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執中受到蔡京的曉以利害,再次捐獻出兩千二百萬兩,又從王憲、彭端、劉宗元等貪官家裏抄出錢財、產業共計約兩千萬兩。
前後持續了三天,從京城到地方,一共募得白銀一億兩,軍器糧草若幹,基本上湊齊了前期養兵、練兵、募兵、打造水師戰船、購買戰馬的費用。
轉眼間來到了元月底,又是一個大朝會的日子,全國百姓都在翹首以盼,看看這位幽王殿下,募捐錢財以後,是不是真的為了經略西夏,如果是的話,那麼下一步就是招兵買馬。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雄心壯誌,大宋的凝聚力正在慢慢的體現出來並付諸實踐作用。
今日的紫宸殿中擠滿了人,很多人都受到了邀請。有早已致仕的蘇轍、呂惠傾、曽布,有剛剛被召回京城的蘇軾第三子蘇過、張叔夜、登州通判宗澤,還有太學生楊邦乂、李綱、越王趙偲、燕王趙俁都被邀請來到朝會,與會人員之多是官家即位以來的第一次。
“眾卿家有何事可奏啊。”官家心情很好,笑嗬嗬的詢問群臣。
趙桓還是老規矩,坐在官家的左前方。
計相吳居厚上前奏曰:“啟奏陛下,幽王殿下,經過上至王公大臣,下至百姓商人的齊心協力,一共籌集到白銀一億兩,糧草軍器若幹,臣已經將所有募捐所得存入戰備元豐庫中。我大宋官民凝聚一心,眾誌成城,恭賀官家,恭賀大宋。”
“恭賀官家,恭賀大宋。”群臣齊聲祝賀。
“朕與百官同樂,朕有你們這群忠心為國的臣子,朕有願意報效國家的萬民,朕心甚慰。朝廷的繁榮昌盛,是你我君臣每個人的福祉,你們每個人都是未來泱泱大宋華麗中的一筆,我們將共同構成著這個繁榮昌盛的濃墨重彩。”官家站起身來,牽著趙桓,振奮人心的開場白。
趙桓看著這一切,我的重歸,真的改變了很多東西,大宋正在朝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按照這個軌道走下去,不但不會出現前世的汴京之圍、偏安一隅、亡國之恨,反而大宋有可能成為繼秦皇漢武、大唐以後的又一個盛世王朝,這也是我想要的。
“隻是,有賴大宋上下一心,籌集的錢財,一定要用到實處,不能浪費一粒米,一文錢。朕聽聞,朝野上下,民間百姓都在期待,在觀望,朕不會讓他們失望的。朕今日重啟新政,革除弊製。”官家緩緩說道。
“何中,宣讀聖旨吧。”
“是。”
“製曰:即日起重開弓馬子弟所,不管是勳貴子弟,還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免費報名參加。任命種師中為提舉官,李蘷、姚平仲為幹辦官,楊誌、高士英、高士傑、曹評、折可求、折可存等為押教。在全國範圍內征召武藝高凡身懷兵法韜略的有誌之士,一經選拔立即任用。”
種師中是種家將門的代表人物之一,目前任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
李夔字斯和,公元1047年生人。先祖無錫人,唐朝末年避亂遷福建邵武。神宗元豐三年(1080)的進士,曾任秀州華亭尉,又升遷至鬆溪都尉,池州軍事推官,曆知錢塘縣,鄜延經略安撫司勾當公事,簽書平江軍節度判官廳公事。曾經在鄜延帥幕僚時,有一次,夏人傾國數十萬兵來進攻,李夔向安撫使上陳守禦的方略,得以保證有一路得到安全保障。米脂之役時,有言夏軍十餘萬將來進攻,諸將將棄城而逃,李夔在彼眾我寡的情勢下,堅決主張按兵不動,又張聲勢,使夏人認為有備,終使夏人不敢來犯。崇寧年間任大宗正丞。不久就任宗正少卿,兼學製局參詳官,如今已經是太常少卿。因為他曾經在軍中曆練過,又是少有的清流,為人剛正不阿,故而讓他擔任弓馬子弟所的管理者之一。李蘷的兒子叫做李綱,目前在太學讀書,趙桓深深記得上一世李綱的才能和貢獻,故而早早就把他調到了身邊,隨時待用。
楊誌、高士英、高士傑、曹評、折可求和折可存等都是將門中人,各家將門得知朝廷要興兵西夏,紛紛托人到官家麵前,舉薦自家少年一代,憑著昔年的功績,自然可以謀取一個心目中的位置。其實這也正合官家和趙桓的想法,或明或暗的考察了一番之後,便默許了將門的安排。
“朕今日新政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弓馬子弟所,歡迎各位親家舉薦身邊的年輕有為之士參加。同時將此告示貼到宣德門外,並且宣示各路府州縣,依此為之。”官家補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