勳額頭冷汗直冒:“兒臣絕無此心,定全力配合父皇決策。”安永侯在一旁默默不語,心中暗歎皇家事複雜難測。唐奕揉了揉太陽穴:“退下吧,你們且記住朕的話。”二人稱是,退出尚書房後,各自懷著不同心思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