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鄭居中當托(2 / 2)

殊不知薑還是老的辣,趙挺之早就抱了大宋最粗的兩條大腿,現今這麼做,正是與這兩條大腿協商好的,沒辦法,身為首輔,他不得不唱這個白臉。

“臣有個建議,聽聞幽王殿下不日將對西夏用兵,需要大量銀子,可以讓眾官員募捐,那些明裏暗裏聚財斂財貪汙腐敗的官員可以自行捐款,捐多捐少都自由,不需要說明理由。”這時候給事中鄭居中站了出來,蔡京在位的時候,鄭居中被打壓的很慘,如今蔡相爺被貶去辦教育,鄭大人跳的很。

“此計甚妙,如果有些官員又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捐了很多,可以不具名,然後私下遞個折子給官家。”趙桓站了起來,拍手叫好,並且還補充了一句。

此時的趙桓在群臣中已經有了很大的威望,他發話基本上就已經是拍板了,台下那群貪汙腐敗的官吏微不可察的長籲了一口氣,心中總算落下了一顆大石,紛紛向鄭居中投來感激的目光。

感覺到身後的目光,鄭居中很是開心,官家找我做這個托,想不到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不過,雖然說的是自由募捐,你們當中貪汙數額比較大的人要心裏有數,捐款的數額不能太少,具體是多少你們自己斟酌。朕再言明一遍,今日過後,但凡被我查到貪汙一百兩以上,立即撤職查辦,五百兩抄家,一千兩以上直接滅九族。朕是絕對不允許我大宋朝堂和地方有一個貪官,真到那時候,別怪我不顧太宗法令,刑上士大夫。正夫(趙挺之字正夫)你回頭擬個法令,傳喻個州府路縣。”官家一臉嚴肅的說道。

“臣遵旨”

“官家聖明,官家聖明。”眾臣紛紛行禮。

“陛下,要做第一個捐款的。適才臣盤算了一下家中資產,崇寧朝比之仁宗朝的俸祿漲了一番,大概四千五百兩,加上其他粟、綾絹棉、茶、酒、廚料、薪、炭、鹽,每年大約有五千兩,加上官家貴妃的賞賜,變賣田產,可以捐出十五萬兩銀子。”鄭居中剛才秀了一把仁義,這次又第一個捐款。

趙桓一口茶水差點噴出來了,轉過身,瞪著官家,眼神詢問,這就是你請的托吧?

官家差點繃不住了,借喝水的縫隙,轉過身,掩飾住了想笑的衝動,這個鄭居中當托當得很是稱職。

下麵那些大臣們一個個心裏直叫苦,罵死鄭居中了,你倒好,出口就是十五萬兩,說的輕巧。還不是後麵有個貴妃撐腰,出手的銀子隨時可以回來。我們有家有口的,開銷又大,這麼一來捐多了家裏又拮據,捐少了怕官家臨頭就是一刀。剛剛對鄭居中升起的那點好感瞬間蕩然無存。

可憐我們的托,感覺如芒在背,暗暗叫苦,我還以為是個好差事,想不到一下子得罪了幾乎所有人,以後隻能和趙挺之做朋友了。

自古以來,托最難當了。

“臣也統計了一下家產,大概十一萬兩,臣願意捐出十萬兩,支援幽王殿下對太子用兵。”計相吳居厚走了出來,他當了三十多年的轉運使,十多年的內閣中樞,俸祿應當不少,隻是每年有災情的時候,計相都帶頭募捐,賑濟災民。

“諸位大人也不用捐那麼多,要多留點錢補貼家用,都是養著一家老小,總是要多留些餘錢的。比如陳朝老,陳馛禦史等,是有名的清官,就不要捐了。”趙桓擔心有些清廉正直的官員,本身就收入少,都不夠家裏用的。

“臣,臣也確實沒有錢捐,不過打仗需要兵器,臣就把家裏的鐵器捐出來,用來製作兵器。”陳朝老一副憨直的樣子,摸了摸頭皮,尷尬的說道。

“那倒不用。”官家也是可憐陳朝老一心為國,剛正清廉。

掃視了台下的群臣一眼,官家做了總結:“那就這樣,正夫,你擬旨,傳示各路府州縣,進行募捐。如果募捐數量不夠貪汙腐敗七成的官員,被年終考核查到,一律革職查辦。明天去宣德門前擺幾張桌子,貼好告示,募捐軍費,用兵西夏,不勝不歸。凡是募捐了的人,都記錄在案,以後國庫充盈的時候,根據具體情況酌情歸還。記住,沒有沒有官身,不是世家、商業大戶、沒有固定資產身份地位的一律拒收,朕再窮,國家再沒錢,也不能在平民百姓上收一文錢,不管以什麼樣的名義。”

“臣遵旨”

“官家聖明”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