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鯰屬胡子鯰科,體色金黃,肉質好,生長快,尤其是耐低氧,抗病力強,對環境的適應性廣,適合采取專池高密度集約化養殖。
金絲鯰是由革胡子鯰雜交選育的優良變異體,屬熱帶性魚類,適溫7~35℃,最適生長溫度20~32℃;耐低氧,耐密養,能在許多魚類不能生存的低氧和淺水環境中生存,食性廣,主食動物性餌料,也食植物性餌料;抗病能力強,很少發病,肉味鮮美,體色鮮豔,很受消費者和垂釣愛好者的青睞。
金絲鯰是雜食性魚類,在天然水域中條件下可攝食小魚、小蝦和水生昆蟲、底棲動物以及腐敗和畜禽尺體。人工養殖條伯下可攝食各種商品餌料植物餌料。植物餌料如各種豆餅、麵粉、糠麩等。投喂鮮活餌料,增加動物蛋白,是金絲鯰高產穩產的重要保證。缺乏動物性餌料時,可用魚粉或動物性飼料搗碎攪爛,混合在豆餅、麥麩飼料中投喂。
金絲鯰人工養殖可喂魚、蝦、蛆、螺、蚌、屠宰場下腳料、動物內髒等。投喂高蛋白的飼料是金絲鯰高產穩產的重要保證。缺乏動物性飼料時,可用豆餅、糠麩等飼料加入適量魚粉等動物性飼料投喂。氣溫22℃~30℃時,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0%~15%;氣溫下降到12℃~21℃時,逐步減少投喂量。如飼料充足,當年魚種可長到1公斤~1.5公斤。在高產漁池中養5個月,1/15公頃產量可達1500公斤~2500公斤。
遷合任何沒有工業汙染的池塘,特別適宜小麵積生活汙水池,甚至幾十平方米,幾平方米的小土池和水泥池也能養殖,房前屋後廢棄水坑、河溝。
為防止魚病發生,金絲鯰魚種入池前,應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然後用大草、人畜糞培肥水質,待藥性消失,水中浮遊生物繁殖高峰時再放魚種。飼養管理時要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喂。在魚病發生季節,每隔10~15天要用1ppm的漂白粉調漿全池潑灑,或在餌料中拌入土黴素等抗生素藥物,可有效地防治細菌性腸炎病。
精養高產漁池麵積1/15公頃~2/15公頃,水深1.2米~1.5米。金絲鯰有弱肉強食習性,池塘養殖魚種規格要整齊,以放養4厘米~7厘米規格的魚種為好,每1/15公頃放養量4000尾~8000尾。養殖期間捕大留小,防止大魚吃小魚。
適期防魚病:魚種入池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然後用人畜糞培肥水質。待藥性消失、水中浮遊生物大量繁殖時再放魚種。堅持“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喂。在魚病高發季節,每隔10天~15天用漂白粉液全池潑灑,池水藥物濃度1毫克/升。可以在飼料中拌入土黴素等抗生素藥物防治細菌性腸炎病。對車輪蟲病、斜管蟲病,用5:2的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溶液全池潑灑,池水藥物濃度0.7毫克/升。
金絲鯰的快速高效養殖方法
1.選擇池塘培育
飼養金絲鯰的池塘最好要沒有工業廢水汙染的池塘。小麵積水池特別適宜,幾十平方米,甚至幾平方米的小土池都可以養殖。河溝、稻田、房前屬後的廢棄汙水氹等也可利用,比較適合農村家庭養殖。如果要精養高產,魚池麵積為600~1200米2,水麵深1.2~1.5米。由於金絲鯰常有相互殘食的習性和弱肉強食現象,因此力求魚種規格整齊,以5~7厘米的魚種為好,放養量一般每米水麵220尾,每667平方米水麵2.7萬~1萬尾為宜。
2.餌料投喂四定
鉺料投喂要以動物性鉺料為主,以植物性飼料為輔。主要動物性餌料以浮遊生物、螺蚌、小雜魚,蠅蛆、屠宰場下腳料,禽腸等;植物性飼料以各種糧食及副產品。
放養後,首先投喂浮遊生物、粉狀配合飼料,然後投喂蠅蛆。蠅蛆可采用糞肥培育,也可在池塘邊設些小糞池培育,還可將糞肥堆在池塘周圍水岸處自行培育。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也可投喂各種商品餌料,植物性餌料及各種豆餅、豆渣、糠麩等。隨著魚體的快速長大,最好多投喂動物性鮮活鉺料,這是養金絲鯰高產穩定的重要保證。
投鉺料要做到四定,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投喂,且飼料要保證投足。氣溫在22~30℃時,每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0%~15%;氣溫在12~22℃時,要逐步減少投餌量,每日投喂2~3次。
3.加強調節水質
由於高密度飼養水質易老化,造成低氧,雖然不會致死,但溶氧量差會抑製魚的生長,水質清新可加帶新陳代謝,促進魚生長,要按期加注新水或輪換部分水調節水質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