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趙桓的第一個對手(2 / 2)

內政上,重用嵬名皇族,提倡漢族製度,崇尚佛教。

李乾順封族弟嵬名仁忠為濮王,嵬名仁禮為舒王,主持朝中事務;拜皇族裏資曆與聲望最高的嵬名安惠為尚父,官居太師、樞密院使;又封庶弟嵬名察哥嵬晉王,掌握兵權,取代仁多保忠在軍中的地位。李乾順大肆給宗親封王,並且將他們安插在國家的朝堂和地方的重要職位,嵬名皇族以諸王身份,成為國家機器中的各個螺絲釘,牢牢穩固著李乾順的這個中興王朝。

同時,夏國的官僚體製,在曆代先王的基礎上,以宋朝為老師,諸多相同。中央由中書省、樞密院、三司使,組成行政、軍事、財政的最高機關。另設禦史台,是國家的最高監察機關,專管彈劾監督,肅整綱紀。

行政管理上,諸多學習宋朝,采用一府六司兩院的體製。

和大宋一模一樣,一府叫做開封府,是管理都城興慶府的行政機構。

夏國和大宋各有一個開封府。

六司即官計司、翊衛司、農田司、受納司、群牧司和磨堪司。官計司主管官吏的錄用調配,相當於宋朝的吏部;翊衛司主管宮廷宿衛,相當於大宋的殿前司;農田司主管農田水利和糧食生產買賣,相當於大宋的工部;受納司主管倉粟儲存及收支;群牧司主管牲畜飼養及繁殖;磨堪司主管官吏的考核。

兩院即飛龍院和文思院。飛龍院專管禦馬供養;文思院專供皇帝衣服裝飾和飲食,相當於大宋的六尚局。

這些官僚體係和行政體係,經過數百年的演變,到李乾順的時候已經逐步完善,自此這些曾經隻會割羊毛、舞馬鞭的豪放黨項族漢子們,已經形成了等級森嚴、禮尚典苛的集權國家。

兩漢之交,佛教由印度傳入東土,正是經過狹長的河西走廊,在大夏這片土地上停留了很長的時間,佛教對西夏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李乾順也是一位崇尚佛教的君主,即位之初,便下詔在甘州建造了一座巨大的皇家寺廟,並且賜名迦葉如來寺,也就是後世出名的大佛寺,又叫做臥佛寺。當然,李乾順和曆朝曆代君王一樣,崇尚佛教,他內心裏的有著深一層政治考量。

一座座壯麗的寺廟和巍峨的佛塔,不僅僅是國家強盛繁榮的象征,也體現著國家民族的凝聚力,同時還吸引了遼國和大宋許許多多的佛教徒,籠絡了民心。

在外交上,十六歲的李乾順,想和曾祖父李元昊一樣,成為遼國的女婿。當年,大夏開國君主李元昊娶到了遼國的興平公主,開疆拓土,開啟一代皇朝霸主的巔峰。隻是後來的李元昊始亂終棄,導致美麗的遼國公主鬱鬱而終,遼興宗興兵討伐,雙方血戰大漠、遺屍百萬。

後來夏國曆代國主都向遼國求婚,乞求下嫁公主,屢次被拒絕。

年少英武的李乾順,信心滿滿的向他的“恩人”“朋友”“合作者”遼道宗請求聯姻。也許是吃過虧的緣故,又或許是瞧不上西夏黨項蠻夷的緣故,遼道宗始終沒有同意李乾順的求婚。

我欲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直到公元1101年,遼道宗駕崩,遼天祚帝繼位。

年輕的天祚帝也許是因為惺惺相惜,也許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個多情種子,也許是被李乾順的誠意打動了,同意了李乾順請求賜婚的請求。

於是,遼國一位美麗的公主,還有個美麗的名字,南仙公主。接受了李乾順的和親,遠嫁夏國,蠻橫的黨項人,她心裏是這樣想的。和曆朝曆代和親的公主一樣,縱然百般不情願,終究還是要穿上鮮紅的嫁衣,遠離親人,嫁給那個陌生的男人。

一個是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的年輕帝王,正等待著遠道而來的嬌美新娘。一個是含苞待放、傾國傾城的帝國公主,憧憬著未來的俊俏夫君。二人的結合,既是政治的聯姻,更是有情人的終成眷屬,還是一見鍾情的郎情妾意、天作之合。

華麗的夏宮,重重的粉色帷幕,層層的透明輕紗,羅帳內的紅燭搖曳,此起彼伏的柔聲細語,一個心馳神往,一個嬌羞掩麵,你來我往,欲仙欲死。

春波綠草,夏宮深處,相對浴紅衣。

李乾順,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不僅為夏國贏得了生存的空間,還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他必將是趙桓的第一個對手,不可謂不強大。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五年後我們沙場相逢。

附1:夏國皇帝順序

1、李元昊----夏景宗(夏名嵬名曩宵)1032-1048發動對宋朝四次大型戰爭:三川口、好水川等

2、李諒詐----夏毅宗(夏名嵬名諒祚)1048-1067

3、李秉常----夏惠宗1068-1087

4、李乾順----夏崇宗1087-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