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鯰魚(1 / 1)

鯰(nián)魚俗稱塘虱。鯰的同類幾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數種類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裏。

普遍的體上沒有鱗,有扁平的頭和大口,口的周圍有數條長須,利用此須能辨別出味道,這是它的特征。

夜行性,白天靜靜地藏在河底的坑裏或樹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鯰的大型種類會襲擊小型的水鳥或老鼠。

鯰魚的卵有毒,誤食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情況嚴重的會造成癱瘓。

除鯰魚的魚子有雜味不宜使用以外,全身是寶,鯰魚是名貴的營養佳品,早在史書中就有記載,可以和魚翅、野生甲魚想媲美,它的食療作用和藥用價值是其他魚類所不具備的,獨特的強精壯骨和益壽作用是它獨具的亮點。

鯰魚營養豐富,每100克魚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質14.4克,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主要功效:

中醫認為,鯰魚味甘性溫,有補中益陽,利小便,療水腫等功效。

鯰魚的食性與習性

鯰魚由於其肉質鮮嫩、少剌、營養豐富而倍受人們的喜歡。若能多掌握些鯰魚的食性和習性,或許能對釣友們釣鯰有所幫助。這裏將鯰魚的食性和習性介紹一下,供廣大釣友參考。

1.鯰魚喜歡“春遊踏青”。春暖花開時節,鯰魚就開始遊弋到淺灘或河溝的草叢中覓食,因有喜弱光的習性,經曆了一個冬天的饑餓,緊接著又要繁衍生殖,大量的體能需要,使它不得不遊弋到淺灘找食充饑,補充能量。有的釣友問,為什麼鯰魚怕光,而又在春光明媚時出來覓食呢?這是因為春天的陽光隻是斜射,光照並不強,加之各類昆蟲的複蘇,就自然形成了鯰魚出來捕食的大好時機,同時這也是春天比夏秋釣獲量大的原因所在。

2.鯰魚晝歇夜出。鯰魚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潛在深水中,特別是春天過後,溫度升高,晝歇夜出的習性更為明顯,白天潛入深水中,夜晚出沒淺灘處。理由是:一可避免夏秋季節的陽光暴曬;二可增加安全係數,避開人類的幹擾;三可獵捕夜間活動的小魚小蝦。

3.鯰魚擅長捕食活餌。鯰魚雖然視覺退化、視力低下,但其聽覺、嗅覺卻特別靈敏,大到幾十米外人們的活動聲,小到小魚、小蝦、小昆蟲的落水聲,都會“盡收耳底”。據資料記載,鯰魚單憑幾根胡須的觸覺、嗅覺神經組織,就能將十餘米外的環境及餌食探清。

4.鯰魚喜好陰雨天氣。每逢陰雨天,風吹雨淋路難行,行人甚少,四處寂靜,人為造成的幹擾減少。安靜的環境和水的流動,加上水色渾濁,對鯰魚的行動增添了隱蔽性。

5.鯰魚喜食動物內髒。鯰魚愛吃葷食,但更愛食家禽家畜等動物的內髒。一是家禽家畜內髒腥味獨特,能迎合鯰魚的敏感嗅覺;二是鯰魚常吃小魚小蝦,不象吃動物內髒那樣新鮮:三是家禽家畜內髒的腥味在水中擴散得快。

6.鯰魚群居,喜藏身於複雜地形。鯰魚喜歡在亂石、雜草、樹樁、石洞等複雜地形生息,正是因為它充分利用了地形對它的隱蔽性或它對捕食對象的突擊性,因而不舍這塊風水寶地。

7.鯰魚偏愛險靜環境。這是因為忽略了鯰魚好靜、好險這一特性,越是人少,越是僻靜的處女地,越是地勢險要,陡峭的石崖下麵越有可能是鯰魚的老家。因為,越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鯰魚就越會感到安全。

8.鯰魚愛在水口覓食。秋季釣鯰魚的絕佳時機是大雨過後、洪水的進出水口,鯰魚紛紛遊向水庫的進出口,品嚐被洪水帶來的“滿漢全席”。

9.鯰魚愛找活動水域。由於活動水域的溶氧性好,所以吸引了許多的小魚小蝦前未覓食,活水處大都是進水口,而進水口有大量的新鮮食物,鯰魚充分利用了這一捕食環境,常常隱蔽於水草中、石塊後,耐心等待獵物的到來。

10.鯰魚愛在洞口遊弋。鯰魚因愛弱光怕強光,愛活水習性,經常在橋口涵洞、小電站放水口、泄洪口及天然岩洞處,自由自在地遊弋。它選擇這樣的地形,一是遇到危險方便轉移;二是自由調節光度,不受強光照射;三是常居活動水流,有大量的小魚蝦,為鯰魚生存提供足夠的食物。所以鯰魚很樂意在洞口安居樂業。

以上十種特性不能說明鯰魚的真正生存特性,釣友們如能在初步掌握鯰魚習性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自己的垂釣經驗加以思索和總結,一定能探索出成功釣鯰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