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曰,下功之時,處於靜室。
靜室者,不近閑人之所。恐來攪我之靜也。
身如槁木,
坐則忘形。
心似寒灰,
靜則忘心。
以靈光為用,
回光返照。
並性命而同宮,
以性入於命宮。
是謂道之首也。
此言修性,而命即在其中,故曰首也。
且靜極而動者,
且人能到真靜之時,內有一機頓發,即非凡心也,亦非意也,乃丹田之炁動也。五祖曰情來,六祖曰淫心,即道心。學佛之士,若不知此動機,乃無下手之處,雖修無益也。
大道之根苗,
佛祖知此機來,用法收回丹田,煉成舍利牟尼,超凡入聖,由此而起,故曰修大道之根苗也。
造物之主宰。
且凡夫不知修煉,因此機動無法製之,則心亦動焉。即孟子所謂炁亦能動誌者也。
如此男女交合則生人道矣。而萬物亦因此機動,雌雄自合,亦生萬物。世人因自好色,謂之修道者,亦是好色,實不知其法也。佛祖專候此機之才動,不等心之轉念以火煉之,以風吹之,外腎自縮,心如涼水,何好色之有乎!且焦螟、蝨子,豈有色心乎!此乃道之化育,天地之真機,自然而然,非有心也。聖之變化,總在此順逆之間耳。
炁旋竅開。
且炁者,古人曰物,曰水,曰閨閣事,其名甚眾。竅即丹田,炁穴也。開即命門,醫書謂兩腎中間為命門,誤也。此門即在臍下,女人謂之子宮門,正此也。男女泄精,正在此處也。
慧命之情,喜向乎其外,
蓋慧命乃世尊巧喻之別名,中華所謂元炁者也。人自受胎稟造物主宰之炁,而在其內,佛性亦在焉。所謂天命之謂性也,通八脈與母呼吸相連,口鼻絕無氣也。及其□(口裏一力字)地之時,口鼻一通,八脈不通,元炁內藏。及其年壯,元炁拱關而出。《楞嚴經》謂之漏盡通矣。竅既開矣,自後其機一發,無路可行,順此熟路而出。餘有俗堂弟,字道寬,法名原明,久住金山,以得金山之法,後住杯邑勇水庵,為方丈,禪教原不問此事,似過涵灌,隻悟自性,不必究他。餘曰,既有走漏,則與凡夫淫媾似也。《楞嚴經》雲,淫身淫心淫根不斷,如蒸砂石欲成其飯,經百千劫隻名熟砂,必入魔道,輪轉三途,終不能出,禪教何得不問也。世尊慧命之道,佛佛相應,祖祖相傳,若能自用,則三種淫事,一煉自斷,其中有深旨。
攝乎其內,
攝乎以吸吸攝之,呼吸非意則無主矣,內者,丹田也。
綿綿若存,念茲在茲,和合熔化,而為真種之胎源,實為正道之真傳矣。
上文所言攝歸之法,此則表時刻溫養之功。且命既歸源,又當時時呼吸噓之,刻刻意守之,似爐中之火種,意炁雙熔,變為真種,實為性命雙修,久則無中生有,除此之外,盡屬傍門,終無所成也。
古之曰火化,
火者,真意也。
曰和合,
性命合一。
曰對鬥,
對者,返觀也。鬥者,丹田也。
曰跏跌,
跏跌者,以真意坐於吾身北方水麵入滅,為初關下手之法也。昔商那和修尊者,見阿難坐於中流水麵,跏跌入滅,三至參求,後阿難付以正法眼藏,而為三祖者,是也。
是闡明此道之用也。
千萬般之巧喻,無非性命二物而已矣。
功到時至。
且非一朝一夕,日集月累,而後方可望也。又在乎老少勤怠之分耳!時者,非天時之時,即吾身物產之時也。
無物之中,而物產焉。
物產心有所知,若兀坐頑空,則當麵錯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