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便是何狂,他是何執中府上的管家。
何執中是神宗熙寧年間的進士,是官家趙佶的老師。此人是個大貪官,貪汙受賄,挪用公款。朝廷上下人人皆知,他仗著官家老師的身份,橫行無忌,巧取豪奪,賣官鬻爵,凡是金銀進項來者不拒,從來不管是否違法。
官家心地良善,加之何太師年齡又大了,實在不忍處罰。這次是官家有意托趙相和計相二人明裏暗裏警告了很多次,才不情不願的出來募捐。趙桓想起上一世,金兵兵圍天京,索要大批錢財,當時耿南仲提議抄貪官的家。首當其衝就是這個何執中,前後抄出了將近三千萬兩白銀,官家托趙相和計相下了最後通牒,這才派遣家中官家何狂帶著幾個小廝,搬了三百萬兩銀子出來,募捐給朝廷。
趙桓並不滿意這個數額,老家夥還是沒有意識到嚴重性,覺得爹爹不敢動他,舍不得動他。忽然想到,後世的何執中是蔡京的忠實追隨者,惡人還需惡人磨,要動他還是得蔡京出馬。
想什麼來什麼,我們的太學蔡院長在仆人的攙扶下走到陳朝老的麵前。
蔡京帶著他的長子蔡攸,後麵跟著一大群仆人,抬著幾十個箱子,並且還有兩個小廝往牆上貼上一張紙,上麵寫著:告全體大宋同胞書,老夫蔡京,曾居相位,一時糊塗陷入朋黨之爭,鬼迷心竅,貪汙受賄,蒙陛下寬容,特赦我,又讓我執掌太學。一念之差手握屠刀,如今幡然悔悟立地成佛,獻出家中所有財產一千五百萬兩,以贖我罪。往各位同僚和百姓監督蔡京,若有違反,願受滿門抄斬之刑。
如果一個人,一心向善,付出艱辛最終努力成佛,另一個人做了很多壞事,忽然想通了,大徹大悟,立地成佛。前者曆盡千辛萬苦,後者真正放下屠刀何嚐不是經過了悟道明道的過程,沒有經曆一番鬥爭,沒有大毅力怎麼做得到立地成佛呢?
樓上的趙桓雖然驚訝,但還是很支持蔡京這種立地成佛的。俗世之中,紅塵攘攘,利欲熏心,有多少人真正放得下手中的富貴繁華,一朝醒悟,立地成佛呢?如果有,我支持,並且發揚。在紫晴的攙扶下,墊著椅子,向下看去,果然見到蔡京一臉的誠懇,圍觀百姓無不心悅誠服。
隻是蔡京身後的蔡攸,低垂的眼神之中隱藏著一股桀驁之氣,如果仔細看去,就能發現他滿臉的陰鷙。想起後世蔡攸跟他的父親站在對立麵,另開一府,貪汙受賄,學術舞弊,政治腐敗,無惡不作,其罪不下於蔡京。
人總愛任由自己沉淪,越陷越深,待到暮然回首,不見天日,周圍隻剩下無以為繼的空白和徹底的黑暗,才懂得什麼是恐懼。。這一世把他留著終究是個禍患,卻又不能無罪而誅,隻是,終究要做好防範啊。
擁有上帝之眼的趙桓,早已看透了一切,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誰也逃不過。
趙桓叫小何取來紙筆,寫了幾行字,然後叫林衝下樓交給蔡京。
蔡京接過紙條,看了一眼其中內容,抬頭看了看趙桓,迎上那個帶著天真無邪笑容的視線,微微額首。
蔡京走後,一連來了很多募捐的,基本都是禦史台、鴻鵠寺卿、各部堂、三司、三衙的官員。他們的捐款,最少的官員捐了十兩,最多有接近一百萬兩。他們之中大部分都是為官正直,比較清廉的官員。有蔡京、鄭紳等人走在前頭,沒有人敢縮手縮腳。
大部分禦史都是清官,靠著每月的那點俸祿養家糊口,都這麼積極的響應朝廷的號召,實在是忠君體國,值得稱讚,是大宋之福,由此觀之,大宋官民的凝聚力是很強的,前世之所以能走到亡國的地步,實在是父子二人自己作的,怨不得旁人。
忽然,紫晴碰了碰趙桓:“殿下,叔公來了。”
“叔公?”趙桓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是啊,就是你外祖父啊。還有叔叔,我家爹爹也來了。”紫晴有點激動,恨不得馬上就下樓去。可憐從小深入宮廷,很少見得到家裏人,非常想念,偶爾能見一次,也是開心不已。
“哦,”,趙桓這才反應過來,立即站起身來,走到城樓垛子口,盧俊義和林衝一左一右護著。
趙桓的外祖父是德州刺史王藻,所謂德州刺史,隻是個虛職 ,每月按時發放對應官職的俸祿,不用上朝,不用就職,不用進宮請安,單純一個官身,是官家對皇親國戚的恩賜。作為官家的嶽父,皇後的父親,每年春秋大宴、中秋元旦的時候會受到官家的宴請,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一個團圓飯。大宋一朝,上至天潢貴胄,下至平民百姓,崇尚儒家思想,將人倫綱常、血脈傳承、忠義親情都看得比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