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火烈鳥(1 / 1)

火烈鳥

火烈鳥,屬於鸛形目、紅鸛科、紅鸛屬,因全身羽毛為火紅色而得名。火烈鳥外形美麗也能夠飛行,但是在飛行前需要事先狂奔一陣才能獲得起飛的動力。

外形特征

火烈鳥的體型大小與鸛相似;火烈鳥的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較大成槽狀;頸長而曲;腳極長而裸出,向前的3趾間有蹼,後趾短小不著地;翅大小適中;尾短;體羽白而帶玫瑰色,飛羽黑,覆羽深紅。由於各種顏色相襯,因而顯得格外豔麗。

火烈鳥是一種大型涉禽。它們有著長長的脖子,而且常呈S型彎曲。通體長有潔白泛紅的羽毛。紅色並不是火烈鳥本來的羽色,而是來自其攝取的浮遊生物。火烈鳥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們的喙,上喙比下喙小。

生活環境

火烈鳥喜棲息在溫熱帶鹽湖水濱,也可在淺灘中行走,主要以小蝦、蛤蜊、昆蟲、藻類等為食。覓食時頭往下浸,嘴倒轉,將食物吮入口中,把多餘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後徐徐吞下。由於火烈鳥生性怯懦,常喜歡群棲,常萬餘隻結群。

火烈鳥常以泥築成高墩為巢,巢基在水裏,高約0.5米。孵卵時親鳥伏在巢上,長頸後彎藏在背部羽毛中。每窩產卵1~2枚。卵殼厚,色藍綠。孵化期約1個月。雛鳥初靠親鳥飼育,逐漸自行生活。由於火烈鳥的羽色鮮麗,常被人飼為觀賞鳥。

分布範圍

火烈鳥由於生活在鹹水湖沼澤地帶和一些瀉湖裏,所以它們的食物主要靠濾食藻類和浮遊生物。有些火烈鳥受魚的影響比較大,比如智利火烈鳥隻生活在沒有魚的湖裏,這是因為智利火烈鳥的食譜狹窄,魚類會與火烈鳥爭奪食源(藻類和浮遊生物)。火烈鳥主要分布在印度、非洲和中南美洲。在我國新疆也曾見到過火烈鳥。

生活習性

火烈鳥的生活習性就是喜歡群居。非洲的小火烈鳥群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鳥群。火烈鳥不是嚴格的候鳥。隻在食物短缺和環境突變的時候遷徙。遷徙一般在晚上進行,白天時。它們會以很高的飛行高度飛行,主要是為了避開猛禽類的襲擊。在遷徙過程中,火烈鳥每晚的時速可達50~60公裏,飛行路程為600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