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是,盡管洪秀全不在身旁,馮雲山與燒炭工、農民、鄉村知識分子接觸,仍以洪的名義進行宣傳,不炫耀自己不計較得失,幾千名會眾,均知道上帝派來誅妖救世的“洪先生”,洪的聲名深入人心。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春,洪秀全離開花縣前往廣州,追隨美國傳教士羅孝全學習基督教義,閱讀《聖經》。但羅牧師認為洪的思想不純,不是“合格”的教徒,拒絕為他進行洗劄。
洪秀全再次入桂(GX去桂平縣紫荊山找馮雲山。
口才很重要
洪秀全來到平在山區,他驚奇的發現,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裏,馮雲山竟然開創出一個壯觀的局麵,不僅建立了“上帝會”,還在附近鄉村團聚兩千多人的會眾。洪秀全禁不住大腦發熱。他貼出告示來,自稱“太平天王”,本著“能拆就能砌,能破就能立”的砸牆思想,洪秀全帶領受蒙蔽的狂熱群眾,像之前搗毀孔子牌位、打六烏神像那樣,衝進象州甘王廟金田兩水神壇,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破是破了,“立”卻未必。
當地士紳王作新率團練以“結盟聚會”的罪名將馮雲山、盧六扭送縣衙,投入監獄。洪天王聞訊,心中害怕,他以赴廣州“設法營救”為名,逃回了GD老家。
馮雲山被捕入獄,洪秀全又回了GD上帝會一時群龍無首,異常混亂。緊要關頭楊秀清挺身而出,渾身顫抖、亦歌亦舞,聲稱天父下凡“神靈附體”,傳言群眾,安定人心。隨後,蕭朝貴也以“天兄耶穌”下界“跳神兒”的方式取得傳言的資格。
由於上帝會眾的極力營救,桂平知縣以“並無為匪不法情事”,把馮雲山定為無業遊民,派兩個差役押解回GD花縣,開送原籍,而盧六因不堪折磨,已冤死獄中。馮雲山一路上,充分施展他的抱負和口才,侃侃而談,說服兩個差役,使得這二人不但釋放雲山,而且心甘情願跟隨他來到紫荊山加入了拜上帝會。
來吧來吧,跟你走
馮雲山出獄後,於1848年冬返回GD尋找逃跑的洪天王。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7月,兩人重返紫荊山。
由於楊秀清及時穩定了局麵,上帝會不但沒有潰散,反而鞏固擴大了。會眾增加到一萬餘人。在既定事實前,洪秀全一時興起,承認了楊、蕭代天傳言的特殊身份。美麗的女會員楊雲嬌也說,十年前她曾夢見過上帝,聆聽教誨,天父告誡人人須“真心順從”洪天王。
洪秀全很高興,當眾宣布與楊秀清、蕭朝貴、楊雲嬌結為兄妹,楊雲嬌改姓洪。
馮雲山顯得難於措置。
他認為,當時紫荊山情況危急,楊、蕭代天父天兄傳言對維護上帝會組織,鞏固人心起了一定作用。但事情已然過去,最好的辦法是盡快避開它,忘記它,不再給他們代天傳言的機會。否則,以楊、蕭在上帝會中的位置及特殊的兩重性身份,遲早會對領導集團的最高權力產生衝擊,造成極大的傷害!
一個多嚴重的失誤……
在這一年的上元節,桂平縣金田村人韋昌輝捐納監生,張燈慶賀。
韋昌輝又名韋正,生於1826年(道光六年),他的父親叫韋元玠。韋家在金田村有水田約二百六十畝,雇長工自耕,農忙時也雇不少的短工,每年可收入稻穀約六萬斤。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戶。
但是因韋家是客家人、又沒有中舉做官,頗受當地士紳階層的排擠。
應了那句話:
生的偉大,活的憋屈。
韋昌輝諢名“花頭鴨”,為人喜歡出風頭,又好賭博。據說有一次去應試,在考試前把長衫都輸掉。馮雲山在紫荊山傳教,多次接近他,勸說他加入上帝會,這樣可以保護全家不再受土豪紳士的欺侮,同打江山。馮雲山的話,正打中了這個盼望出名光宗耀祖的大戶子弟的心,韋昌輝點頭認可。
同年8月6日晚,洪秀全、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一起星夜造訪貴縣那幫村石達開的家。
石達開世代務農。由於他通曉武術、性格直爽,喜歡為別人排憂解難,故年紀不大(19歲)卻頗受鄉裏推重。
在貴縣石家蕭朝貴突然犯病,“鬼上身”了,他以天兄的口吻對洪、馮二人說:“朕好久未和兩位胞弟講話了。”
洪秀全、馮雲山說:“是。難得天兄時時照顧小弟。”
“達開,”蕭朝貴衝石達開說,“你送兩位哥到金田去。”
石達開回答:“遵命。”
蕭朝貴又轉向韋昌輝,說:“韋正,你稱呼我什麼?”
韋昌輝不知道該怎樣回應,洪秀全問:“韋正在天上,是否與小弟們同胞?”
“一點不錯。”
此次天兄下界,基本上確立了上帝會幾個領導人的位置:
耶穌為天兄,是上帝的大兒子。
洪秀全是二兒子,馮雲山是三兒子,楊秀清是四兒子,韋昌輝是五兒子,楊雲嬌是上帝的六閨女,賜姓洪,洪天王又把她嫁給蕭朝貴,蕭為帝婿,石達開是上帝第七子。
金田團營
1850年(道光三十年)夏,洪秀全感覺起事的條件已成熟,下令“團營”。
石達開帶領兩千人率先趕到金田村。
在四麵八方通往桂平金田的山路上,三三兩兩的農民,礦工,手工業者,以及販夫走卒無業遊民,在悄悄地奔向同一個目標。這是一股洶湧的暗流。一點點一滴滴悄無聲息地凝結、彙聚,很快就會掀起滔天的巨浪!
造反需要稱手的武器,所謂“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拜上帝會建造起十幾座高爐,爐火熊熊,日夜不停地打鑄兵器。
連空氣都在劈啪作響地燃燒。
當時的GX巡撫鄭祖琛“專事慈柔,工於粉飾”,不願正視現實,州縣官員逢迎其意,一味敷衍。軍事長官(提督)閔正鳳更是一個“專講應酬”的蠢貨,行軍布陣一竅不通!
邊疆大員的昏庸腐朽,無疑成為了促進上帝會迅猛發展的催化劑。
秋去冬來,陸續已有一萬多人來到金田。
這些信教的人為了體現“有衣同穿,有飯同吃”的精神,臨來前將家中田產房屋悉數變賣,易為現金,賣不掉的一把火燒掉。攜帶男女舉家投奔,又將一切財產繳納於聖庫,吃大食堂,提前進入共產社會。
造反之初,軍隊設“前後左右中”五軍,軍設軍帥(軍長),下轄師帥、旅帥、卒長、兩司馬,兩司馬下轄五個伍長,每個伍長又統轄衝鋒、破敵、製勝、奏捷四名聖兵。
一軍一萬三千一百五十六人。
由於家眷龐雜,太平軍另建“女營”和“童子軍”。
男女別居,七天見一次麵。
女戰營以軍為單位,由軍帥直接統領,每軍有女兵二千五百人;最初編為四十軍。這些大腳的客家婦女頭纏紅巾,赤腳穿一雙芒鞋,“腰橫長刀,騎馬怒馳”,和男子一樣上陣搏殺。
童子軍隻是一些半大毛孩,掃屋、端茶送水,或拿一杆紅梭標站崗放哨。後改由石達開督率,立十營,約三千六百人。太平軍許多年青將領,如陳玉成、譚紹光、範汝增、李容發、陳炳文等都出自少年童子營。
三、造反不需要理由
185O年冬,在GD省普N縣旅店的床鋪上,一個66歲的老人因病停止了呼吸。
這個老人原籍FJ他曾興修水利、治理黃河,翻譯外文編成《四洲誌》一書,提倡經世之學;他的足跡遍及XJGDSX幾乎走了半個中國。尤其值得書寫的還是他頂住壓力、無視武裝挑釁、雷厲風行的虎門銷煙!一次銷毀鴉片二百三十七萬斤。
他就是林則徐。
一個被寫進近代史的英雄。
或許剛剛登基的鹹豐皇帝已經嗅到了彌漫於邊陲的火藥味,他下旨將祖琛、閔正鳳就地革職,任命向榮為GX軍事長官,並重新啟用林則徐赴GX主持政務。
林則徐中途病故。清朝改派前兩江總督李星沅為欽差大臣。
GZ清江副將伊克坦布率兵清剿“拜上帝教”。
彪悍的蕭朝貴帶領武裝教徒埋伏於金田附近的蔡江村,當清軍進入伏擊圈,伏兵齊起,激戰多時,清軍四處逃散。伊克坦布驚慌逃竄,在騎馬過橋時一頭栽下,墜地斃命。
1851年(鹹豐元年)1月11日,曆史將不容忽視的一天。
上帝教會眾神情亢奮,刀槍林立。
小小的金田村人流喧雜,掀起一陣陣的衝天塵埃。透過喧囂的煙塵,身穿長衫的洪秀全在眾人的簇擁下,扶搖登上高台。誌得意滿。八年了,八年的噩夢,已嫌太長。我不再是默默無聞、連一個秀才都考不上的童生,我是太平天王,手握乾坤殺伐權,江山將是我的!
洪天王搖動著手臂。
教徒呼聲如雷。
陽光映在槍尖刀叢上閃閃發光。
初戰
太平軍撤出金田村,移師進駐大湟江口。
不久,天地會首領羅大綱、蘇三娘率部眾兩千人來投奔,其後加入的還有邱二嫂,田芳,張嘉祥。因對太平軍不滿意,邱、田旋即離開,張嘉祥則於1849年被清軍向榮部收編,改名張國樑,成為太平軍的死敵。
新上任的欽差大臣李星沅令向榮加緊圍剿。
向榮率一萬餘人趕赴大湟江口,從東、西兩個方向攻擊太平軍。太平軍誘敵深入,在牛排嶺險要之處擺設地雷陣。雙方展開激戰,太平軍攻勢很猛,天女散花、子母雷不斷炸響。向榮被擊敗,不敢再戰。5月,李星沅在武宣病死。清廷派賽尚阿督辦GX軍務,廣州軍事副官(副都統)烏蘭泰為幫辦,並調蒙古將軍巴清德等協同作戰,再次對太平軍進行圍攻。
9月,太平軍出平南,向思旺挺進,清軍攔住去路。烏蘭泰占思旺,向榮連營官村,對太平軍形成夾擊之勢。
蕭朝貴馮雲山當機立斷,以一部兵力牽製烏蘭泰,另以精兵一千,乘向榮部立足未穩,實施突襲。15日,雷雨大作,蕭朝貴率軍分路包抄,直插官村,向榮部猝不及防,加上藥撚受潮槍炮無法打響,頓時陣勢大亂。太平軍左衝右殺,一直追出三十裏,向榮退避PN縣城。太平軍又乘黑回師襲擊烏蘭泰部,殲敵數百。
官村之戰後,太平軍分水陸兩路,乘勝直取永安。
蕭朝貴統率將領秦日綱、林鳳翔、李開方、羅大綱及數千將士,從陸路北上永安,沿路招兵買馬,征集軍需物品。隊伍過T縣大黎裏時一個叫李秀成的人投軍,被編入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的手下,這個28歲的青年隨著浩蕩的人流,踏上漫漫征途。
9月25日,羅大綱以奇兵突襲,一舉攻克永安州。
這是自起事以來太平軍占領的第一座城市。
永安突圍
總算可以透一口氣了。
身子還沒坐穩,就忙著封官許願。
12月17日,在這個屁股大的小城裏洪秀全製訂曆法,下詔封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俱受東王節製。
楊秀清逐步掌握了太平軍的軍政大權。
而對於斷頭灑血的教眾,洪秀全除了拋起“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緊箍咒,還起勁兒地扇忽:“目下苦楚些,後來有高封”,號召大夥真心誠意跟他幹,將來保證“龍袍角帶,累代世襲”,“金磚金屋光煥煥,男著龍袍女插花。”
二百塊錢就敢開環球無限總公司!
短見啊。
同是造反起家,洪天王雖不乏狡黠、但比之於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差距那是相當的大?
太平軍進城不久,清軍就深溝高壘,將永安圍個水泄不通。
賽尚阿、向榮在加緊軍事圍攻的同時,還玩陰的,派遣了大量的諜報人員混入城中,散布謠言,刺殺將領,意圖從內部瓦解太平軍。
周錫能原是太平軍的高級官員,在象州時,被授命回鄉招兵。不知怎麼的他一下子搞到了敵方陣營,受封六品頂戴,作為臥底,潛回永安,傾情出演周版《無間道》。
馮雲山以他為兩廣“老兄弟”,並不懷疑。
但楊秀清憑著他豐富的反特經驗,發現周錫能神色張皇、目光遊移,不禁產生了懷疑,於是派人二十四小時監視他。周錫能潛伏兩天,以為無事,便開始策反活動,他收買了幾個意誌薄弱的將領,培植死黨,以為城外敵軍之內應——楊秀清及時偵知這個消息,搶先行動,一舉端掉了周錫能叛教集團,粉碎清軍企圖顛覆永安的陰謀。
1852年(鹹豐二年)4月,太平軍在永安逗留已有半年多時間,糧食、彈藥都很缺乏,而此時圍城的清軍已接近四萬。領導層決定離開永安。5日深夜,天下大雨,太平軍呼嘯著衝過木柵設立的路障,突圍北上。
向榮、烏蘭泰帶領清軍尾追於龍寮嶺下,其時大雨傾盆。太平軍秦日綱部殿後,因龍寮嶺地勢險要,疏於防備,被烏蘭泰偷襲趕入峽穀中,死傷無數。待蕭朝貴聞訊來救時,軍中死亡及被擄走的老弱婦孺達兩千人。
9日拂曉,楊秀清以小股人馬為誘餌,把烏蘭泰部引入大峒山穀地。向榮勸阻不聽,不得已相隨其後。這時穀中升起大霧,山路狹窄,太平軍伏兵四起,赤腳短刀,貼身肉搏。清軍槍炮不複用。總兵長瑞、長壽、邵鶴齡、董光甲被殺死,烏蘭泰滾落山澗才逃得一命。
清軍一戰折損五千餘人。
全州血淚
楊秀清打垮向榮烏蘭泰後,傳令太平軍走小路過牛角瑤山,謀取桂林。
這時的GX巡撫鄒鶴齡,也是個光拿工資不幹事的主兒,大家覺得他和前總督鄭祖琛有一拚,撰聯嘲之曰:
惟工粉飾琛何在?專事皮毛鶴又來。
但省城桂林卻城池堅固,防守嚴密,太平軍前後圍攻了一個月,雖說擊斃前來增援的烏蘭泰,驅散援軍,卻始終未能攻克。賽尚阿坐鎮陽朔,各路援軍源源開到,楊秀清不得已撤圍向北,轉道全州。
5月19日晚,太平軍撤離桂林,直趨興安。興安知縣商昌及兵勇聞風而逃,太平軍兵不血刃地進入XA縣城。24日,驍勇善戰的羅大綱率領太平軍風馳電掣,九十裏急行軍,前鋒直抵全州城下。