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政(2)禁軍改革(3 / 3)

說不得,本王隻好委屈他了。

何況,並不委屈。

安撫好了心腹重臣童貫,官家並沒有忘記他的吏治改革。

之前趙桓私下跟官家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官家提出了跟曆代帝王一樣的擔心,趙桓隻是讓爹爹寬心,說他們很忠心的,隻是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君王自己想多了。隱隱約約猜到趙桓是再世為人的想法的官家,將全部的信任托付給了自己的兒子,把全部的希望也放在了趙桓的身上,相信他會給自己一個盛世強大的大宋。

“這第三步嘛,就是禁軍的訓練問題。本王整理的治軍,練兵方略,已經發放到各位將軍手中了,裏麵包含步兵操典、士兵之間的配合三三製等。希望你們嚴格按照上麵的要求訓練禁軍,假以時日,一定可以訓練出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軍隊出來。”

“第四步兵器改革,就是打造出一批新氏戰刀,棹刀,長柄刀,刀刃刃首上闊下窄,刀柄是木杆,末端安一個鐵鐏,刀柄和刀刃一般長,專門針對騎兵用的,勁道稍微大一點的士兵可以一刀將騎兵連人帶馬砍成兩段。我已經將圖紙畫好,下朝後便發給你們。林青林大人,這個就交給你執行了,務必盡快把這種軍刀打造出來,運往邊軍。”

“臣遵旨。”

趙桓一口氣說出了前世嶽飛兵法中的一些練兵技巧,整軍方略,以及完顏宗望帶來的郾城之戰中嶽飛士兵所用的兵器,提前搬上了大宋禁軍的改革中,可以說,趙桓為了提高禁軍的戰鬥力可謂是殫精竭慮,費盡了心思。

群臣甚是驚訝,尤其那些久經戰陣的將軍們,更加激動地無可複加,還有這種威力大又好用的武器,就再也不怕西夏和遼國的騎兵,如果能更早的在軍中流傳,何愁契丹不滅,何愁大夏不歸。

“還有第五步,就是建立一支屬於大宋自己的水師船隊,既可以遠渡重洋,探險尋寶;又可以海上稱雄,以後兩麵夾擊金國。至於水師的軍官,以後再議。”

趙桓心裏卻在想,水師的兩個最高長官,我心裏早就有人選了。一個是上一世在黃天蕩圍困金兀術的韓世忠,我已經找到了他,估計很快就能見到他。另一個是“宋江三十六天罡”演義中的混江龍李俊,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人,一切就看天意了。

“第六步就是整改火器營,沈博毅繼續任指揮使,負責研究新式火藥武器,提高火藥威力,還要擴大規模,一應錢財找計相申請調度。”

“臣遵旨。”

沈博毅估計沒人認識,但是他的老子沈括,認識的人就多了。沒錯,他就是【夢溪筆談】的作者。沈博毅是他跟前妻所生的兒子,後來續娶淮南路轉運使的女兒張氏,上演了一曲鳳凰男與白富美的故事。

結局自然不是很美好,沈博毅被張氏趕出家門,沈括常常接濟孤身在外的兒子,每每回到家,就要受到張氏的鞭打,沈括是曆史上第一個記載被家暴的名人。

早在仁宗慶曆年間,由天章閣待製曾公亮與翰林學士承旨丁度主持編纂了一部官修大型軍事百科全書《武經總要》,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宋軍裝備的火球類火器、火藥箭類火器等重要火藥武器。火球類火器有火球、毒藥火球、蒺藜火球、霹靂火球、煙球、竹火鷂、鐵嘴火鷂等;火藥箭類火器有弓火藥箭、弩火藥箭、火藥鞭箭等。這些火藥武器是最早應用於軍事的火器,被稱為“軍中之利器”。

沈括跟隨王韶經略西夏的時候,在《武經總要》的基礎上,對火藥武器有了很大的改進,記載在了他的絕世名作《夢溪筆談》裏麵。沈博毅子承父業,多年來,一直擔任大宋火器營指揮使。

“另外,一旦發生戰事的時候,朝廷會設立一個戰時行營,設立天下兵馬大元帥為最高指揮官,獨立於樞密院之外,直接對陛下負責。本王今日先定下第一任大元帥,便是樞密使種師道種將軍。種師道聽命。”

種師道走出班列,跪下行大禮,接下了內官何中送來的大元帥印,接下了官家勵精圖治收複河山的期盼,也接下了大宋千萬子民開疆拓土的希望,更是接下了趙桓上一世的諸多意難平。

上一世的記憶的就像沙漠似畫卷般舒展,回想著俘虜北行的點點滴滴,追憶著五國城中的日日夜夜,忘不了暴屍街頭的帝國公主,忘不了寧死不過河的泣血張叔夜,忘不了含血恥辱默默吞牙的牽羊禮,忘不了上京城冰冷再也不見的伊人,也忘不了點在五國城城頭的燈油。

當那一抹流星升起的時候,降到了崇寧年間,讓所有心心念念的大宋君臣,看到了希望。

是的,看到了希望。

上元燈會再見心愛的蓮兒,在記憶的河裏溯流而上,找回了那些曾經的悔恨,把它們一一磨滅在時間的頸項上,讓一切發生改變,不再是憂愁的臉,還給我們展開容顏的少年;不再是倉惶的眼,我們一起將歲月慢慢改變。

思緒跨過千山暮雪,穿透萬裏層雲,似乎落在了天空中俯瞰大宋的老天爺身上,原來這就是因果,這就是輪回,這就是悟道。曆得千番劫難,一朝醒悟,終於讓意難平變成幸虧有你,有你們。

萬千思緒回到朝堂上,趙桓拱了拱手,看了官家一眼,默默地退到了自己的軟椅上。

注1:大宋三衙:殿前司,馬軍司,步軍司。

注2:大宋將全國劃分為二十四路

京畿路(開封府)、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河東路、永興軍路、秦鳳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江西名字的由來)、兩浙路、福建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利州路、益州路、夔州路和梓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