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專業:計算機類專業。
5、環境工程師
人類不斷進步的同時,對地球資源的開發也在過度進行,保護環境刻不容緩。資源的合理運用、環境的測評規劃成為全人類重視的話題,這就促使了環境工程師這項職業的崛起。環境工程師是通過構想,設計、管理,監督各類與改善公眾衛生、環境、天然資源運用、自然保育等有關的工程的人員。環境工程師分為3類,包括:第一類是環境技術類,從事這類工作的環境工程師有工藝工程師、環保施工工程師、調試工程師及環境監測員;第二類是環境谘詢和管理類,這一類的環境工程師有環評工程師、環境健康安全工程師、質量認證工程師、環境規劃員及環境管理員;第三類是環保產品銷售類。
我們在學校學習的內容是較為籠統概括的,要成為專業的環境工程師還需要再進行培訓,參加環保工程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資格證。由於環境工程師在我國屬於新興職業,要求專業度也頗高,這就造成了我國在環境工程師方麵存在很大的缺口,需要大量人才填補,薪酬方麵也頗為豐厚。
對應專業:環境工程等。
6、精算師
精算師算是近幾年保持著人才高需求不變的職業之一,精算師是一種處理金融風險的商業性職業。精算師需要在數學、統計、財務、組織及分析方麵具有廣泛的技能,人們對這項行業的傳統理解是精算師一般供職於各大保險公司,而現在精算師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凡是需要處理風險的領域,精算師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要成為一個精算師需要經過相當苛刻的等級考試,這也是精算師人才極為緊缺的原因,同時精算師行業不分國界,在發達國家對精算師的需求更高,薪酬也豐厚。
隨著國際企業進入中國開拓市場以及國內企業的需求,精算師在國內越發地炙手可熱,目前精算師在發達國家的平均年薪為10萬美元左右,國內目前月薪也在1萬元以上。並據預測,未來幾年精算師年收入應在15萬元左右。
對應專業:這類職業要求全麵型複合人才,需要考取國際精算師資格證書,在本科階段選擇數學、金融、法律類等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專業,考取資格證書時更具優勢。
7、非臨床醫學
醫學專業的熱門在此無須多說,大家都已知曉,也是由於太過熱門,導致現在臨床醫學的就業越來越嚴峻,眾多該專業的畢業生不得不在5年的苦讀後繼續深造,但也並不一定能扭轉競爭激烈的局麵。本書提到的醫師並非臨床醫學,而是選擇專業較少,需求卻逐步增大的麻醉學、口腔醫學等醫師職業。
拿口腔醫學作例,現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關注牙齒的保健與美化,無論是明星藝人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希望自己有一口健康、整齊、潔白的牙齒,部分人群除了醫療需求外還有美容需求,鑲牙、美白牙齒、牙齒整形普遍起來。伴隨著需求的增多,牙醫的缺口也在增大,排隊預約看牙已是常事,發達國家平均2000~3000人擁有1個牙醫,但在中國卻不一樣,發達城市也僅是20000人擁有1個牙醫。各大醫院對牙醫的需求在增大,有經驗的牙醫也開始自立門戶,年收入20~30萬元已不是無妄之談。
8、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是指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經濟發展,市場體係的完善及各企業的崛起,企業對擁有高能力的注冊會計師的需求也逐漸加大。
現今國內會計並不少,但注冊會計師卻很少,就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程度和速度來看,國內企業對注冊會計師的需求人數超過30萬,但實際具備從業資格的隻有8萬人左右,其中被國際認可的不足15%,造成資深注冊會計師幹金難覓的情況。不僅是現在,未來幾年注冊會計師仍是稀缺人才,高報酬也成了必然。優秀的會計師即使無經驗的應屆生月薪也在5000至7000元,除基本工資外,豐厚的獎金使得其年薪超過10萬元,而富有經驗的資深會計師普遍入股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收入甚是可觀。
對應專業:會計、統計數學專業等。
五、就業困難專業
既然有緊缺,就會有膨脹。分析了以上諸多熱門的職業,那麼在這裏我還要簡單列舉幾類人們眼中就業普遍困難的職業,讓我們也來看看哪些是眾人眼中的就業困難戶,該如何翻身。
1、計算機專業
在步入2000年後,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呈直線上升,人才的需求使應考學生中選擇此專業的人也隨之越來越多,當時此專業的熱門程度導致前來各大高校計算機專業報名谘詢的人絡繹不絕,每位考生也為考上這個專業擠破了頭。可由於當初眾考生和家長的盲目跟風,在沒有分析自我優勢和市場需求的情形下,直接導致了市場的供大於求,多數應屆畢業生求職無門,使這門專業在人們心中和難就業畫上了等號,最終就職與夢想中的IT精英相差甚遠。
可對IT精英的需求仍存在缺口,高級計算機應用類工程師還處於缺乏狀態。這說明,需求仍然存在,但對人才質量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生存於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若隻靠學校學習的基礎知識而不去精進,就希望市場接受你並視你為香餑餑,那麼結果我想隻能讓你失望。
2、會計專業
會計這個行業一直是人們眼中的鐵飯碗,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專業越來越熱門,一批批應屆畢業生湧入市場,過多的人才與尚處發展階段的市場造成了會計專業的就業困難。早在10年前就有統計數據表明,會計人才已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麵,可麵對競爭如此激烈的就業情況,仍有大批考生投報該相關專業。這也是由於注冊會計師愈發受業界歡迎,出現了人才缺口,導致考生帶著對職業的無限憧憬踏入了這個專業,然而畢業後取得資格認證的學生卻少之又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普通財務人員的供給越來越多,高級財務人員的缺口卻越來越大。現階段高級財務人員大多來自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或其他國家或地區。
注冊會計師的資格證書並不容易得到,目前國內對於此類考試的培訓也尚未完善,教授水平良莠不齊,間接導致了取得資格證書的成功率較低。同時,這也是一個進階性的考試,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實踐,可現今大部分的大學生們習慣了臨時抱佛腳,在即將麵臨就業問題時才開始著手準備考取相關證書,參加社會實踐,如此一來,麵對注冊會計師的高標準,學生們自然會招架不住。
另外,美國、歐洲國家和中國的會計標準、製度都不一樣,所以在境外上市的公司錄用國內培養的會計師的可能性很低。即使是沒上市的大公司為了與國際接軌,也喜歡聘用境外或海歸會計師,於是國內會計師的就業範圍就更加狹窄了。
3、設計、動畫專業
學習設計、動畫這類專業的屬於藝術生,隻要專業課分數過了報考學校的分數線就可以上,對文化分要求頗低,所以在考生中刮起了一陣報考風潮。這個風潮使藝術類學生人數不斷高漲,使得設計人才膨脹,就業難也就逐漸和這類專業畫上了等號。畢業後的此類專業學生踏入社會後才發現,市場情況和自己所想象的大有出入,部分藝術生又存在著技術有限、夢想無限的情況。
由於高考前的雙重壓力使許多藝術生在步入大學校園後開始過度放鬆,不專注於專業課、文化課的學習,導致畢業後技術欠缺、理論空泛,作品寥寥無幾。據我所知,學習設計、動畫類的同學中有不少人都因求職無門而無奈選擇了轉行,從事與所學無關的職業。“當初的夢想化為泡影,麵對的隻是一片灰色的世界和機械的工作。”一位曾懷有遠大理想的動畫係男生如是說。
設計、動畫類專業統屬創意行業,要求學生具備藝術基礎和創意思維。電腦軟件容易學會,美術和文藝修養的培養卻並不是可以速成的,而缺乏這方麵的素質就是求職不成的重要原因,試想哪家公司會聘用一個隻會操作卻沒有思想的人呢?
4、新聞專業
新聞類專業在近5年中就業難度指數不斷攀升,成為現在幾大就業難的專業之一。由於娛樂業的發展帶動了媒體的發展,各學院開始大量開設新聞類專業,導致入學的人才數量遠遠超過市場的需求,供求的失衡使競爭也愈發激烈。新聞是一類學科麵較廣的專業,在校期間的學習隻能讓你掌握基礎知識,也就是略知皮毛。這樣一來,實際職位對入職人員的要求就同畢業生自身條件產生了出入,加重了就業困難,而且各大知名電視台、廣播電台、報刊等對畢業生人才的需求渠道指向的是各大名校。
且先不說其他院校新聞專業學生的去向,單是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廈門大學等新聞類知名高校的學生們就在為一個理想崗位競爭得頭破血流。新聞類的工作要求應聘人才有著廣泛的知識麵,紮實的文字功底,獨到的見解、眼光和處理問題的經驗等,對人才的要求是複合型的。這些都需要畢業生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摸索、學習。問題就在這裏了,媒體業的發展也是優勝劣汰,國家也在不斷整頓媒體,隻允許優質媒體存在於市場,小型而又不規範的媒體單位不斷被淘汰,這就導致了大學生不僅要麵對就業挑戰,實習單位的尋求也很困難。
除了上述專業,英語、曆史、文學、法學、師範、國際貿易、生物技術、數學應用等專業也打出了紅牌警告、部成了失業率高、就業率低的專業。
麵對如此尷尬的就業情況,我們真的無計可施了嗎?在這裏我不得不再次強調規劃的重要性,越早對自己的職業進行設計,就能越好地規避風險,做好準備就不會被打個措手不及。當然啦,懊悔過去是沒有用的,抓住現在和未來才是關鍵。
現在我們就分析一下這些難題,我們需要一個深呼吸,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平靜的心態,理性地隨我一起來看看如何讓自己走出困境。
既然提出了以上競爭激烈的專業,那我們就先從這幾個專業說起。
計算機專業可參考之前我們剛列舉的熱門職業,8個職業中就有3個職業同計算機專業有聯係,3G工程師、網絡工程師、係統集成工程師都是從一個計算機專業畢業生“進化”出來的。會計專業的情況同計算機專業略有相似,都是普通人才需求飽和,高級人才需求缺乏。這就像一輛雙層巴士,一層不但座位沒有了連站的地方都很擁擠。
售票員在門口說著已經滿員不再售票,可還有很多人在不斷努力地往車上爬;二層呢,座位都沒有坐滿,每個人穿戴整齊、神清氣爽,售票員把手伸出窗口招呼人來上二樓乘坐。它們中間差的是什麼?是一段樓梯,樓梯很高並不平整,有些陡峭,需要帶繩子、鐮刀等幫助你爬上去。有人不願再待在一層,開始往樓上前進,可沒爬多久發現沒帶繩子,以至於無法前進;有人沒有畫好路線,走了很多冤枉路,以至於爬了一多半時覺得實在是太累了,覺得自己也算是快到二層的人,就憑著攀爬時的經驗在一層找到了一個位子;有人也覺得太擁擠了,也想嚐試一下去二層,看前兩個人爬得那麼辛苦,覺得還不如去和別人擠一擠算了。
就這樣,多數人還是在一層忍受著擁擠,爬上二層的人沒有一時興起,沒有半途而廢,沒有隻想不做,他們有的隻是事先訂好目標、做好計劃、準備好裝備,然後一鼓作氣到達目的地。你想在哪層?你又是否準備好了?
計算機這類專業需要我們的專業水平求精求深,新聞、設計類專業和計算機專業就不太一樣,這類專業需要我們求廣求全。就新聞而言,由於市場對專項人員的需求並不是很大,並且以經驗取勝,例如電視台編導、主持人、記者等。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屬於名校新聞類的畢業生,對於聘得這些職業是有很大難度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參考在挑戰部分說的“曲線救國”的方法。在熱門職業的展示中,我們了解到隨著網站的興起,網站編輯人員的對應專業中就有新聞專業,“曲線救國”也就是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方向思考你的職業規劃。
原本因為新聞專業的學習內容廣而不精是你的劣勢,但在選擇職業的範圍上,這一點又變成了你的優勢。無論是網站還是電子雜誌都是不斷壯大的行業,發揮出你的優勢,相信你可以找到一個適合你發展的職位。
設計、動畫專業與新聞專業也有共通點,那就是它的就業廣度。設計更像是屬於你的技能而非專業。這項技能同其他種類的技能不同,它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例如你學習的是設計裏競爭最激烈的平麵設計,廣告公司的確是人滿為患,但網站設計、電子書刊裝幀設計、數字出版設計、課件的美術設計等新興的朝陽產業一樣需要這類人才。
而動畫業真的不景氣了嗎?非也非也,放眼各大城市舉辦的動漫展,年輕人蜂擁而至,遊戲領域的發展,3D動畫的進步都預示著動漫產業的前景大好。同時動漫產業屬於創意產業,畢竟國內現在的動漫產業水平還遠遠比不上歐美國家,無論是在創意性還是在技術方麵都有待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就對動漫人才有著大量需求。同設計一樣,動畫製作也是一門技術型專業,不但要有新穎的創意,還要有過硬的技術,才能在行業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