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白頭海雕(1 / 2)

白頭海雕,又叫美洲雕,是鳥綱、鷹科下的一個屬。白頭海雕是北美洲所特有的一種大型猛禽。一隻完全成熟的海雕,體長可達1米,翼展2米多長。白頭海雕的大小隨著年齡、性別和生活區域的不同而變化。但是,由於年輕的雕有較長的尾羽和翅羽,所以未成年雕往往比成年雕的個頭還大。

生物命名

由於雄性白頭海雕的頭是白色的,所以白頭海雕的俗名和學名都是源於此。俗名中的“bald”其實是源於一個英語的舊詞“piebald”,意為“黑白相間的”,表示了它們白色的頭部、尾部和黑色的身軀。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中的“Haliaeetus”是新拉丁語,意思是“海雕”(源自古希臘語中的“haliaetos”),而“leucocephalus”一字是拉丁語,意思是“白頭”,源自古希臘語中的“leukos”或“λευκο?”即“白”和“kephale”或“κεφαλη”即“頭”。由此可見,白頭海雕的生物命名是根據它的外形特征而起的。

外形特征

白頭海雕外形美麗、性情凶猛,其嘴、爪都較為銳利而鉤曲,而且目光敏銳。在展開雙翅,搏擊長空,淩空翱翔時,總是那樣英姿威武、威風凜凜。有時候,白頭海雕被譯為禿鷹。這樣就會讓人以為,白頭海雕像禿鷲一樣頭上沒有羽毛。其實,白頭海雕被叫做“禿鷹”是因為白頭海雕的頭部為白色,並且一直覆蓋到頸部,閃閃發光,同身上的羽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遠遠望去,總是給人一種沒長羽毛的“光禿禿”的感覺,所以俗稱為“禿鷹”。由此可見,禿鷹的這種叫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它全身羽毛豐滿,並無禿可言。

白頭海雕是北美洲所特有的一種大型猛禽。它和大部分食肉猛禽一樣,雌雕要比雄雕個頭大。其中的原因有許多種可能。有些生物學家認為,雌雕的大個頭能讓它們更好地守護自己的巢、蛋和小雕。個頭較小的雄雕翱翔起來更為輕鬆。一般來講,雌白頭海雕的翼展長達2.3米,雄白頭海雕的翼展卻僅有1.8米。白頭雕的這種外形更能守護好自己的地盤。

未成年的白頭海雕全身是深棕色的羽毛;4到6歲成年後,白頭海雕的眼、虹膜、嘴和腳為淡黃色,頭、頸和尾部的羽毛為白色,身體其他部位的羽毛為暗褐色,十分雄壯美麗。一隻完全成熟的白頭海雕,體長71~96厘米,翼展168~244厘米,重量3~6.3公斤。白頭海雕的平均壽命為15年~20年,被豢養的有可能活到50歲左右。

分布範圍

白頭海雕分布在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國本土和北墨西哥。白頭雕是北美洲惟一的海鷹。白頭海雕居住在北美洲的變化的棲所從多沼澤的支流、路易斯安那、Sonoran沙漠以及東部落葉林、魁北克和新英格蘭。北部的白頭海雕屬候鳥,而南部的白頭海雕為留鳥。白頭海雕早先養殖在北美洲中部。但是,白頭海雕的最低數量主要限於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北部和東加拿大和佛羅裏達。此外,白頭海雕的亞種也分布於北美洲的各地區。

生活環境

白頭海雕是一種凶猛的捕殺動物。它們具有利爪和撕裂動物用的鉤嘴,這也正是鳥類學家授予它們猛禽的稱謂。白頭海雕像其他大多數猛禽一樣,是日間捕食性鳥類,常成對出獵,憑其異常敏銳的視力,即使在高空飛翔,也能洞察到地麵、水中和樹上的一切獵物。不過,白頭海雕還是以魚類為主食,所以,它們常棲息於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沿岸。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海納斯附近的奇卡特河區域,在每年11月份鮭魚洄遊時期,僅僅10多公裏長的河岸,竟能吸引三四千隻白頭海雕。由於白頭海雕的到來,也給當地旅遊業帶來一筆可觀的經濟效益。

生活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