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新政(1)弓馬子弟所(3 / 3)

“此事無妨,本將軍月初收服了積石軍,並且降服了那不可一世的吐蕃王子,同時奏請官家設立攏右都護府。你們去飼養戰馬的人員以及戰馬的回歸,都可以借道吐蕃。”明明是太監,卻是滿臉絡腮胡子的童貫走出班列,給出了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臣以為,我熙和路所部西軍全部人馬,除了抵禦西夏的騷擾之外,還可以沿著熙和路、湟州、西寧州一線,接上攏右都護府設立防線,一路護衛大量戰馬安全的回到中原,我們就可以大量擁有屬於自己的騎兵了。同時我們熙和路、秦鳳路可以發動戰事,吸引注意力,保護戰馬回京。”說話的是熙和路宣撫使姚古,他率領大宋最強大的西軍,一直鎮守在熙和路。

“這樣最好,那麼戰馬問題便可以解決了。”馬政甚是高興,點了點頭,解決了一直縈繞他心頭的難題,或許,仁宗、神宗、哲宗以來力主西北開邊,未必就沒有想拓展草原、大規模飼養戰馬的想法。

“那便這樣,姚古將軍,繼續擔任熙和路安撫使,兼洮州承宣使,進樞密院副使,加封檢校司空,全權負責吐蕃、熙和路的軍事事務。

馬政任隴右都護府都護,熙和路觀察使約昌城城主,全權負責西州的養馬事宜。待禁軍整編完成後,挑選一些優秀的士兵,去西州,進行騎兵訓練。姚古,馬政你們二人私下裏多多交流,仔細謀劃,務必在五年內飼養戰馬兩萬匹。西州既然有很多天然牧場,那麼必然也會有很多戰馬,你們最好能在三年內購買五千匹戰馬,運往秦風路,熙和路。二位愛卿可要盡心辦差,朕和朕的父兄乃至幾代人的希望就寄托在你們身上了。”

“臣等遵旨,一定不負官家所托。”

一百多年大宋君臣的遺憾,宋與西夏,宋遼戰爭的短板——沒有騎兵,終於得償所願了。官家比誰都開心,比誰都清楚父兄兩代帝王的遺憾,眼中似乎含有熱淚,似乎已經看到了大宋騎兵在西夏戰場、宋遼戰場上馳騁的身影。

趙桓也在思考,上一世也打通了隴右都護府,怎麼沒有想到去西州購買戰馬,飼養戰馬呢?也許想到了,也許馬政提到了,當時的爹爹不思進取,豐亨豫大下的國庫虧空,終究實現不了。這次,大宋有了自己的戰馬,還有那麼多勇猛的將軍,再也不怕金國的鐵騎了,不管怎麼說,上一世的金軍鐵騎終究是有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緊握拳頭的趙桓又想起了上一世的淒慘,想起了爹爹死後被點天燈,想起了心愛的朱璉躺在上京城冰冷水溝中的身影,猛地刺痛了一下,是的,這些曾經的遺憾和痛苦時時鞭撻著他,由不得他有絲毫放鬆和懈怠。

在這樣龐大的朝會上,我們小小的幽王殿下,走神了,他又開始思念那個一蹦一跳,眼睛明亮的小朱璉了。

思念就像關不緊的門,越是焦慮,越是想你。既然不能朝朝暮暮,便隻有用漫長的期待來傾訴那些瑣碎的小情緒,任時光翻了一天又一天,我的心依然停留在上元節的那個晚上。

我又在想你,璉兒。

蔡京濃厚的嗓音在耳邊響起:“臣記得,熙寧變法的時候有一個保馬法,因為用人不當並沒有取得較好的成果,臣以為可以加以修正下,仍然可以施行下去。”他是熙寧變法的參與者和執行者之一,當初也是熱很讚同保馬法的,也認為保馬法可以為朝廷獲得一定數量的戰馬,可以用於平時練兵所用。

“愛卿請仔細說來。”

“鼓勵民間百姓可以自行養馬,由百姓自己購買,或者從政府貸款購買,凡是用來養馬的貸款一律免息,並且養馬戶可以減免徭役賦稅。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朝廷不能大規模養馬的問題。”略一思索,蔡京回答道。

“蔡相爺此法甚好,我記得保馬法的原內容是規定百姓可自願申請養馬,每戶一匹,富戶兩匹,由政府撥給官馬或給錢自購。養馬戶可減免部分賦稅,馬病死則要賠償。蔡相爺修正了一下,變得甚是可行,還減輕了百姓的負擔,變成了一項利民的措施。”趙挺之從前黨派之爭的時候,為了自身前途,也曾附身於蔡氏一黨,對蔡京從來不缺少應有的尊敬。

“好,此議甚好,任命曽布為京西南路轉運使,領副參知政事,全權負責保馬法這一事宜。”官家果斷拍板,確定了管理者的人選。

“臣遵旨。”老相曾布躬身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