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
外形特征
全世界擁有藍耳翠鳥約90種,由於軀體短肥而成為獨棲鳥類的通稱。翠鳥喙大,多以魚為食,體強,長約10.45公分,羽衣鮮豔;許多種類有羽冠。腿短,大多數尾短或適中。頭大與身體不相稱,喙長似矛,翼短圓。在進化過程中,3個前趾中有2個基部都已經愈合了。
從整體來看,翠鳥的色彩配置十分鮮麗。頭至後頸部為帶有光澤的深綠色,其中布滿藍色斑點,從背部至尾部為光鮮的寶藍色,翼麵亦為綠色,帶有藍色斑點,翼下及腹麵則為明顯的橘紅色。喉部有一大白斑,腳為紅色。一般自額至枕藍黑色,密雜以翠藍橫斑,背部輝翠藍色,腹部栗棕色;頭頂有淺色橫斑;嘴和腳均赤紅色。從遠處看,翠鳥很像啄木鳥。由於背部和麵部的羽毛呈翠藍而發亮,生物界將其通稱為翠鳥。
在我國,有3種翠鳥,即斑頭翠鳥、藍耳翠鳥和普通翠鳥。最後一種常見,分布也較為廣泛。翠鳥的嘴長而尖且粗厚,頭大尾短,腳亦短。翠鳥也是常出現在水邊的中型水邊鳥類。
生活環境
翠鳥常棲息在灌叢或疏林的地帶,也有的棲息在清澈而緩流的小河、溪澗、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翠鳥以魚為食。翠鳥常將巢築在岸旁洞穴中或在沙洲打洞,生活在熱帶的種類常在白蟻丘內打洞。
生活習性
孤獨是翠鳥的個性之一。平時,翠鳥常獨棲在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岩石上,伺機獵食,食物以小魚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啄食小型蛙類和少量水生植物。因而又有魚虎、魚狗之稱。而且,翠鳥在紮入水中,還能保持極佳水中捕魚的視力。因為,它的眼睛在進入水中後,能迅速調整水中因為光線造成的視角反差。因此,翠鳥的捕魚本領是十分高超的,幾乎是百發百中,毫無虛發。
生長繁殖
我國南方的斑頭翠鳥的繁殖期在每年的4~7月。翠鳥能用它的粗壯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為巢,也營巢於田野堤壩的隧道中,這些洞穴鳥類與啄木鳥一樣洞底一般不加鋪墊物。卵直接產在巢穴地上。每窩產卵6~7枚。卵色純白,輝亮,稍具斑點,大小約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窩;翠鳥的孵化期約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隻由雌鳥喂雛。翠鳥美麗的羽行可以作裝飾品。由於翠鳥喜食魚類,因而對漁生產不利。
種群現狀
翠鳥亞科的種類有著窄窄的喙,而且會紮入水中捕捉小魚。許多種類也捕食其他小型水生動物,如舊大陸的普通翠鳥和北美的帶翠鳥。笑翠鳥亞科的種類有著寬寬的喙,不常水棲;如澳大利亞的笑翠鳥以昆蟲、蜥蜴、蛇和其他小動物為食。東南亞的赤翡翠會在石上敲碎蝸牛,以食蝸牛的肉;翡翠在河南境內2000年曾經發現過,但至今還沒有再見。但有的分類係統,將翡翠類劃歸為翡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