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很小,由北向南隻有一條街,這也是這個小縣城唯一的一條街道。它沿著一條主幹道——石溪路發展起來,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充滿著獨特的魅力和生活氣息。大家戲稱:“華鎣九十一條街,七十二條河”。這句話中的“九十”其實是“就是”的諧音,而“七十二”則是“兩條”的誇張說法。也就是說,整個縣城就隻有一條街和兩條河。不過,這種簡單的街道格局一直持續到二十一世紀初才有了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縣城開始逐漸擴大,新的道路、橋梁和建築紛紛湧現。如今的縣城已經不再局限於原來的那條老街,而是擁有了更多的街道和區域,形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模樣。
王水生在這座城市已經工作了將近三十年之久,然而直到今天,他才有機會第一次如此認真地審視這個他記憶中的城市原貌。他漫步在濱河東路上,兩旁矗立著一排排低矮的建築,最高的也不過六七層樓而已。但這些建築無一例外都散發著嶄新的氣息,仿佛剛剛建成不久。事實上,這座城市在1983年才完成撤縣設區,正式成為一個新興的市區。因此,隨著新行政機構的組建,對各種基礎設施和辦公場所的需求急劇增加,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建築工地正在緊張施工之中。
盡管城市規模相對較小,但王水生並沒有感到絲毫的失望或沮喪。相反,他感受到了一種蓬勃發展的活力和希望。他不禁開始想象起羊城和深圳那些更為發達的地區將會呈現出怎樣壯觀的景象。或許那裏的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或許那裏的人們生活節奏更快,機遇更多。然而,對於王水生來說,這座小小的縣城同樣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他相信隻要努力奮鬥,無論是在這裏還是其他地方,都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成就。
從汽車站到人民市場隻有兩三裏路,十多分鍾就到了。王水生見到了女人的丈夫,個子不高,人也很瘦,但從他那偶爾閃爍的目光可以看出,這個男人絕對是個精明的角色。女人一見麵就開始抱怨男人沒有陪她一起回娘家,導致她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孩子。然後,她向男人介紹了王水生。男人迅速接過孩子,熱情地和王水生打招呼,並邀請他們進屋坐。女人從裏屋端出一杯熱茶遞給王水生,隨後又開始嘮叨起因為生二胎而導致男人被開除的事情。
王水生聽著也不說話,心中暗自思忖道:或許在多年以後,他們才會明白並感激領導幫助男人堅定決心提前投身商海。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階段,許多人並非自願下海經商。有些人可能因為在單位工作不如意而選擇離開,還有些人則是被單位開除後不得不另尋出路。畢竟,當時沒有人能夠預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更不可能輕易放棄穩定的“鐵飯碗”,冒險進入充滿不確定性的新領域。即使個人有這樣的想法,他們的家人又怎麼會同意呢?然而,正是這些敢於嚐試、勇於挑戰的人們,率先抓住了時代的機遇,挖掘到了改革開放的第一桶金。當其他人看到曾經在單位默默無聞甚至處境艱難的人突然暴富時,內心難免感到羨慕和嫉妒。他們會想,如果那些不如自己的人都能成功,那自己為什麼不行呢?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效仿,紛紛投身商海,追逐財富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