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孔雀(1 / 1)

孔雀

孔雀屬雞形目、雉科。孔雀有綠孔雀和白孔雀之分。頭上有羽冠。雄鳥頸部羽毛呈綠色,多帶有金屬光澤,尾羽延長成巨大尾屏,其上具有五色金翠錢紋,開屏時如彩扇,十分豔麗;雌鳥無尾屏,羽色也較差。

外形特征

孔雀全身羽毛十分豔麗,因其能開屏而著稱。雄孔雀的羽毛翠綠,下背閃耀紫銅色光澤。尾上覆羽特別發達,平時收攏在身後,伸展開來長約1米左右,就是所謂的“孔雀開屏”。這些羽毛絢麗多彩,羽支細長,猶如金綠色絲絨,其末端還具有眾多由紫、藍、黃、紅等色構成的大型眼狀斑,開屏時反射著光彩,好像無數麵小鏡子,真真鮮豔奪目。因此,孔雀被稱為“百鳥之王”。

孔雀屬的兩種雄體體長約為90~130公分,具有一條長達150公分的尾屏,呈鮮麗的金屬綠色。雄鳥長約1.4米,雌鳥全長約1.1米。頭頂上那簇高高聳立著的羽冠,也別具風度。雌孔雀沒有尾屏,背麵呈濃褐色,並泛著綠光。因此,雌孔雀沒有雄孔雀那麼美麗。

孔雀有綠孔雀和藍孔雀之分。藍孔雀的體羽主要是有金屬光澤的藍綠色。綠孔雀的長尾與藍孔雀相似,體羽綠色和銅色相間。但是,這兩個種雌鳥的體羽均呈綠和褐色相間,其體長大小卻不如雄鳥,沒有長尾屏,也沒有冠羽。

生活環境

孔雀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我國隻有雲南才能野生孔雀。孔雀喜歡成雙或小群居住在熱帶或亞熱帶的叢林中,它們棲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穀地帶,也有生活在灌木叢、竹林、樹林的開闊地。在印度和斯裏蘭卡也分布有孔雀,它們就是人們所說的藍孔雀。

由於藍孔雀原產於濕熱地區,因而可以在北方的冬季生存;但是,綠孔雀卻經受不了太冷的氣候,不能生存在寒冷的地區。

生活習性

孔雀平時都是走著覓食、愛吃黃泡、野梨等野果,也吃穀物草籽。孔雀的食物以蘑菇、嫩草、樹葉、白蟻和其他昆蟲為主。但是,由於孔雀雙翼不是很發達,其飛行的速度慢而顯得笨拙,隻有在下降滑飛時,才會稍快一些。孔雀的腿強健有力,善於疾走,逃竄時多是大步飛奔。在覓食的時候,孔雀的行走姿勢與雞一樣,也是邊走邊點頭。

有時候,孔雀開屏也是為了保護自己。這是因為孔雀的大尾屏上有很多五色金翠線紋,其中散布著許多近似圓形的“眼狀斑”,這種斑紋從內至外是由紫、藍、褐、黃、紅等顏色組成的。一旦遇到敵人而又來不及逃避時,它們就會突然開屏,然後抖動它“沙沙”作響,很多的眼狀斑也隨之亂動起來。這樣,敵人就會因畏懼於這種“多眼怪獸”而不敢卓然前進。

生長繁殖

孔雀開屏就是雄孔雀向雌孔雀示愛的表現。每年四五月份是孔雀生殖的季節,雄孔雀常將尾羽高高豎起,寬寬地展開,絢麗奪目。在求偶表演時,雄孔雀將尾屏下的尾部豎起。從而將尾屏豎起及向前,求偶表演達到高潮時,尾羽顫動,閃爍發光,並發出嘎嘎響聲。雌孔雀就會根據雄孔雀羽屏的豔麗程度來選擇自己交配的對象。其實,這種求偶表現也和其他鳥類一樣。

雄孔雀的自然開屏,是符合大自然的規律的。對於孔雀來說,其雄性較美麗,而雌性卻其貌不揚。雄孔雀身體內的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刺激大腦,展開尾屏。春天是孔雀產卵繁殖後代的季節。於是,雄孔雀就展開它那五彩繽紛、色澤豔麗的尾屏,還不停地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舞蹈動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麗,以此吸引雌孔雀。等到求偶成功之後,它便會與雌孔雀一起產卵育雛。

在生殖季節,每隻雄孔雀都會擁有2~5隻雌孔雀。而每隻雌鳥能產出4~8枚微白色卵,它們常常把卵產在地麵的窪處。

科學價值

孔雀不僅可供觀賞,其羽毛還可以做裝飾品。孔雀是一種集觀賞、食用、保健於一身的養殖珍禽。《本草綱目》中禽部第四十九卷記載:“孔雀辟惡,能解大毒、百毒及藥毒”。這就是說,孔雀的解毒功效甚至超過穿山甲。經現代科技證實,孔雀肉營養種類齊全,富含各種微量元素,氨基酸配比接近國際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理想模式,是優質蛋白質,肉質瘦,其脂肪、膽固醇、熱量指標均優於普通禽類、獸類及淡水魚,達到美國新食品標準法規定的極瘦肉類標準。孔雀骨骼的含鈣較高,其鈣、磷的含量比牛奶還要高,與人奶和鈣、磷幾乎一致。所以,孔雀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