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 章 查抄胡庸(1 / 1)

向榮揉了揉太陽穴,嗬斥道:“夠了!朝堂之上豈容這般喧嘩。”眾人頓時安靜下來。向芸手持奏章,再次叩拜,“陛下,臣句句屬實,絕無誣陷。要說起這胡庸啊,那可真是膽大包天、罪大惡極!他竟然明目張膽地貪汙公款,將本應用於國家建設和百姓福祉的錢財據為己有。這些公款原本可以修築道路、改善水利設施,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但都被他貪婪的雙手給吞噬了。

他還在暗地裏勾結朋黨,拉幫結派,形成自己的勢力團體。他們相互包庇、互相利用,沆瀣一氣,完全不顧及國家利益和朝廷綱紀。這種結黨營私的行為嚴重破壞了政治生態,使得朝堂之上烏煙瘴氣,正義之士難以發聲。

胡庸及其同黨的所作所為已經對整個社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他們侵蝕著國家的根基,動搖著政權的穩定。若不加以嚴懲,後果不堪設想。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民不聊生。陛下必須盡快揭露並鏟除這個毒瘤,還天下一個清明。”胡庸也急忙伏地,“陛下明察,此乃向芸汙蔑老臣,老臣一心為國,絕無此事。”皇帝看向身邊的禦史大夫,“卿家以為如何?”禦史大夫出列說道:“陛下,平陽公主向芸一向剛正不阿,若無證物不會貿然彈劾。但平章政事胡庸也多年效力朝廷,此事需詳查。”皇帝微微點頭,“朕命大理寺少卿徹查此案,在此期間,胡庸暫卸官職,居家待審,向芸不得再行糾纏。”向芸雖心有不甘,但君命難違,隻得應下。然而此時的胡庸,正緊緊地咬著牙關,那因憤怒而微微顫抖的嘴唇透露出他內心洶湧澎湃的情緒。他那雙原本就不大的眼睛此刻更是眯成了一條縫,其中閃爍著怨毒與憤恨的光芒,直直地盯著不遠處的向芸。

胡庸的心中像是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這團火越燒越旺,幾乎將他整個人都吞噬殆盡。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究竟哪裏得罪了這個女人,竟然讓她如此對待自己。一想到這裏,他對向芸的怨恨便又增添了幾分,甚至已經開始謀劃起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來狠狠地報複她一番,好出一口惡氣。

向芸腳步匆匆地回到府上之後,心中暗自思忖著:那胡庸絕非等閑之輩,此次得罪了他,恐怕他絕不會輕易罷休。她坐在閨房之中,眉頭緊蹙,憂心忡忡。想起胡庸平日裏的種種作為以及他背後錯綜複雜的勢力關係網,向芸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骨上升起。然而,事已至此,後悔也無濟於事,當務之急是要想出應對之策來化解這場危機。她一麵安排府內加強防衛,一麵派人悄悄搜集更多胡庸犯罪的證據。數日後,胡庸果然有所行動。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采取一種不光彩但卻可能有效的手段來獲取關於芸府的重要情報。於是,他四處打聽、暗中尋覓,終於找到了芸府中的一個小廝,並通過各種威逼利誘和金錢誘惑等方式,成功地將這個小廝收買下來。從此以後,這個被買通的小廝便成為了他安插在芸府內部的眼線,源源不斷地為他傳遞著各種消息和機密。得知向芸每晚都會在書房獨處一段時間。於是,他派出死士趁著夜色潛入向府。然而,向芸早有防備,周圍暗伏的侍衛一擁而上。經過一番激戰之後,死士們死傷大半,剩下的幾人見狀不妙,欲逃走卻被生擒。經過一番嚴厲而細致的審問,起初這些人還咬緊牙關、三緘其口,但在審訊人員巧妙地運用各種心理戰術和證據麵前,他們的防線逐漸被攻破。最終,這些人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紛紛竹筒倒豆子般將所知道的一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令人震驚的是,根據他們的供述,這起事件背後真正的主使者竟然是那個平日裏看似道貌岸然的胡庸!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難以置信。向芸帶著證人與新證據進宮麵聖。皇帝聽聞大怒,即刻下令將胡庸打入大牢,抄沒家產,並株連九族以儆效尤。向芸經此一役,名聲更盛。朝中官員皆知她清正廉明且聰慧過人,不敢輕易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