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斷袖之癖(2 / 3)

“皇上若是要封董賢等人,那就應當公布董賢等人告發東平王謀逆的奏章原文,詢問公卿、大夫、博士、議郎,請他們考合古今前例,使此事名正言順,而後再加封他們爵位采邑。不然,恐大失人心,遭天下人抨擊議論。公開此事,必有說當封者,陛下不過聽納所言,天下人雖不悅,其咎有分擔者,不獨在陛下一人。臣這亦是為陛下著想啊。”

劉欣已是不耐煩了,道:

“你不要再追究細未了,案大情急,不寫奏本,口頭告訴朕不成嗎?朕封董賢等人之心已定,今日就議到此處吧。”劉欣不想與王嘉再糾纏下去了,他心中還惦記著午睡的董賢呢。說罷,他起身轉向後殿去了,留下王嘉一人在那裏搖頭歎息。

不久,皇帝劉欣下詔切責公卿曰:

“昔楚有子玉得臣,晉文公為之側席而坐;近汲黯折淮南之謀。今東平王雲等至有圖弑天子逆亂之謀者,是公卿股肱莫能悉心、務聰明以銷厭未萌故也。賴宗廟之靈,侍中、駙馬都尉賢等發覺以聞,鹹伏厥辜。《書》不雲乎:‘用德章厥善。’其封賢為高安侯,寵為方陽侯,躬為宜陵侯,賜右師譚爵關內侯。”

東平王劉雲接到廢徒房陵的詔書後自殺了。王後和伍宏等人皆棄市。



3



元壽元年(西元前2年),傅太後崩,合葬渭陵,稱孝元傅皇後。

起初,聽到傅太後死了,太皇太後王政君心中暗喜,還與終日陪伴在左右的兒媳班婕妤私下飲酒慶賀,可當她得知傅太後合葬於渭陵時,卻病倒了。

班婕妤侍湯藥於榻前,心中也忿忿不平,對王政君道:

“當初太後您以寬博之懷避讓新戚,才有傅、丁兩之顯貴,而傅氏卻恩將仇報,一味排擠王氏一族,甚至毫不將太後您放在眼裏,見麵直呼您為‘老嫗’。這些都還可隱忍,可如今他們竟將傅氏與孝元皇帝合葬渭陵,這要置太後您於何地呢?”

王政君歎道:

“哀家為保全王氏一族性命,對傅氏的僭越跋扈,一忍再忍,未想到卻落到如此下場,使我將來死無葬身之地。”說著,流下了兩行老淚。

班婕妤也陪著流淚。

劉欣聽說太皇太後病了,也來探視。見她們在流淚,默默無語,不知何故,詢問般望著王政君。

王政君收淚對劉欣道:

“哀家年事已高,老弱之身偶染小恙,本無大礙,不想驚動了皇上前來探問。哀家適才與班婕妤不過是思念兒輩親侄而已,身邊無至親奉侍,頗感寂寞。”

劉欣似乎明白了王政君的心思。王氏一族留在京城的人已不多了,在朝為官的隻有故平阿侯王譚的兩個兒子王去疾和王閎,王去疾為侍中,弟王閎為中常侍。

“朕讓王去疾與王閎常來長樂宮中奉侍太後,聊慰思親之情。”

王政君搖頭:

“哀家的親人中惟王莽最具孝心,先前奉侍哀家兄長王鳳無微不至,兄長曾感慨說臨終之前能得到王莽的照料,死無遺憾了。哀家老病之身,也想在有生之年享有兄長的福份啊!”

劉欣忙道:

“這有何難,朕下詔召王莽回京便是。”

劉欣走後,王政君的精神頓覺好了許多,竟要下地走走。班婕妤不解王政君適才對劉欣說的話,問道:

“太後,難道妾身奉侍您還不如一個男人來得細心周到?”

王政君笑了:

“你有所不知,那王莽的作用不是你可以代替的。”她的笑容裏糅進了某種神秘。



王莽撩開簾子,他再度望見了長安的城牆。

“停一下,停一下!”隨著王莽的呼聲,五輛馬車,依次停了下來。

王莽下了馬車,凝視城樓良久。

陽朔二年(西元前23年),他從沛郡陳參處學禮歸來,就曾這般凝視過。近二十年過去了,這長安城帶給他憧憬,也帶給他失望,帶給他歡容,也帶給他憂煩。眼前的宣平門依舊如故,而王莽卻忘不了它,二十年前他躊躇滿誌地從這宣平門進入長安,四年前他也是從這宣平門退出長安前往新都,而今又要從這宣平門進入長安城了。王莽此時心中再次有了一種強烈的衝動,這衝動與二十年前一樣強烈,但這次王莽更加領會了衝動的意蘊,他沒有了二十年前的盲目,卻增加了幾分信心和從容。他覺得他應當感謝四年的新都生活,這四年時間,他雖然失去了次子王獲和養女原碧,可他也增添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而且王獲和原碧的死使他的聲譽更加隆顯了。他明白此次回京對他自己和王氏一族的意義,但他不會急於求成的,他已領悟到了隱忍的真奧。

王莽上了馬車,車隊轔轔進入了宣平門,款款地在長安的大街上行走著。到了尚冠街,迎麵馳來一輛裝飾豪華的宮車,王莽的馬車避得遲了,擋住了宮車的去路。宮車上跳下兩個侍衛模樣的人,上前將王莽的馭夫從車上拉下來便打。

“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擋住皇宮的馬車!”侍衛邊罵邊拳打腳踢,馭夫痛苦得在地上打滾。

見此情形,王莽急忙上前求情:

“兩位請住手。馭夫不知是宮車到來,多有失禮,兩位就饒他這一回吧。”

侍衛停止了打罵,轉身打量著王莽,見他一襲儒生打扮,估計不會是京城裏的要人顯貴,其中一個道:

“我們這是奉皇帝詔命,有急務要去高安侯府的,耽誤了皇命,你們有幾顆腦袋等著挨刀呀!”

“高安侯?”王莽還不知董賢已經封侯了。

“對,就是高安侯董賢呐。皇上一天之內兩次賞賜董賢,我們正是押運皇上禦賜寶物去高安侯府的,你們還不趕緊把道讓開!”

“在下這就吩咐馭夫讓道,你們請稍等。”王莽說完將滿麵青紫的馭夫攙扶上車,叫自己的五輛馬車靠街邊停下。

王莽趁空與侍衛搭訕:

“敢問皇上如此寵愛董賢,都賜給他哪些寶物呢?”

“多啦。”一個侍衛道,“隻要董賢喜歡,皇上就可以將宮中之物賜給他。什麼玉杯、金壺、夜明珠,還有宮中武庫裏的兵器,聽說宮中上等的禦物都進了董賢的家,皇上自己反而用次一等的了。甚至連皇家喪葬用的棺木、珍珠壽衣、玉璧壽褲也都預先賜給了董賢。皇帝還在自己的義陵旁為董賢建了墓園,墓室外圍壘的是剛柏題湊,規製與諸侯王相等,皇上千秋之後還要與董賢做伴呢。”侍衛說得眉飛色舞,好像皇上寵愛的是他似的。

另一個侍衛道:

“誰教你長得黑臉粗身的,若像董賢那般白淨窈窕,說不定你也受到寵愛呢。”

“你才想讓男人摟著睡覺吧。”兩侍衛說鬧起來。

望著宮車走遠了,王莽方才上了自己的馬車。他在心中自語道:

“桃子爛透了,隨時都可能因風飄落。”



翌日,王莽早早來到長樂宮探望太皇太後王政君。王太後見王莽回來了,病似乎全好了,在班婕妤的攙扶下起身下榻,與王莽同坐閑聊。王政君帶著歉疚的心情說道:

“當年為避新外戚,哀家讓你退職歸居,著實委屈你了。”

“不,侄兒不覺委屈,住在新都蠻好的。”王莽道。

“你有心計,凡事藏而不露,這哀家知道。可哀家是你的姑母,從小看你長大,你也不必瞞哀家了,你在新都失去了獲兒和原碧,哀家知你定然痛苦萬分……”

“事情已過去了,太後也不必重提,侄兒今日能重見太後,已覺萬幸了。”王莽打斷了王政君的話。他心想,王獲和原碧的事連太後都聽說了,可見京城中已無人不知了。他真的不願有人再提此舊事,這幾年,妻子在家常常思念兒子而哭泣,哭得他心煩意亂,他一聽別人提起這事,就如針剌心尖一般,驟然間便有一種疼痛布滿全身,而且還有些餘悸,他隱約中總覺得別人已經知道了原碧的真實身份。他想著人們將此事當作大義滅親之舉到處傳揚時,他的愀痛就更加深了一分,而他又期望人們這樣傳揚,這種殘酷他實在不忍麵對。

王政君輕歎一口氣,又道:

“哀家這幾年在宮中又何嚐不是受盡委屈,那傅氏在孝元皇帝一朝時,就與哀家明爭暗鬥,孫子當了皇帝更是不容哀家了。爭了幾年的尊號,終於稱‘帝太太後’了,根本不把哀家放在眼中。哼,‘帝太太後’,真是千古未聞的尊號!哀家一再忍讓,幾乎把王家過去的權位都交給他們傅、丁兩家了,他們還不滿足,他們竟將傅氏與孝元皇帝合葬於渭陵,這是教哀家日後要拋屍荒野了。”說到此,王政君雙目噙滿了老淚,哽咽道,“如此僭越無道,上蒼也不容他們!”

王莽明白了姑母的心病所在,緩慢而有力地點點頭。姑母所說的他們,也包括皇帝劉欣嗎?從姑母的眼神看,一定是包括的。

王太後讓班婕妤拿來了一份詔書,遞給王莽:

“皇帝已經授董賢大司馬之職了。”

王莽見詔書上寫道:

“朕承天序,惟稽古建爾於公,以為漢輔。往悉爾心,統辟元戎,折衝綏遠,匡正庶事,允執其中。天下之眾,受製於朕,以將為命,以兵為威,可不慎與!”

這之前,傅晏和丁明並列為大司馬,皇帝劉欣以天有日食,三公之過為由罷了傅晏,丁明也因與丞相王嘉友善,不合皇帝劉欣之意,遭到貶職。又任病入膏肓的故定陶太傅、光祿大夫韋賞為大司馬、車騎將軍,不幾日,韋賞就病故了。這些王莽都聽說了。如今看來,皇帝先後罷免傅晏和丁明,是為董賢任大司馬做準備,中間還利用韋賞過渡一下。皇帝寵幸董賢,也是用心良苦了。

“侯爺不覺得這份詔書有點蹊蹺嗎?”此時立在一旁的班婕妤道。

王莽再細看詔書,覺得“允執其中”四字很有些眼熟,自語道:

“允執其中?”

班婕妤接道:

“‘允執其中’乃堯將江山禪讓於舜之文,《論語》載,堯曰:‘谘,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

王莽早聞班婕妤博學識禮,後宮中無出其右者,果然不虛。這四字確是堯禪舜之文。難道皇帝有將漢室禪讓於董賢之心,這不是太荒唐了嗎?

王莽嘿然不語,斜望一眼身旁的姑母。王政君也低著頭,若有所思。

“允執其中、禪讓……”王政君冷笑著自語。

此時,中常侍王閎也來探望姑母王政君,見過王太後和堂兄王莽後,王閎道:

“太後,侄兒日後恐難再來探望您了,侄兒已被皇上下令逐出禁宮,不得入侍了。侄兒趁詔書尚未下達,今日特來看望太後。”

“這是何故?”王政君問道。

王閎講了昨晚皇帝夜宴的事:

未央宮麒麟殿燈火如晝,皇帝與董賢一家人圍坐一桌,飲酒正酣。皇帝劉欣的右首是董賢,左首是董賢的妹妹董昭儀,董賢的妻子及父親董恭,弟弟董寬信也都在座中,王閎昨夜正當值,陪侍在左右。皇帝劉欣興致頗高,原本病弱的神態,因飲了幾觥禦酒也顯得有了幾分精神。劉欣觀視董賢良久,覺得今夜麵呈緋紅之色的董賢愈發得姣好可愛,不禁笑道:

“朕欲效法堯帝禪位舜帝的故事,聖卿以為如何?”

王閎在一旁聽了,正色道:

“天下乃高皇帝乘馬百戰所得,並非陛下所有!陛下承繼宗廟,應當傳子孫於無窮,王統帝業乃至重至大之事,天子不可戲言!”

陪侍宴席的另外幾位侍中、中常侍都為王閎捏一把汗。

劉欣聽王閎之言,心下甚為不悅,喝道:

“放肆!朕與大司馬說談,豈有你插言之理!你出宮去吧,今後不得再入宮侍朕,朕不要見你這多嘴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